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忠 周正颖
摘 要:管道排空是太阳能热水器管道防冻的最佳方法,改变储水箱的结构,使水流从水箱上部进出,通过控制虹吸的产生与否以切换工作状态。虹吸环境下正常使用,打破虹吸环境,实现管道排空。此方案不增加成本,不消耗电能,室外没有运动部件,工作可靠。调温与开关不再共用一个阀,而是单独设置、串联工作,2个阀各司其职,水温稳定。利用互联网网线作为水位传感器,成本低,工作可靠。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虹吸;水位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M925 文献标志码:A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在室外并且管道内部存水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普通的保温措施根本不能防止水的结冰,管道冻堵在我国北方是正常现象。笔者所在地区(北纬34.6°)每年近一个月因此而不能使用,大量浪费了太阳能资源,管道被冻坏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更何况东北、西北地区。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有2种:一是利用电热线为管道增温,此法需要消耗常规能源,由此产生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二是将管道内的水排空,管道排空是冬季管道防冻的最佳方法,也是治本之法。目前管道排空的方法是利用电磁阀放置在水箱外将管路阻断,这一方法成本较高,排空阀自身的保温很难解决,并且操作复杂、故障率高。由于上述原因,管道排空法使用率很低,解决管道冻堵的主要措施是电热线加热,此法的使用率也不高(至少笔者所在地区是这样),只有少数品牌采用,大多数热水器管路只是简单地保温。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这也是所有水箱的出水口都设计在底部的原因。虹吸现象是一个特例,可以实现局部区域水往高处流,正是利用这一现象,使进出水管上置具备了可能性,是该设计的理论基础。虹吸是有条件的,该设计就是通过改变这个条件从而控制虹吸的产生与否,达到管道排空的目的,虹吸环境下正常使用,打破虹吸环境,实现管道排空。此方案不增加成本,不消耗电能,室外没有运动部件,工作可靠。
1 储水箱的优化设计(图1)
(1)进出水管上置:水流高位进、高位出是管道排空的前提,利用虹吸原理,热水能顺利下流,打破虹吸后,水箱内的水不能流出,输水管道可以排空。
除了功能上的改变,进出水管上置,还杜绝了因水管与水箱接口密封不良或密封元件老化造成的漏水,降低了故障率。但水管与水箱仍需密封,防止水蒸气进入保温层。
(2)进出水管在保温层内经过一定距离后横向引出:有2个作用,一是延长传导距离,减少进出水管的传导散热,二是水箱外壳上部没有孔洞,有利于保温层防水。
(3)进出水管设计2个:根据安装位置,选择其中一个用于进出水,以尽量缩短室外部分管道长度;另一个用于放置水位、水温传感器。
(4)溢流管在保温层内向下引出:一是减少溢流管的传导散热,二是利用热空气向上运动的原理,切断了热空气溢出的通道,防止水箱内、外空气对流散热。对自动上水的热水器,溢流管被闲置,个别厂家设置2个溢流管,内、外空氣对流散热尤其严重,对于此种情况,应加弯头向下20 cm以避免内外空气自然对流。
(5)溢流管中间加三通:防止非专业人员自行安装时不加三通,管道内存水形成水堵,导致水箱外部空气无法进入而形成负压压坏水箱。本人就遇到过类似的例子,水箱被压扁后,外表看不出任何异样,而容量却只有原来的10%。
(6)水箱的所有对外接口使用非金属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传导散热。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接口数量。
(7)自带支座:水箱、支座一体,用T形钢将两端的支座连接成一个整体,刚性好,只要用角钢简单支撑即可。目前的支架多采用异型钢,使问题复杂化,增加了制造成本,不符合设计原则,有型材可用绝不用异型材。异型材钢板厚度较薄,防腐处理要求高,使用寿命远不及角钢,得不偿失,而角钢只要普通的防腐即可达到使用要求。
2 热水器的安装及使用
2.1 管道安装(图2)
目前市场上的组合阀调温与开关共用一个阀门,洗浴过程中关闭后再次打开,调温阀的开启程度很难与原来保持一致,导致水温变化极大,使用极其不便。该方案调温阀4单独设置,与冷水开关阀5串联工作,2个阀门各司其职,以保证联动阀关闭重开后水温稳定。管道不能出现反坡,否则将造成排空不彻底导致冻堵。楼房的管道井口都是高出楼面的,管道不能沿楼面铺设,应在井口与热水器之间架设钢缆并拉紧,管道沿钢缆铺设。控制管应高出进出水管20 cm,确保控制管道内不能进水,否则自身会形成虹吸,达不到控制虹吸的目的。不使用自动上水模式电磁阀2不用安装,自动上水或门铃报警时溢流信号管(图中未画出)可不安装。
2.2 使用方法
气温较高时,控制阀1处于关闭状态,热水器正常使用。需要排空时打开控制阀,进出水管上部的水全部退回到水箱内部,不能形成虹吸,打开热水阀6,管道即可排空。管道排空后再次使用时,关闭控制阀,打开进水阀将管道内充满水,再次形成虹吸环境,即可正常使用,使用完毕应及时给热水器补水并将管道排空。
3 普通热水器的改装
对于已经安装正在使用的大量普通热水器,该方案不对热水器本体结构做任何改变,重新加装进出水管,经过改装后同样可达到管道排空的目的。
(1)如图3所示,将原来的进出水管截断固定于高位,用来放置水位传感器。将溢流管上的三通水平安装,以方便软管插入。
(2)将高压软管从溢流管插入,沉入水箱底部,即可形成水流高位进、高位出的工作模式(图3右部)。安装、使用方法同上。
(3)软管外径应小于溢流管内径2 mm以上,确保溢流及内外空气对流正常。
(4)使用的软管不能在热水中折90°弯,使用普通软管,可以在软管中插入不锈钢丝做支撑。
(5)对可插拔的溢流管,可使用薄壁金属管作进出水管,既不怕热水烫,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6)对进出水管设置在水箱腹部或有备用接口的热水器,可将其改装成溢流管,如图3中间部分所示。这样软管只要能插入原溢流管即可,可提高改装的灵活性。
4 热水器的智能化
热水的存量及水温是用户使用时需要了解的重要参数,在家庭成员较多时以判断剩余热水能否完成一次洗浴。水温显示利用热敏元件和配套的温度显示器即可,该文利用水的导电性提供一种水位指示方案。
4.1 水位指示
利用互联网网线作为水位传感器:如图4所示,根据水箱直径,将网线剪成不同长度,除一根公用外可形成7个电极,水位到了某个电极,相应的电极即有电流通过,经三极管放大后点亮响应指示灯。7号电极应低于溢流管,水位传感器应在热水器安装时根据距离的长短现场制作,或由厂家配备不同长度系列,以避免室外产生接头,造成接触不良。
4.2 自动上水
利用电磁阀为热水器加水,最上部的7号电极用于关闭电磁阀。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在电磁阀启动电路中,利用阻容元件启动继电器,因为只要瞬间接通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关闭电磁阀。
利用定時器每天定时启动电磁阀,可以实现全自动上水。定时器受控于4号线,即在剩余水量不足一半时才开启。
4.3 电子门铃水满报警
传统的安装方法是利用溢流信号管提示热水器水满的,用户在打开上水阀并离开洗浴室后,水满后用户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水的浪费,用声音报警很有必要,电子门铃是最佳选择。在手动上水时,通过继电器启动电子门铃报警。在无上述系统时,可用双线的一端固定于溢流管口处,另一端连接门铃开关,利用水的导电性启动电子门铃。
参考文献
[1]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T 12936—2007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
[2]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18713—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1.
[3]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NY/T 651—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