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019-11-28 14:22方莉郑天翔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协同学院专业

方莉 郑天翔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立足地方高校,阐述了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协同培养;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在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的时代召唤下,地方高校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但笔者也发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现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学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指在专门机关管理活动中,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强调地方高校教育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而达到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地方高校与社会组织机构以及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等有关部分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可以说这是一种合作。对于这种合作关系意在多元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深入开展的互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作为围绕以协同育人展开的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其最主要特征就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全社会都有管理与教育学生的使命。地方高校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立体教育环境,解决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当前地方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地方高校学科教育中,一些管理人员和校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政府加强教育创新改革,对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实际中执行力还不够,很多地方高校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时间短、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来自国外,在国外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不够充足。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有的教师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完全依照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合理、科學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者与研究人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交流和探讨。

最后,投资经费不足。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地方政府以及大部分地方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停留在口号层次居多,缺乏实质性的经费投入政策。投资经费严重紧缺,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设备、设施、软件系统缺乏,无法满足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这导致了教学质量与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阻碍了个大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广与执行。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

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高校,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校政、校企、校友与母校“三轮驱动”式发展平台,强化“借力驱动、项目引领、以赛促学、成果导向”,打造“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模式,努力凝练创新创业教育品牌。

以专创融合为核心,推动双创教育普及化。特色专业建设是促进双创教育专创融合的有效路径。目前钱江学院依托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护理学等特色专业建有四个杭州市名师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结合专业特点,做精做强专业细分方向,鼓励大学生入驻工作室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微专业”打造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模式创新。学院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紧扣杭州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瞄准创业细分领域,跨分院跨专业培养跨境电商、文化创意、智慧护理等人才。学院成立杭州市首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跨境电商学院,整合电子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师资力量,推出跨境电商微专业,开展跨分院、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事实证明,微专业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高。

以科创融合为关键,推动双创教育成果化。学院积极响应杭州市政府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暨产学对接工作的号召,制定了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产学对接工作规划,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产学对接的系统规划。学院实施特色学院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快落地,分别与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办、杭州地铁集团、汇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三家校友企业合作共建,成立了跨境电商学院、杭州地铁学院、汇泉护理学院、潮童星管理学院、日弥国际学院、为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等六个“特色学院”,以自主创业和订单培养为导向,引入企业资金、企业课程、企业师资、企业平台,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校政、校企、校友与母校“三轮驱动”式发展新思路,构建“创业+特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学院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经济学、社会体育、音乐表演等各个专业,强化“创新驱动、项目引领、成果导向”,构建了“大力扶持学科竞赛—>教师提升应用技能—>学生提高实践水平—>竞赛项目屡屡获奖—>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继续支持各类竞赛”良性循环递进式体系。

猜你喜欢
协同学院专业
初等教育学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院掠影
协同进化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