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香
瑞昌市规划设计院 江西九江 3322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思想基础,融合佛道等意识形态形成的一种东方文化。其中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民俗、曲艺、国画、书法、对联、武术、棋类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传承时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中国传统思想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园林景观也应遵循这个原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运用到园林景观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将园林分为水,陆两部分,在进行园林设计前应对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开展专业且深层次的调研工作,根据地形地貌确定此处造景要素和内容,依据水文条件确定植物,水流,湖泊等大致布局,最后依据这两方面与乡土文化特征相结合,确定采用何种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较多运用地形地势进行植物的配植,通过人工开挖水渠引水流,采用栏栅与灌木互相交错的方式营造出“曲径通幽处”的美感,在增强园林景观要素多样性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园林设计的整体意境大大提升,其氛围也更加耐人寻味[1]。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形的设计,尽量保留原地形地貌,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营造出自然的地貌,“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如在地势较低或有明显放坡地段,挖塘养鱼,种植荷花等。地势较高的地方堆成小山丘或小高地,具备明显起伏的地势使得园林整体更加自然,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别样气氛。借势造景不仅是借助自然地貌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在于对周边的原生植被的重新规划与利用,充分还原自然,使得景观极具自然生态之美。利用原生树木与野草的烘托,搭配人工仿古建筑等渲染室外乡村,田园乡野静谧又美妙的气氛。
现代园景观林设计应该遵循民族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的设计观念,以体现设计区域内文化的主流趋势作为设计的要点,适当的结合中西方文化元素以及现代化元素,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碰撞出美好的火花。充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磨合,促使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能够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彰显其独有的魅力。
民俗文化包括一些民间工艺,如剪纸、风筝、中国织绣、中国结、泥人面塑等,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民俗实体的运用,如民俗建筑、民俗器具、民俗工艺品等,多以建筑小品的形式呈现,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民俗文化具有独特性,独特的文化彰显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广为人们喜爱。将其运用到园林景观中,使其鲜活的文化特色为景观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符合时代倡导的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更贴近人们生活,运用到园林景观中,使设计更具生活气息,深受大众喜爱。由此可见,以民风民俗为参考,再与实际相结合,设计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能代表当地特色的传统元素,使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更加突出,夺人眼球[2]。
中国古代色彩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含义,用在不同的地方与场合。在传统色彩中,中国红,青花蓝,国槐绿,长城灰,琉璃黄等更是华夏文化的典型代表,能够充分凸显喜庆,典雅,庄严等感觉,故这些颜色多出现在宫殿,亭台楼榭之中。中国红多表现喜庆,庄严,大气之感;琉璃黄作为中国古代的“皇家色”,多应用于皇家宫廷屋顶等建筑小品中;国槐绿更是“土生土长”属于园林植物的颜色,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色彩元素的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吸睛效果,在增加观赏效果的同时,又将庄重,崇高的艺术氛围融入其中。
笔者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特点与绘画构图风格特点对比发现,二者在构图布局,意境营造,环境渲染等手法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妙。绘画构图艺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区别在于虚幻与现实,或者说后者能将虚幻变成现实。借助传统绘画布局设计手法,可对园林造景中植物的配置,分布进行设计,切实增强亭台楼榭与苗木植被的和谐感。
汉字在世界语言中具备独特的意义与构造,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汉字所表达的艺术意义与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利用不同朝代,不同字体的汉字强化传统文化特征,结合园林中构建的仿古建筑与亭台楼榭,展现时代韵味。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就极具苏氏园林的设计风格,在众多走廊及馆内其他构筑物上随处可见一些叠篆文字的装饰,使得国内外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汉字的魅力与价值[3]。
纵观国内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都较为频繁,由于在古文中对于色彩元素,传统绘画,汉字元素在园林中运用的广泛描述,使其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我们应从现代美学和造景技术的基础出发,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所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运用,创造更好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