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

2019-11-28 13:00:40王敬贤张春光张洪斌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6期
关键词:植草海绵市政道路

王敬贤 张春光 张洪斌

(潍坊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1 海绵城市理念的概述

海绵城市主要指的是通过有效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来将道路、建筑、水资源以及绿地等生态系统,从而将吸收、渗透、存储以及缓释雨水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达到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的目的,让其能够在下雨天气时吸水、渗水与净水,在需要时能够释放出所存储的水资源并进行有效利用。归纳来说就是科学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来尽可能降低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不同专业进行统筹与协调,构建起海绵性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海绵城市是自然和谐理念、生态理念以及科学理念的有效集合,属于一类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能够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当中不但可以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质量,而且还能对城市生活空间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改善,打造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环境,将城市空间与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启程点也是国家生态转型的缩影,其代表着城市建设从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模式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转变,也是中国治水智慧在生态文明发展中新领域的重要展现。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

2.1 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标准横断面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都是采取中间高边缘低的方式,这样一来就能够让雨水快速流向道路两旁的植草沟或草地,而不会滞留在道路中间。分散到道路两旁的雨水能够汇集到雨水收集系统,路面的雨水会经过道路横坡汇入到凹式分隔带中,并逐渐渗透到浅层土壤中,让浅层土壤饱和后剩余的雨水会经过雨水收集管流到雨水主管当中。通常会将渗井安装在主管内,以有效运输雨水至地下水实现水资源存储。

2.2 海绵城市理念在路面交通结构中的应用

2.2.1 车辆交通路面结构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车辆路面都是使用透水性沥青材料,以实现路面结构的平滑与稳定。有别于一般质地路面,沥青里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而且能够实现车行噪音控制、防溅水、防水漂,就算是大雾和下雨天气,还是能够清楚看到沥青路面上的标识,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如此,透水性沥青路面防滑性能良好,可以最大限度确保车辆安全。

2.2.2 人行路面的结构

在市政道路中一般是将透水砖铺设在人行道表面,如此一来不但能够维护土壤安全,防止出现地标硬化的情况,而且还能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便利,实现生态、安全环境的建设。在雨水天气时,其能够快速将渗透人行道表层水分至地下,实现对地面土地水分的位置,并实现防滑、御寒、降噪音等目的。

2.3 海绵城市理念在透水铺装中的应用

透水铺装系统是建立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一项有效源控制技术,能够切实降低洪峰流量,净化雨水径流污染以及对城市内涝进行防止的目的。当前该系统已经在广场、公园、人行道、停车场以及轻载道路等地方获得了有效运用。通常情况下透水铺装包括了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以及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几种类型。其中,前二者适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后者适用于机动车道。概括说来,透水铺装具有应用范围广、形式多样、施工便捷等优点,在具体应用环节需要结合实际路基情况以及车辆荷载来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能够起到补充地下水,净化雨水以及减小峰值流量的效果。不过在实际应用时,透水铺装常常会出现堵塞情况,导致其使用效果受到较大影响,相应维护成本较高。

2.4 海绵城市理念在植草沟中的应用

植草沟主要指的种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按照沟渠中水量多少可以将其划分成湿式植草沟与干式植草沟两种类型。植草沟具备良好渗透能力,如果在高坡绿地渗透能力不足或是降雨量较大时,能够把雨水汇入到植草沟中进行截流,将雨水径流速度减小。此外,将下凹绿地设置于植草沟下游,以便于能够对植草沟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储存,当需要用水时能够将其释放出来。由于植草沟建设与维护成本不高,而且还能够有效结合城市绿化带,不但等优化城市自然景观,而且还能够建设城市湿地,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栖息地。当前植草沟已经在福州、武汉以及济南等多个省会道路建设中应用,且效果显著。不过通常植草沟只适用于汇水面积较小的地方,如小区道路、城市建筑道路、停车场以及城市绿地中。生物滞留设施。

2.5 海绵城市理念在生物滞留设施中的应用

生物滞留设置主要指的是将微生物、土壤以及植物种植于地市较低的区域,用来实现渗透与进化雨水的设施,其主要包括了生态树池、高位花坛、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等。根据设施难易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简易型与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两种类型。通常都是设置生物滞留区在城市绿化带、停车场周围绿地以及小区建筑道路中。如若出现较为严重的雨水径流污染,就应当要使用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先利用植草沟以及沉淀池来预处理雨水径流,将雨水中存在的较大污染颗粒过滤掉,防止其伤害到植物。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其在蔡伦达、祝融路以及延安路等市中心路段建设为海绵城市绿化带,同时将滞留设施装置于绿化带中,用来对雨水汇总的污染颗粒进行拦截,收集并净化处理雨水后进行循环利用,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生物滞留设施具有多元化的形式,且较易结合城市景观,其实际建设与维护成本也不高,不过如若要在岩石层以及地下水位较高区域以及地市陡峭区域采用该类设施还需要采取换土、防渗等措施,避免有次生灾害的出现。

2.6 海绵城市理念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部分城市处于山区,在进行道路建设时需要实施道路边坡支护作业。在以往,边坡防护方法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板、挡土墙、护面墙、灰浆防护以及植草防护这几种类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低影响城市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所以需要基于道路边坡防护来实施生态护坡。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建设中已经普遍运用到了生态护坡方式如植树、下凹式绿地以及植草沟等。当前在处理石质边坡时仍存在较大难度,开挖边坡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无法在短期内进行恢复。所以要想实现海绵市政道路建设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解决石质边坡防护问题。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岩层走向与性质来将边坡坡比科学确定下来,同时合理放缓坡率,可以使用挂网喷土植草、窗式护面墙植草以及方格网植等生态支护方式,同时可将植草沟设置于边坡坡脚,将碎石盲沟设置于沟底,同时有效连接道路路面排水通道,以便于有效解决雨水渗流问题。

2.7 海绵城市理念在地表径流组织中的应用

在建设市政道路时必定会设置相应雨水口,以确保能够顺利排放雨水,确保道路质量。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指导人员在建设道路时对地表径流方式进行改善,通过改变雨水口位置来达到提高收集与利用雨水效率的目的。通常来说,可以将雨水花园设置于道路两侧,在雨水进入雨水花园后通过对污染物生物降解和拦截后,雨水下渗进地下或排至雨水检查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利用效率。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逐步向着环保、生态以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不但可以降低道路建设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能够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植草海绵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钛工业进展(2022年2期)2022-05-13 04:20:10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海绵是植物吗?
石家庄市滨水生态园植草沟建设与应用效果分析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中国水利(2015年16期)2015-02-28 15: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