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毂赠词图》上是出美人计

2019-11-27 07:54
百家讲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歌女唐伯虎驿站

“美人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明朝四大家”之一的唐伯虎于1515年前后所画《陶毂赠词图》的题材,也来自一则“美人计”。

画面中,衣冠端庄的后周大学士陶毂捻着胡须,倚坐在南唐驿馆庭园的坐榻上,神情专注地观赏着演奏,右手像是合着音乐的旋律在打拍子,身旁左侧置有一些笔墨纸砚,暗示他要写词;画面右边稍居中位置的歌女秦弱兰(也作“秦翦兰”“秦箬兰”)发髻高耸,一身绣袍罗巾,怀抱琵琶端坐在凳子上,面对陶毂尽情弹唱。两人面前还点着一盏用于照明的红蜡烛,有位驿站仆童正在假山后面煮水烹茶,忙着伺候二人……

唐伯虎用工整有力的线条将人物与周围的树木、怪石、芭蕉和坐榻、屏风等勾勒得细致入微,相映成趣,用图画方式讲述了五代十国时的一出“美人计”。

公元937年,南唐王朝定都南京,由此开启了东南大地一个新的政权统治时代。在此期间,相继发生了不少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逸闻传说,“陶毂赠词”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典故。

南唐王朝管辖着物产丰富的江南地区,开国初期,朝廷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措施,但终因国力弱小,常被其他国家欺负。据宋代史料记载:五代后周皇帝欲一统天下,曾在显德五年(958年)十二月派遣翰林院大学士陶毂出使南唐都城金陵,以探虚实。陶毂自恃所在国势力强大而不可侵犯,对南唐不屑一顾。他来访时倨傲无礼,出言不逊,南唐臣僚韩熙载等人看在眼里,忿在心里,决定给他点颜色看。

由于探得陶毂好色,韩熙载想到“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给陶毂设下了一个圈套:秘密派遣一位名叫秦弱兰的绝色歌女,假装扮成驿卒之女,事先安排在陶毂下榻的驿馆内拥帚扫地,让她借机诱惑陶毂。

结果,陶毂在驿站内遇见秦弱兰,果然心旌荡漾,几番交往便被她迷倒。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一天晚上,他们两人在驿站内幽会,陶毂情不自禁之中为风情万种的秦弱兰奉上了一首《风光好》:“好因缘,恶因缘,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后来,南唐中主李璟(一说后主李煜)在澄心堂内设宴款待陶毂,陶毂又在公开场合假正经起来,威仪如故。李璟意欲用玻璃巨盅斟酒劝饮,陶毂竟置之不理。李璟无奈,于是示意让秦弱兰出面献曲、劝酒助兴。秦弱兰款款入场,大大方方地表演起来,席间所演唱的歌曲,正是陶毂的《风光好》。“该歌女不是驿站内那个扫地的女佣吗?”陶

毂大吃一惊,中招美人计的他羞愧得无地自容。秦弱兰又来到陶毂身边,不住地举起玻璃巨盅向他劝饮。有苦难言的陶毂,很快被灌得酩酊大醉。

至此,陶毂正人君子的“假道学”面具彻底被揭穿了,狼狈丢人的他最终只得黯然离去,此事遂成千古笑柄。“陶毂赠词”作为一个颇为著名的典故,后世广为流传。

元代文学家戴善夫在此基础上创作杂剧《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明代毛先舒《南唐拾遗记》、清代褚人获《坚瓠集》等文献典籍中,对此也有记述。

历代一些绘画名家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相应的历史图像。元末明初文人唐肃在《题<陶毂邮亭图>》中题咏:“紫凤檀槽绿发娼,玉堂见惯可寻常。作歌未必肠能断,明日听歌更斷肠。”而唐伯虎也用手中的丹青妙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陶毂在南唐驿站庭院中赠词秦弱兰前后的精彩场景。

在唐伯虎的这幅《陶毂赠词图》中,粗观陶毂坐怀不乱,然而从其颇为惬意的眼神中,便可察觉出他此刻对歌女秦弱兰已是倾慕之情难抑。而周围苍树高耸,枝叶披纷,嶙峋假山傲然挺立,竹篁、芭蕉和画屏等园中景物,也巧妙地点缀于男女主人公身旁。皎洁迷人的月光倾泻大地,整个庭园显得更加幽谧、安宁,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乐曲声,不时地从秦弱兰纤柔秀巧的弹指间飘逸而出,充溢着情思动人的格调意境。

唐伯虎还在该图轴的右上侧纵情吟诗:“一宿因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其中蕴涵着意味绵长的嘲讽意味,并钤上了“唐伯虎”“南京解元”“吴趋”三方印鉴。

尽管在创作中只截取了该故事所叙述的一个历史瞬间,唐伯虎却将之演绎得淋漓尽致。《陶毂赠词图》中的人物刻画细腻,堪称形神兼备:头戴乌帽、身穿青衫的陶毂,眉宇、胡须及面部表情自然逼真,生动传神;歌女秦弱兰则是一张拥有柳眉、杏眼的鹅蛋脸,樱桃小嘴温润光泽,窈窕身姿妩媚而动人。

陶毂道貌岸然的丑陋形象,既被唐伯虎讽刺得含蓄、幽默而又辛辣,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省悟与无尽的反思。

往事越千年,谈笑论今古。唐伯虎运用绘画形式叙述“陶毂赠词”这一历史典故,所作富有鲜明的创造个性,兼具借古抒情、针砭时弊等较强的思想性与教化作用。《陶毂赠词图》流传至今,可谓丹青杰作、名扬画史。

编辑/夏涵

猜你喜欢
歌女唐伯虎驿站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上海老歌中“歌女”形象矮化的原因分析
唐伯虎戏商人
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唐伯虎赞画
囫囵吞枣
唐伯虎送画
背水一战
在十八驿站(二首)
古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