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鹏飞
(中外建华诚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
目前,针对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国家指定要求必须设置专门的消防给排水系统。这个系统的用途在于:有助于发生火灾时,成为消防水供应源;同时有助于帮助初期灭火。因此,为了满足这个系统的功能性在关键时期得到充分地释放,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保证给予消防给排水系统足够的水量设计以及压力设计。目前很多建筑物的消防给排水设计的不足之处就往往在于水量设计和压力设计计算不到位,或是由于其他因素(例如:为了压缩成本) 而使设计达不到既定要求的水压或管路标准,这就使人们需要用到消防用水时,该系统无法给予充足的水量和水压,严重可能形成消防管路爆裂情况,继而造成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很多建筑物在发生火灾后出现死亡事故,通常都是因为窒息的原因。这是由于在建筑物内,其空间较为窄小,如果出现火灾情况较为严重,产生大量烟气,即使将门窗都打开,这些烟气的挥散速度也较慢,同时火情燃烧需要氧气,其形成的浓烟中又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因而烟气对人的直接伤害是较大的。因此,建筑消防设计中,十分需要针对火灾烟气进行控制与排放的设计环节。但现实中,针对这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筑材料选择问题(易燃材料且产生的烟气大)、烟气排放系统问题(通风口或通风管道设计较少、加压设备布置不到位) 等等。
国家针对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提出相关规定:消防水池的设计必须符合要求。较传统的消防给排水设计而言,新时期现代化建筑物的消防给排水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在新消水规中对于室内及室外消火栓流量有新的规定,设计应按规范执行。一般而言,建筑消防水池设计初期就应与建筑专业做好对接,例如:设计通常应对水池容积和室内外消防用水的水量做了解和计算,因为设计如面临只有一路消防水源的情况,就需要做出在消防水池中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水量的设计,但这种设计就容易导致水池容积增大。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设计与建筑专业做好对接。但实际中,两个专业相互对接的情况较少、且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设计因素都将影响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的使用效果,例如水泵设计不足而导致消防管网出现压力过大的问题。一般而言,在消防水泵运转时,市政管道一般会存在压力不稳现象,这就加大了消防管网的承压值,一旦消防水泵设计时,选错消防泵扬程,那么扬程也会对消防管网造成压力影响。例如扬程偏大就会将压力作用于消防管网,使消防管网受到的压力增大。
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十分复杂,其中,涉及一些运算的过程,这些运算结果往往决定着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程度。在设计前,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周边环境和建筑主体的结构进行确定,确定后方可开始进行模拟运算过程。这个运算过程所需计算的内容主要就是建筑不同位置需要设计的消防水量和消防水压的数值。同时,对于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必须保证管路的合理性,既需要保证满足扑火所需的水能供给,又应有效避免沿程损耗。
如果建筑物遭遇火灾,烟气排放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所带来的人员伤亡。针对烟气排放与处理,首先,设计师应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购设计;另外,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具体情况及人员分布情况设计更加有效的烟气排放系统。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在通风较差的位置进行通风口的布设,或是在楼道中合理地加入通风管道的设计;再有,有利于排烟的加压装备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如在每隔几层楼的地方,就合理地布置一套加压设备。
设计师应根据国家新的规定要求,设计出能够满足火情下连续补水能力的消防水池。设计师进行建筑消防水池设计时,对于水池容量的计算需要格外地重视,需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设计。例如:在消防水池必须采用两路供水,即引入管至少两根,以避免供水出现隐患。一旦存在市政条件满足不了两路供水的特殊情况,设计师必须考虑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量等技术保障措施。
首先,设计师对于消防水泵房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两方面:首先需要满足用水需求;需要满足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其次,设计师对于消防水泵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其进行速度调整和防超压设计,保证水泵满足持续运行的要求。另外,在设计扬程时,必须满足实地扬水高度和管道损失扬程的要求。
在针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环节,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过程是综合性的,因此,进行给排水管道设计的设计师需要具备管道和消防设计的综合能力,在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中,注重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合理性地做出预防和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