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刘冰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为缓解碳排放压力,我国正开始启动以最高质量标准建设的核电机组,核质量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核电机组质量运行需要以核电机组建设期的质量来保障。
质保管理就是对质量进行的管理,其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制定质量方针或质量目标等等。为了达到质量目标或方针,又会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如质量的策划、质量的改进以及质量的控制和保证等等,都属于质保管理的内容。对核电厂建造阶段实施质保管理就是对建造阶段中存在的设计、采购、加工、装卸等一系列环节中存在的操作、物项、设备等多种因素在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控制组织与协调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核电厂能够顺利建造[1]。
核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有质量分级和质量保证两种分级,质量分级主要是根据物项或服务本身的质量重要性和质量特性来确定质量等级;质量保证则是根据物项或服务的质量重要性、复杂性、成熟性以及提供物项或服务的供方的经验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等确定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要求。
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引进高素质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防范意识,提高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质量意识。引进人才必须标准化和准确化,不能只进行表面检查工作。内容必须合理有效,必须符合当前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人才的重要性,当引进的各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到岗以后,质量控制组长分配好相应的任务之后将每位控制人员的联系方式发放到各个岗位,使得每位质量监督人员知道工作应该向谁负责,从而做好工作的衔接。
检查的额结论一般由满意和、非常满意、不满意三个部分来构成,在运转中,对于基本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充分的体现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差异性,可以对检查方的控制方面起到一定的有效性[2]。
评价中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评价管理方式,避免出现雷同评价,防止评价内容过于粗放而导致自身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方式出现问题。
核电厂的质量评价通常会在各个部门中进行展开,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整体的管控和调查,只有加强质量评价体系,才可以对整个电厂的相关流程进行合理的评价。
检查的结论主要是由队长来提出意见,这样可以加强检查方和被检查方的认知度,使评价的合理性得到人们的肯定。
质量保证部门,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上缺少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足以对整个问题的监管保证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检查部门进行审计够对于结果的量化管理的性质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并对不同部门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可以有助于我们解决核电厂的问题。
在项目的建造过程,承包商单位首先应对质量保证大纲进行调查分析,确保大纲的内容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并分析其是否适用于项目,是否具有规范性等等。党在审查阶段发现大纲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召开部门会议,进行问题的研讨并总结问题的解决措施,马上采取行动;其次,承包商应该理清组织结构的隶属关系,明确各个单位机构的职责,以确保各个下级单位能够更好的衔接,加快各单位的第一反应时间;最后,建筑承包商在建造期间应该利用大纲文件明确质保控制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建筑期间的各种质量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并建立完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设备进行监造,对施工进行监理,确保其物项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保证各项质量活动的有效性。
在项目的建造阶段,其质保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建造前期的施工设计、物料采购、物项加工、物项装卸等多种环节,为了确保每个环节能顺利的运行,建造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工作责任等。建造方和承包方都应制定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以供业主审核。此外,建造商还要非常熟悉日常管理,可以通过质量记录来控制,对公司人员进行质量培训,确保体系能够良好运行。加强建立健全的质量考核办法和管理人员考核办法,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
人员培训是为了提高人员素质,而人员素质是确保质保体系有效性的基础。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质量文化以及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负责工作的部门给必须按程序做工作的人员,进行使用工作细则或重大细则修订的培训。在培训中强调正确地完成工作,重点集中于“一开始就做好工作”、以及集中于不恰当、不合适或不正确工作的安全后果上。通过专业水平的提高确保程序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质保意识的提高确保程序得到有力的执行[3]。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核电厂安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关注实际的运作过程,实施核电厂安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规定,使核电厂安装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此外,要重视有关监督部门的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管理机制,使我国核电厂安装项目建设质量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