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宝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人都在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于是,每日买鲜花、高价看大片、装修ins风的热潮愈演愈烈,所谓的“仪式感”掏空了钱包的同时也掏空了心灵。
其实,我们应追求真正的仪式感。
回想当年,颠沛流离中,林徽因去旧货店淘来老家具和旧书,自己做了一个朴素的书架,在木凳上铺些许饰布,为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鲜花;排练新戏时,梅兰芳规规矩矩走台,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和舞台上一模一样,即使没有伴奏,也绝不含糊;寓居沙漠里,三毛用废弃的轮胎做椅子,自己动手装扮简陋的屋子,见谁都笑脸相迎,他们都有仪式感,严要求,不将就。
揆诸天下,人们盲目跟风,买张电影票祭奠青春,却对电影其实毫无兴趣,盲目炫富;借贷换电脑彰显身份,却在“校园贷”中越陷越深,盲目追捧;办卡去健身,追求健康,却只挥洒过一次汗水便不再涉足,更有甚者,为了每天的仪式感,要吃轻食,送礼物,发朋友圈,却没想到“面子”凌驾于“票子”,只能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现实却乱成一团糟。他们有的都是伪仪式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真正的仪式感,从来不是超越自己真正生活的一种形式,它是清醒的,是平和的,是喜乐的。真正的仪式感不需要花高价购买名贵的鲜花,只需要一把野花,自然清新;真正的仪式感不需要脸上涂抹精贵的化妆品,只需要一个微笑,温婉阳光;真正的仪式感不需要吃动辄上千的满汉全席,只需要一碗清粥,用心暖人。真正的仪式感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眷恋,是对自身的自信和对自己的严格,是对职业的尊重和对责任的坚守。真正的仪式感不是让别人钦慕,而是让自己满意。
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顾囊中羞涩仍披上“伪儀式感”的精致外套呢?是内心的自卑,让他们背负世人的目光;是生活的空虚,让他们追求虚假的精致;是别人的光鲜,让他们迷恋高标的生活;是社会的风气,让他们要面子不要荷包。
唯有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对待事业,禀“任他两轮日月,往来如梭”的达观对待逆境,拥“乘风好去,直下看山河”的热情对待生活,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严要求,不将就,便能收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人生。
一束野花,一句诗词,一盏清茶,一个微笑,去拥抱一个拥有真正的仪式感的生活。
(指导老师:吴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