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鲁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暖通空调类型琳琅满目,但其工作原理却基本一致,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类型,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全水系统。还有一些类型不常用,比如分散式制冷或制热,热回收系统,蓄冷系统等。这里只对前面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全空气系统,主要是通过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以达到制冷,热或者其他功能的实现。空气---水系统,则主要是通过冷水的作用,祛除室内的热分子,以达到制冷和通风的目的。而全水系统,则比前面的两个要复杂得多,但其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于其能够满足不同建筑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设计方案对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建筑维护费用均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同时工程的投资和系统的可靠性也会受到设计方案的影响。在系统设计中,若无法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修改设计方案的难度也相对增大,因此必须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充分考虑设计的经济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首先是系统分类,若依据供热建筑的类型和采暖规模,采暖方式主要分为分户供热、集中供热和共用建筑供热等多种方式。在选择供热方式时,可选择地板辐射供热、地热膜供热和单独分户供热。地板辐射供热和地温热水敷设方式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可有效减少空间占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性和舒适性。不仅如此,其不需要支付较高的维护费用,比较适合应用于地面敷设之中,但是采取该方式是要注意地板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新风系统运行中,需科学选择全热交换新风机,由于其对新风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要选择自带冷热源的新风机组。若在运行中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则可选择机械自平衡新风装置。此外,在安装新风装置时,必须仔细考量系统的可操作性,在室外设置墙式进风口,并在新风入口的位置补充充足的新鲜空气。且排风口与新风口的位置保持适度的距离,防止出现气流短路的问题,同时还应在送风口安装风量调节阀门。
空调主要可分为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和家用中央空调三种类型,分户式中央空调应使用在建筑面积为14 m2以上的户型当中,主机可选用家庭空调机。
在选择建筑空调系统时,对集中控制及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充分结合实际选择空调类型。且在选择空调时,也需优选户式变频空调机组。户式风道空调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务必满足风管安装的要求。
目前世界范围对于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都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理念与评价标准,我国也不例外,客观地说,也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主要是在节能方面的设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些设计人员简单照搬照抄所谓“成功”的做法,不能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对于我国暖通空调的设计与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人员对于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理念不足,并且还存在着诸如乱收费等情况,这对于暖通空调的设计与安装等工作来说负面影响极其严重,做好这一工作任重道远。
一般来说,暖通空调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易燃易爆环境问题,防火问题,人员安全因素,空调周边环境的安全以及暖通空调自身系统的安全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技术规程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节能性能对于暖通空调来说是核心的指标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环节,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首先,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做好保温性能设计,并在暖通空调的设计中体现出节能理念以及节能技术,从而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损失。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借鉴和吸收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并对保温等功能进行智能控制,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最后,在选择循环水泵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际的需求做好针对性的选择,并控制好水泵的数量,以保证既有良好的循环效果,也能实现节能的需求。
困扰我国暖通空调设计的另一难题,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部分技术人员对于暖通空调的功能以及各项指标参数的了解不够,对相关的技术操作不够熟练,从而形成了空调的装机容量畸高所导致。另外,部分人员对暖通空调的各种性能指标不能进行精确的计算与设计,而多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这样计算结果难免出现误差,从而影响了设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因此,必须要改变这一局面,对各种参数和指数进行科学计算和设计,从而保证暖通空调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暖通空调越来越呈现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对于设计工作来说,对于其节能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进行技术研究,并在些基础上进行严科学严格的设计,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