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
从社会以往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的迅猛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所得到的成果,人们对自然资源随意开采,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等行为都成为了环境问题爆发的诱因。在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空气、水资源以及土地等都受到了污染的情况下,人们才逐渐觉醒,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对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这样的形势,应该将重污染企业作为改革的着手点,重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实现。
绿色会计是环境会计的别称。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环境会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将环境科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领域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将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作为手段,对自然资源赋予经济价值,根据企业的环境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客观的角度体现环境问题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从而更好的发挥环境会计信息在投资、管理和决策中的价值和作用。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宏观层面上,主要体现在政府作为披露主体,这是一种从国家层面,以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从全面的角度规划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使国民对国家环境信息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基础的了解。微观层面上,主要体现在是企业作为披露主体,将财务以及非财务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利用财务报告网站作为平台,将企业所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经营活动通过会计信息的形式展示给信息的使用者,为其做出相关的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重污染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使得社会大众成为了监督者,能促使企业对与环境相关的经济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推动力。
近几年,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从根本原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现代化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出现了相悖之处,这就使得国家必须要考虑优化环境的路径,并为企业寻求合适的经济发展方向。2009年,国家的相关部门对湖南省某冶金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对部分污染物有所保留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指责;2010年,相关媒体播出了太原钢铁厂的经营行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新闻;2013年,全国范围内出现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渗透健康造成了威胁。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都离不开重污染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认识到出台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再发展企业的经济[1]。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国多年来不断坚持的原则,重污染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重点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要想真正达到这种理想状态,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和模式。
从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国仍然处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初级阶段。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将这种会计制度建立起来,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披露的方式不够完善、披露标准不一致以及企业被动性较强等。近几年,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使得国家对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当前,在我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具体的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不同的企业之间在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些企业会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披露、一些企业在生成财务报表时将其披露在附注部分、一些企业在重要事务中进行披露等。对于相同的披露内容,一些企业将其纳入财务形式,而一些企业将其纳入非财务形式。这样的情况使得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无法成为信息使用者的有效依据,无法反映企业在环境会计方面的真实情况,更无法在企业之间形成对比。另外,所披露的信息仅仅能影响企业的股价和形象[2]。所以,一些企业会更多的披露对企业的正面信息,对一些不利信息则披露较少,或者是体现一定的模糊性。
外部审计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的保障,其重点监督的内容是企业的环境责任。但是,大部分的会计事务所仅仅对传统会计业务范围内的财务内容出示审计意见,并没有对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提出任何意见,更没有对企业所没有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实施审查工作并发表相关的声明。一些重污染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的信息都是没有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内容,而所披露的内容都是正面信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很多重污染企业在行业内部所是披露的信息都体现为对社会环境发展有益的、绿色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在这种缺少第三方审计的情况下,重污染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定会受到多方的质疑。
近几年,我国各类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但是具备高素质以及过硬会计工作能力的人才却较少。而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属于初级阶段,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关于环境会计的专业课程,大多数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也集中在传统会计业务方面,甚至对环境会计的相关名词的了解程度较低,这就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很难在重污染企业内部得到实施。另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重污染企业在日常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企业的管理者会为了创造利益而牺牲环境,这些企业并没有对政府的相关政策机遇足够的重视。
我国存在的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存在信息过于复杂的问题,并没有对实质性内容进行重点呈现。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政策,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有序的政策环境。从形式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能以经济价值衡量的环境会计信息在年度报表中进行披露,对于不能衡量的信息反映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在此基础上,对全部的环境会计信息按照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披露在环境报告书当中。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应该包括环境会计制度、明确标准化的披露内容、与环境相关的会计要素等[3]。这样,信息的使用者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到相关的信息,从而对企业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
政府部门应该针对重污染企业的经营活动制定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审计制度,对相关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能对环境审计工作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将审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要求企业将环境报告披露出来,而且要求独立于企业的审计结构出具相关报告[4]。所以,在社会大众对自然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外部审计制度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从会计事务所的角度来看,应该以传统会计业务为基础,从环境审计业务方面向外拓展,承担相应的责任。由外部审计的介入,能使重污染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保障,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为企业节约审计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范围内的很多高校应该开设针对于环境会计的专业课,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对环境会计形成一定的了解,掌握专业知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该对相关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鼓励工作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使环境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另外,社会媒体也应该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宣传的力度,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监管制度[5]。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重污染企业认识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社会大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就越能对重污染企业施加更大的压力。企业自身应该提高自觉性,这样才能获得政府在各个方面的支持,降低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当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因此,重视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重污染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披露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强化外部审计重视信息真实性,提升会计人员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意识的方式进行优化和改革。通过本文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重污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