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湖北运翔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宜城 441400
某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包含休闲娱乐、商业与健身等多项功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整体建筑面积为2.7m2,总投资数额3.7亿元,不仅抗震防裂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对防火以及抗渗漏等多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主要借助C60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建设,应用周期为70年。基于此,为了能够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借助了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建设,并且获取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其他建设企业的推广[1]。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日渐发展的过程中,高强建筑同样随之发展,逐渐变成我国现代建筑的常用模式之一,但是高层建筑的顺利完成与高强混凝土合理应用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若是高强混凝土所应用的水泥以及骨料都较为优质,便可以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灰比的同时,提升高强混凝土整体性能,并且积极优化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此为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此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的是,虽然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质的性能和许多优势,可以达到许多高层建筑工程和特殊建筑结构建设的受力指标,然而依旧具有一些质量问题,比如裂缝问题,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时,必须对高强混凝土建设质量、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由此才可以确保高强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性能。
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必须对可泵性、坍落度、凝结时间以及配合比等多种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保证所有参数都符合工程设计标准以后才可以展开建设。
首先,强度试验。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条例展开试验,并根据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特性与建设条件,经过反复试验以后,选取最优配合比以及强度,在这过程中,通常试验强度必须超过市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混凝土强度要求。
其次,控制水灰比。在对市政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时,为了能够达到实际要求,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必须确保水灰比处于0.24-0.28之间,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由此一来才可以提升混凝土整体强度。然而,在混凝土强度高于C60时,必须确保水灰比低于0.26,同时借助加入适量高效减水剂的措施,促使高强混凝土所具有的和易性能够得以提高。在该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促使高强混凝土整体性能得以有效提高,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在其中添加了一定的NF高效减水剂[2]。
然后,科学管控水泥用量。在该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应用的是强度C60混凝土,所以水泥用量必须确保在450kg/m3-500kg/m3以内,通常可以借助加入适量外加剂的措施,对水泥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加入适量硅粉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在该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应用了525#水泥。
最后,合理管控坍落度以及砂率。对于C60强度混凝土而言,必须确保砂率在26-30%以内,若是借助泵送法进行建设,那么就需要确保砂率在32-36%以内。而混凝土入模坍落度通常能够借助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的措施予以适当的调整。
借助反复试验优先选取最佳配合比以及投料流程。所有原材料都必须根据实际重量展开计算,在进行称重以前必须对磅秤予以严格的校验,保证磅秤更具精准性,粗细骨料偏差必须确保在+3%以内,水泥偏差必须确保在+2%以内,添加剂、高效减水剂、水以及搀合量偏差必须确保在+1%以内。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拌合处理时,必须对用水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对砂石之内的含水量予以测量。除此之外,在高强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水,借助滞水技术最后一次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不仅保证高强混凝土拌合更具均匀性,并且每次拌合时间必须保证在3min-5min以内。
由于高强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所产生的损失相对较为迅速,所以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入模时间,若是条件允许,通常可以将高强混凝土拌合站安排在施工现场四周,以此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若是高强混凝土拌合站被安排在施工现场以外,就必须选取地势平坦,且运输便捷的道路中,防止高强混凝土在运输时,出现离析以及泌水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指挥,同时建立合理的建设团队,确保高强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以及振捣所有流程都能够无缝衔接,并对所有环节展开严格的管控,尽可能在60min以内做好所有工作。由于提高高强混凝土整体密实性是确保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所以,在对高强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必须严格根据边浇筑、边振捣的基本原则,借助高频振捣设备展开振捣处理,并确保振捣的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振以及欠振问题出现。若是借助分层浇筑法进行施工,那么振捣设备必须放置于下层高强混凝土大致10cm的位置展开振捣,让上下两层高强混凝土可以形成整体。除此之外,在对高强混凝土浇筑进行卸料处理的过程中,自由下落高度必须确保在2m以下,并且在各个高强混凝土衔接位置展开建设,在这过程中必须根据强度从高到低的原则展开浇筑处理[3]。
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水平和成果,能够彰显出我国建筑业的实际发展状态。因此,我国日后依旧需要针对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找出高强混凝土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积极推广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此促进我国施政建筑工程项目的持续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