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安 陈 亮
首先,需要切实根据有关规章体制来选用相应的预制构件,并且确保各个构件均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其次,运输预制构件到作业现场后需要对其开展抽检工作,如若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构件一律禁止流入到施工当中。其中抽查的内容主要有预制构件的数量、规格、外观质量、功能以及结构性能、质量证明文件等。总的来说,除了需要批量抽检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外,其它性能均需实施全方位检测,在根本上确保预制构件质量与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相符。
要求由专业的时候单位结合设计文件来进一步设计构件临时支撑方案,从而确保构件施工质量以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需在如下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不同,务必要根据竖向构件与横向构件对承载、施工荷载以及支撑条件等受力情况来对其临时支撑进行仔细验收。二是,必须要按照预制构件的重量、大小以及外观等参数配置的受力安全性能来对其预埋吊具实施全面验算,而且需要确保吊索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0°,如若预制构件形状较为复杂、尺寸偏大,则可采用分配梁的的吊具,以确保预制构件作业效率与质量。
一般情况下,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混凝土接缝主要有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的两种接缝类型,要想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具体可由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浇筑后浇混凝土前需要全面、细致的验收隐蔽工程质量,其中包括了验收钢筋的接头部位、连接方式、数量、间距、位置、搭接长度以及绑扎稳固性等,和预埋件的位置与数量等。其次,确保混凝土与砂浆的收缩性与强度均与相应作业要求相符。
在实施灌浆作业过程中,需要确保预制构件接头部位的灌浆能够与连接作业方案的要求相符,特别是灌浆钢筋套筒前,需要对灌浆方式进行模拟,同时需要检测其模拟效果,只有检测达标方可实施灌浆作业。具体来说对灌浆作业质量进行把控的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实施灌浆作业过程中,需要确保周边温度不低于5℃,如若是在冬季作业则要求采取有效的加热保温措施,以确保灌浆质量。第二,需要按照相应作业要求来将水与灌浆料的比例确定下来,且搅拌均匀。在实际搅拌时要求严格检测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情况,以确保其流动性能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第三,实施灌浆作业过程中,要求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在旁监督,且全程记录其成形质量。第四,在灌浆时可采取压浆法来进行,如果在上口油浆料流出则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封堵,避免浪费。第五,制备好的浆料要求在0.5h 内用完。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构成不小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其验收工作。第一,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部位不同,这就导致了一个项目中所用到的预制构件种类较多且结构各有差异,因此我们在其运输到项目现场后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以及图纸逐一检查预制构件是否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所需的。第二,在确认预制构件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所需后,我们还需要按照工程构件设计方案所给出的图纸及参数对各构件制造规格、质量等开展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场。第三,验收质量合格的预制构件要整齐摆放到工棚中,以避免雨雪、暴晒等外界环境影响。
在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过程中需要由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内容来进行。第一,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要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够清楚的了解施工项目,熟知施工方案中的具体内容,以保证整天施工得以高效进行。第二,在具体施工环节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切实根据工程规划方案来落实。第三,在验收施工质量过程中,需要切实根据建筑行业相关标准来进行,并且在验收环节一旦发现工程存在缺陷,则需要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负责制方案的内容,来一一落实相关施工单位与人员的责任,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调整和完善存在问题的工程,保证整体工程质量达标。第四,在实际验收时不但要遵守有关规章体制,还需要提供相关记录与文件,如混凝土配比、证明材料和配件质量合格的文件、立项文件和预制构件制安装的设计图纸、抽检报告与验收记录、灌浆料强度的检查报告、后浇混凝土隐藏工程检测验收文件、防水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验记录、在施工环节碰到的质量问题解决措施与验收记录等。
总而言之,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为了保证其建设质量广大企业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地质量管理与验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