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难点及对策

2019-11-28 08:27:00杜艳华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4期
关键词:水域专业知识规划设计

杜艳华

河北承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1 生态水利工程基本要求

在规划设计生态类型的水利工程时,首要任务即为确立工程生态属性。在具体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将项目建设环节与竣工后带给项目建设所在地的生态影响最小化。针对项目展开可行性研究的环节,必须全面、准确地调查研究项目建设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及时找出项目建设情况下,生态的最大以及最小的承担能力,并将这个区域以内的生态承受能力视为该生态类型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过程的硬性指标之一[1]。唯有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周全考量工程建设带给项目建设所在地的生态影响,才可以切实避免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从而赢得水利工程顺利竣工与生态维持平衡的良好局面,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

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面临的难点

2.1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不合理、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虽然出台了针对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而言,但现行的方法指标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无法满足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给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带来了困难。例如,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区域差异性明显且类型众多,但现行的设计方法较为单一且不合理,且并未针对具体的地理区域制定相应的明确评价标准,导致设计方法和标准在实际的生态水利工程中难以发挥其指导及实践作用。事实上,这一难点不仅只限于某一地区内的生态水利工程,国内有关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家政府、相关单位得不到足够的、有效的理论指导信息或实践参考经验。

2.2 规划设计人员生态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匮乏

生态水利工程注重在传统水利工程活动中有机融入生态学领域的知识,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规划设计出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水利工程。这也就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者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作为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者在扎实掌握传统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熟练掌握生态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拥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必要的实践经验[2]。国内外众多生态工程实践也告诉我们,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活动的成效是与相关规划设计人员的生态学专业知识水平成正比的。然而,就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而言,鲜有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具备足够的生态学专业技术能力和相关实践经验,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水利工程活动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导致其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工程的生态开发往往只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2.3 水利和生态二者的平衡协调复杂性高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而言,应充分考量相关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区域差异性特点,如水文条件、河道形态、生物群落等等,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反复的推演论证,最后方可形成一套有利于当地水域生态系统发展的设计规划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和生态二者之间平衡协调的复杂性给生态水利工程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困境和难点,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应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处水域的生态环境变量进行考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3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改善对策

3.1 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第一、可定期组织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知识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可主要以生态学专业知识的讲座和国内外优秀生态水利工程案例的分析总结两种形式进行;第二、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可组织召开全市、全省范围的专题研讨会或者座谈会,加强规划设计人员之间的技术经验的交流,通过同行分享心得的形式,促进规划设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和同行交流,来改变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在思想观念以及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以克服相关的难点。

3.2 提升工程水文和生态水文在规划设计中的融合程度

具体而言,以某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为例,该水库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备用水库,由于是备用水库,因此具有用水频率低、换水周期常的特点,针对该水库的这一特点,规划设计人员就需要充分考虑水库的规模设计以及水库水质维护方面的工作,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水库所处水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情况,将工程水文和生态水文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分析推演出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水库水质、水量的变化关系,根据水库工程的服务目标,控制水库建成后水域生态系统的变化范围和程度,以确保该水库建成后,在不破坏水域内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水资源储存的要求。

3.3 高度重视并明确生态敏感目标

在如今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下,不少水利工程的选址会位于城市的心城区或者开发区,这类区域是当地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大力投入的地区,可谓是寸土寸金。这就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除了水利功能、生态功能的考量之外,还应综合考量该工程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该工程的经济价值等等,这里就应充分重视、明确并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敏感目标,最大限度地处理好水利工程活动与生态保护目标之间的关系[3]。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树立并融入生态理念,针对传统水利工程建设活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予以反思和改进,进而推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模式的创新,采取新的技术手段和规划设计,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猜你喜欢
水域专业知识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 07:16:14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6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9
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风能(2017年2期)2017-05-15 01:52:42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