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峰
(吕梁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山西 吕梁 033000)
我国建筑领域日益进步,不断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其随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严重阻碍其正常发展,对此,应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众所周知,良好的管理能够促使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和实施,在建筑工程方面亦是如此。加强和优化工程方面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其次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1]。建筑行业本身消耗资源量大,对其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还能够使材料最大化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使建筑行业走上一个安全、平稳、长久的发展轨道。
工程的招投标是工程未进行施工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对整个工程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项工作原则上要求公开、公正进行,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在实际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部分中标公司与招投标单位私下沟通,透漏有关招投标方面的具体信息,帮助其在工程项目中标。还有甚者,直接内定,不走规定的流程。如此一来,就有失公正性,这投标工作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建筑工程在规划、实施、完工等阶段都会签署一些合同,以此来约束与施工相关的单位的行为活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而撰写合同在此期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合同内容既要包含工程的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具备可行性,双方都要对合同内容充分了解,征得双方同意,签字进行确认。可实际情况是,双方在签署合同时,一方面,合同内容存在问题,部分语言表达模糊,不清楚,细节部分更是一笔掠过;另一方面,双方大多是在口头上达成某种协议,合同中只是按照要求撰写,彼此对合同内容并不完全知情[2]。最终,在工程施工期间造成理论与实际背道而驰,双方产生利益纠纷,陷入僵持,影响工程正常进行。
有关工程的前期工作都完成后,就开始进行施工,施工期间,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展。第一,是施工人员自身的问题,他们是直接在施工第一线,其自身专业性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质量。但据数据表明,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卖苦力的,跟着有名的师傅学习一段时间,就直接上岗,其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其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其安全意识的淡薄,可想而知,其参与的工程质量情况如何。再者,就是施工过程中人为进行的违规操作,负责人员为从中谋取利益,从“黑厂商”购买劣质材料,导致工程质量欠缺。当然,也有部分施工人员故意不按标准施工,应付差事。这些在施工期间恶劣的行为严重威胁工程的质量。
要深刻意识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的重要性,其就是通过筛选来选择一些有实力、信誉高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做好此项工作,就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一个保障[3]。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保证其公正、规范。上述对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此,我认为,应该加大监管招投标工作,使其公正、规范进行。可以适当成立一个监督工作小组,对进行招标工作的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招标流程进行招标工作。此外,对于参与投标的单位提出的问题都要一一解答,让投标单位之间公平竞争,不得存在偏袒行为,最终,对中标单位中标的原因进行公开,剔除部分投标单位认为有内幕的疑虑,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工作。
合同作为一项约束彼此行为活动的材料证明,必须严谨、规范、科学、合理。在工程进行的各个阶段,有必要进行撰写合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合同要约束的行为活动充分了解,了解撰写合同的目的,对合同的内容要仔细探讨,语言的表述方面要绝对严谨,千万要避免语句出现歧义的现象,以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例如,就施工期限签署合同,合同应根据实际的工程量、施工单位的实际能力以及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不可控因素,将这些都要考虑进去,以此来给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对因施工方原因而拖延工期的行为应注明应对措施。双方应保持密切联系,对实际施工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如若存在修改合同的必要,双方要积极沟通,进行商讨,得出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坚决维护双方的利益。在合同管理方面,双方要严谨,细节部分更要当面讲述清楚,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对目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改善,以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首先是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有一定的要求,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施工单位对此要加强管理,严格筛选施工人员,同时,还要对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培养,为其注入新技术和新知识,以便更好地投入实际工作中。
相关人员要意识到建筑工程方面管理的重要性,分析阻碍其管理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要明确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影响,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以解决我国建筑行业的问题,促进其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