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9-11-28 03:07蔡运磊
看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尼米兹海战山本

蔡运磊

多个叙事线索如同防空炮打出的串串曳光弹,织就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之网;俯冲轰炸的独特视角,让人喘不过气;大小人物在宏大历史中相互映衬……致力于唤起公众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关注的罗兰·艾默里奇导演,在11月再次为大家展现了他最为擅长的“大场面功夫”—《决战中途岛》(以下简称《中途岛》)。

用力,猛

对二战史,尤其是太平洋战争不是很熟悉的人,在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犯晕。

美日对决的中途岛海战涉及的政治、经济、人物、装备实在太多,既有火线的激烈搏杀,也有后方的长袖博弈,间杂涉及“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中国抗日军民的舍命救援等等。可以说,中途岛海战就是一个庞大驳杂的军事信息港。

不了解这段历史背景的,自然会看得吃力。

按理说,《中途岛》的主角应该就是中途岛、中途岛战役,但由于此时的“大事记”以及其中的人物过多,且都星光熠熠,如山本五十六、尼米兹、南云忠一、山口多闻、哈尔西等,每个IP都可以拉出来单独拍电影。

于是,导演可能在一番权衡下,索性“买一送二”,附赠了“珍珠港事件”和“杜立特空袭”。但这顿操作确实够猛,“珍珠港事件”的戏份过多,以至于我在观影过程中,一直在想:啥时候到中途岛决战呀?这还不算,导演居然把中途岛海战的导火索“杜立特空袭”给不伦不类地夹在了剧情中间。

事实上,“杜立特突袭”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虽然轰炸的实际效果不大(被袭击设施目标几天后就复建了),但使日本军部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日本民间对当局是否真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的质疑,也此起彼伏。为此,日本军部不得不调回强大的航母编队,用以防卫本土。

美国人的报复性突袭,也令珍珠港事件的元凶之一山本五十六确信,美军太平洋舰队依然具备打击力,“威胁一日不除,帝国一日不得安宁”,遂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击中途岛—中途岛战役由此爆发。但经此一战,美国海军于中途岛附近海域连毁4艘日本航空母舰,重创日本海军,成为双方海军力量对比的转折点。

八仙过海,乱炖烩菜

为什么喜欢看西片?因为他们不装,勇于暴露自己皮袍下的“小”。《中途岛》亦是如此。

但凡喜欢爽片的,有时候不用看,听着电影音乐变化就知道接下来该主角满血复活了。但《中途岛》的导演就喜欢“剑走偏锋”。

《决战中途岛》海报

比如,其中一个美军轰炸机俯冲投弹桥段,几次音乐明明已经很高昂了,但导演就是不让他投中,而是一次又一次用失望的水花浇灭观众期待已久的结果。这不是导演故弄玄虚、吊大家胃口,而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较之《珍珠港》,《中途岛》依然不够清晰,像美军的那些菜鸟作战一样,显得架构散乱。

史料记载,因为实战和训练的缘故,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单兵素质是要强于美国飞行员的。毕竟,在中途岛上驻防的美军飞行员,大都是战争爆发后才从四处搜罗来的新手和菜鸟。

比如,B-17轰炸机中的很多飞行员和机组成员,是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才被征招入伍的。斯威尼中校自己的副驾驶,在“珍珠港事件”前是个开货车的司机,领航员则是个木材商人。射击日军的轰炸机时,一批批的炮弹在敌机机尾后爆炸,急得主官跳脚大骂:“你们连提前量都不知道吗?”

菜鸟们作战经验不足,但“无知者无畏”,士气高昂,充满血性,复仇意愿强烈,一听说能去打鬼子,就开心死了。这一点,在影片中处处得以体现,如原本要大修三个月的“约克城”号,在经过仅仅不到70小时的加急赶工后,居然奇迹般地出现在中途岛的作战海域。

还有尼米兹在赴任路上被醉酒士兵认出,被不大不小地冒犯了下:“尼米兹,啥时候让我们去打日本人啊?”属下很是担心,遂请示说要不要“查查对方是哪部分的”,尼米兹却一摆手,表示很欣赏他们的“血性”。

接下来,尼米兹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情报官莱顿就主动敲门提出去一线当驱逐舰舰长—他用意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在战场上的表现,弥补自己在“珍珠港事件”方面的情报过失。但知人善任的尼米兹却依然让其继续留任,因为他觉得,这才更能发挥莱顿之所长。

后来的莱顿,也确实没有让尼米茲失望。他准确判断出了日军在珊瑚海战役后的进攻目标就是中途岛,并结合密码破译等情报来源,准确地预测了日军舰队来袭的时间和方位,为中途岛战役的胜利立下头功。

《决战中途岛》剧照

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

此后,他深受尼米兹器重,整场太平洋战争都在尼米兹身边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建议,为尼米兹的指挥和决策提供了很大帮助。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并非所有的美军将士都像莱顿那么职业,在很多时候,他们见到鬼子就红了眼,毫不讲究作战章法,各自盯住一个,猛抡“王八拳”。

“无巧不成书”,这种乱打一气、不按节奏的出牌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确实让日军一时间茫然失措,疲于应付,还对战局产生了明显误判。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而是生死攸关的血与火的洗礼。其中,忠勇无畏者,永远值得世界军人学习,无论他身处哪个阵营。约翰·托兰在《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介绍,就在海战伊始,一架受伤的美机朝着“赤城”号舰桥径直撞去,结果从位于舰桥上方很近的距离坠入大海。南云忠一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大惊失色地蜷起身子—他意识到,原来美国人也和日本武士一样坚韧顽强!这一幕,也如实地反映在了《中途岛》之中。

中途岛海战具备很多好莱坞喜欢的元素: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奇迹之战、个人英雄主义的力挽狂澜……但平心而论,较之《珍珠港》,《中途岛》依然不够清晰,其多头表达一如八仙过海,相互冲淡,彼此非但没有让对方崭露头角,反而像美军的那些菜鸟作战一样,显得架构散乱,撕裂了一个本可以表述得更好的战争大片故事。

纪录片可以是电影,但电影未必要拍成纪录片。从这个角度看,《中途岛》更像是一部经过加工的美国主旋律军事纪录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虽然中途岛海战是二战史的案例,但对军事发烧友来说,仍会觉得有些地方具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首先,虽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对交战双方来说,万不可“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从理论而言,中途岛战役之目的,就是“攻敌之必救”,类似于我军常使用的“围点打援”—以进攻中途岛为诱饵,诱使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现身,再以优势兵力“聚而歼之”。

但在实际执行中,本应“只改变手段,不改变目标”的行动总策划山本五十六,却一方面计划攻占中途岛,另一方面又打算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甚至让前者压倒了后者,将诱使美军决战的“手段”当成了战役的目的。这样的反客为主,堪称本末倒置!难怪美国军史学者戈登·普兰奇在《中途岛奇迹》一书中讽刺道:“连刚毕业的海军少尉也能看出,这两个目标犹如水火,不能相容。”

其次,“兵马未动,情报先行”,“木屖早已传消息,一树花开香满山”。即使美国人战前掌握了准确情报,做到了知己知彼,并以三艘航母在中途岛设好了埋伏,坐等猎物上门,但只要日本联合舰队坚持不分兵,在数量上依然可以保持绝对优势;就算一开始被美军打得措手不及,但之后仍然可以有足够的实力分进合击,形成和美军“互爆”的平局。

但吊诡的是,身为美国通的山本五十六放着绝对优势,就是不要,反而以“迷惑美军”为由,在阿留申方向布置了一支疑兵,还不计成本地投入了两艘航母。对此,我只能说山本是美军的“卧底”了。

再次,信心确实比黄金更重要。二战时期德国名将曼施坦因在《失去的胜利》中认为:“假使所有的指挥官在他认为他的处境已毫无希望时就马上投降,那么就不会有人赢得战争。甚至于在絕对无希望的环境中,也常常可能死里求活的。”

显然,那些绝境重生的参战者除了运气的成分,最大的获益应归功于信心、信念。决心没了,那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什么都是问题,只能“独怆然而涕下”。

那么,信心来自哪里?“制空权”之父杜黑曾言:“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向那些等待变化发生后才去适应的人微笑。”自信不等于盲信,只有实事求是,善于复盘总结,才能成为“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

克劳塞维茨曾形象地概括了战争的真实面貌:“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

猜你喜欢
尼米兹海战山本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将军的自我提醒
尼米兹的提醒
五行真经(16)
尼米兹的提醒
螳螂之夜
基于网络和虚拟多媒体技术的海战平台视景实现
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