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9-11-27 02:44常爱铎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7期

常爱铎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点在于体育教师课程观的重新建构,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实践转化,这样才能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保障。本文从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目标、实施、评价方面论述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要素;从学校课程改革的氛围缺乏、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教师的课程观没有成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教师的实践转化能力存在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实践转化的因素;从学校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上积极的进行干预、体育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念、多方位提升课程观的实践转化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深化课程改革  中小学体育教师  课程观  实践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101-03

自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征程,改革与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开始,截止到2010年,此阶段主要是课程改革的初步实施、发现问题及改进问题的阶段,因此可以认为是探索反思期。第二个阶段是以2011年的课程标准( 修订稿) 颁布为标志,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可以称之为实践深化期[1]。此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深度的变革。为了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体育领域出台了大量政策、法规,如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2年四部委共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颁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这些意见都为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起到引领、调控和管理的积极作用。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是在于教师的课程观[2]。日益深化的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建构相适应的课程观[3]。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点在于体育教师课程观的重新建构,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实践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保障。

1  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的概况

教师的课程观是其课程的主张与立场,是教师个人思想的映射,具有价值指引的功能,会引导教师的课程实践行为[4]。要解释教师课程观,就需要从教师课程观所要解释和说明的课程问题上来进行。基于研究的需要及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可以认为体育教师的课程观所要解释的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地位、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基本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门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建立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相关要求符合的课程观,积极开展相关培训。例如,2010年教育部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及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10年,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自此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培计划”的序幕。通过培训使得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最新理念,体育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重构体育教师的课程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要素

对于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而言,需要体育教师建构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的课程观,教师课程观重新建构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运用建立的课程观指导实践,只有这样,课程观的重新建构才有意义。因此,对于课程改革而言,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至关重要。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体育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课程观在课程实施中予以落实,真正做到用课程观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而这也正是体育教师课程观建构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也就是其课程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转化。

课程设计方面的实践转化主要是指体育教师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目标要全面、表述清楚且具体可操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教学组织合理,且要与场地设施等情况相适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体现趣味性。教学评价的标准制定要合理,体现公平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案设计。

课程目标方面的实践转化主要是指体育教师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课程目标达成的具体程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运动知识及技能水平、增强体能,还要注重学生运动乐趣的体验、积极的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心理素质的锻炼及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及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各個目标的合理体现,体现体育课程的综合价值,通过体育课程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课程实施方面的实践转化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践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态度认真,动作示范要正确。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注重通过合理的引导实现较好的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类别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是关注差生的进步。拓展体育课程的外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课程评价方面的实践转化是指体育教师应当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性及激励性作用。具体而言,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表现及提升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尤其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取得的进步。评价要注重让课堂教学的主体都积极参与进来,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进行有效的结合。评价要及时,尤其是对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更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合理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3  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因素

3.1 学校课程改革的氛围缺乏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但在实际中,由于体育不是考试科目,学校、家长、教师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高。再者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不能用学生的体育成绩来得以体现,因而无法形成积极实施课程改革的内在推力,这也就导致学校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氛围缺乏。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及要求没有从实践上对教师造成影响,教师的课程观也就只是停留在基本的认识层面,也就不会很好地进行实践转化。

3.2 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学校领导重视的是安全问题、体育中考成绩、体育运动队的成绩,对于课程改革则没有对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学校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管理机制。此外,即使有部分教师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新的理念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转化,但是教师的努力却不能够在学生的成绩上予以体现,因此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激励,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持续性。

3.3 教师的课程观没有成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对于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而言,信念形成后,体育教师也就认识到如何做是正确的,但是却并不一定会这么做。只有在以自身对于课程的信念为基础形成积极的态度后,才会形成自身的价值认知,也就会形成以价值为核心的事物判断标准,进而会促使个体的观念在行为中进行实践体现。因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以认为其形成的关于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还处于认知阶段,还没有成为自己的课程实践行为的判断标准,因此也就不会在课程实施中对建构的课程观进行很好的实践转化。

3.4 教师的实践转化能力存在不足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想在对课程改革理解的基础上对自身课程观予以实践转化,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转化能力。尤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例如,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多样性,教学评价要全面,对于这些新要求,体育教师从理论上都能够理解及掌握,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如何实现很好的操作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年轻体育教师而言,虽然在教学中有较强的转化意愿,但是却限于转化经验及能力的不足,导致课程观的实践转化存在现实困难。

4  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对策

4.1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需要在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中才会得以更好的实现,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需要提升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首先,对于学校层面,要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当前社会改革的组成部分,要从社会的层面来看到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甚至是为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价值。其次,学校要充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尤其是在当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下,更应当认识到要当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的实现。最后,要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对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形成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促进课程改革良好氛围的形成,有利于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

4.2 学校应当在管理上积极地进行干预

首先,校长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对于校长而言,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给予高度重视,且应当建立以校长为领导的责任机制,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程度作为对校长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通过相关责任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励校长负起责任,进而会要求体育教师积极地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促进其课程观的实践转化。其次,学校应当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作为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构建对体育教师的新的评价制度,通过评价促进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课程改革的理念及要求,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行。再次,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就应当组织教师进行问题的讨论及经验的交流,探讨有效应对问题的措施,促进课程观的实践转化。最后,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依据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对于实践转化程度较好的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精神及物质奖励,促进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的持续性。

4.3 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念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为导向,更新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价值观是当前体育教师对于学校体育功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功用的认识,教育价值观应当與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当前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是教化学生与改良社会共存的价值观,此教育价值观下的教育目的不仅限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求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承担着教化学生的责任,也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且结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全面考量。体育教师只有更新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念,才会对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进行认真的反思,促进其形成积极的课程改革的态度,进而形成以课程价值为核心的事物判断标准,也就会使教师的课程观在课堂教学行为中予以实践体现。

4.4 多方位提升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能力

首先,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就需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践性,以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作为体育教师培训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培训应当注重引导体育教师把学习到的新理论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具体运用,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其次,对于学校而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针对学校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对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要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积极地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实施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要求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参与到课程改革的整个过程。为了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种培训,自己也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观的实践转化,体育教师更要通过积极的实践发现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尤其是针对自身课程观的实践转化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操作化层面,此层面的不足更需要自己积极反思及探究来得以改进。

5  结语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体育教师课程观的重新建构。教师课程观重新建构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运用建立的课程观指导实践,只有这样,课程观的重新建构才有意义。由于受各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在深入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课程观实践转化的相关对策,有利于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执行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困境与对策——  从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成因谈起[J].体育科学,2017(3):13-20.

[2] 顾明远.《教师课程观研究》评介[J].教育研究,2017(6):157-158.

[3] 吕达.教师课程观至关重要——  评苏强的 "教师课程观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6):126-127.

[4] 蘇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 RokeachM.Beliefs,attitude and values[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