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新品种在江西乐安的示范与应用

2019-11-27 02:49:12胡丽春游高亮王军文姚金宝曹红妹黄金枝罗江捷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化桑园桑树

胡丽春 游高亮 王军文 姚金宝 曹红妹 黄金枝 罗江捷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2.江西省乐安县蚕桑局)

桑树品种强桑1号与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2000年后育成的优良桑树新品种。江西省蚕区桑园大多于20世纪70—80年代建成,桑品种以湖桑系列较多。由于湖桑系列品种育成时间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已发生明显的退化,且大多桑园树龄已达30年(老龄期)以上,面临更新重建的局面。因此,有计划地推广优良新桑品种替代老品种建园,是江西蚕桑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2018年,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协同江西省科技特派团乐安蚕桑团队,在乐安县建立了强桑1号与农桑14号良桑品种示范园5.33hm2,开展了桑树新品种的示范与应用,并对示范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示范及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良桑示范园的建设

2016年初选择乐安县牛田镇羊田蚕桑基地,桑园按高产高效建设标准建立。具体为:开挖深50cm、宽40cm的栽植沟,在沟内按每667m2施入秸杆1 000kg、猪粪1 800kg;水渠配套,主干渠为U型槽,涝能排旱能灌;道路纵横贯通,田间适于机械操作;桑树栽植行株距为2.0m×0.5m,栽植密度660株/667m2。良桑苗农桑14号、强桑1号从浙江海宁引进,种植面积各2.67hm2,另外栽植了667m2湖桑197作为对照。示范桑园采用桑树一年成型养成技术,并按桑园管理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

2 桑树新品种的示范效果调查

2.1 桑树发芽、桑叶成熟及黄化脱落期

春季桑树发芽和春叶成熟调查于2018年春季进行,桑叶黄化发生期分别于2018年春季和秋季进行。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个处理各取样5株,调查春季各桑树品种在本区域内的发芽时间、开第1叶时间,并以此样株的芽条新生叶第5~6片为对象,观察其春叶成熟及黄化脱落情况。春叶使用结束后,于5月中旬(18日)和5月底(31日)2批进行夏伐,秋季再对不同处理分别调查。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春季桑树发芽时间调查

表2 桑叶成熟与黄化脱落期

注:A.开叶:指叶柄已发育成形,处于伸展而又未全伸展,支撑着叶片脱离芽芯的部位达80%左右的叶片,春季开叶时间是指新梢开放第5~6叶的日期;秋季开叶日是指夏伐后新抽长的枝条下部第5~6位叶的开放日期。B.成熟:指托叶已脱落并呈淡褐色痕迹,腋芽鳞片与皮孔均已呈黄褐色,叶片已转为固有色的叶片。C.黄化时间:指自然生长环境状态下,叶片黄绿相间,黄色占叶面积的30%左右。D.叶龄期:指叶片开叶到黄化的时间。

从表1可知,不同桑品种,桑芽始萌动到开第一叶的过程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农桑14号2月中旬始萌动,3月5日前后开第1叶;强桑1号3月初始萌动,3月23日前后开第1叶;湖桑197 3月上旬始萌动,3月25日前后开第1叶。2个良桑品种的发芽期均早于对照桑湖桑197,其中农桑14号早20d左右,强桑1号早7d左右。两个良桑之间,农桑14较强桑1号早15d左右萌芽开叶,但自3月下旬始强桑1号的生长势更强,至4月上旬,抽发叶片数和农桑14号相当。

由表2可知,春叶各品种的成熟期是:农桑14号4月18日前后、强桑1号4月29日前后,对照桑湖桑197在5月3日前后,即农桑14号最早熟,比强桑1号早10d,比湖桑197早15d 以上,各个品种从开叶到叶片成熟所历经时间以25d为中心开差1~2d;秋季在夏伐后新叶抽长20d左右即可成熟,均较春叶早4~6d成熟。夏伐后2个良桑品种的发芽开叶及叶片成熟无迟早差异,但对照湖桑197略迟1~2d。

从表2可知,以新梢(枝)第5~6叶为调查对象,各品种从开叶到黄化所经历的时间是:农桑14号春季约为50d、5月中旬夏伐的约为45d、5月底夏伐的约为43d,强桑1号春季约52d、5月中旬夏伐的约为47d、5月底夏伐的约为45d,对照桑湖桑197春季约52d、5月中旬夏伐的约为50d、5月底夏伐的约为47d,综合比较3组数据,3个品种中叶龄期最长的是对照桑湖桑197,农桑14号最短,强桑1号居中。另外,春季叶龄期均较秋季叶龄长,夏伐早的较夏伐迟的叶龄期长。表明,桑叶从开叶到黄化脱落所经历的时间除了与桑品种有关,还与生长季节、气温、桑园郁闭度直接相关,温和湿润、桑园郁闭度较低的不易黄化,蚕农在生产中,要及时合理采用桑叶。

2.2 秋叶硬化率及落叶休眠期

于2018年秋季调查秋叶硬化率及落叶休眠期,调查方法同秋叶黄化期调查,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不论是5月中旬还是5月底夏伐,3个品种的秋叶硬化率由高到低的排位是农桑14号>湖桑197>强桑1号,夏伐早的比夏伐迟的硬化率相对偏高。落叶休眠期则与夏伐早迟无关,但与桑品种有关,落叶休眠由早到晚的排位是湖桑197≧农桑14号>强桑1号。

综合表1、表2、表3可知,农桑14号具明显早生早熟早硬化性,可满足春蚕早养(4月上旬开养)用叶需求;强桑1号则是中生中熟迟硬化桑,可满足春、夏、早秋、中秋和晚秋各期蚕的用叶需求。因此,农桑14号和强桑1号搭配建园,有利于多批次连续养蚕生产布局的推行。

2.3 发芽率、生长芽率

2018年春季,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个品种各取样10株,调查各个桑品种的春季发芽率及生长芽率情况,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强桑1号、农桑14号的发芽率均达97%以上,分别比对照湖桑197高5.18%和4.98%,但2个良桑间的差异不大。

强桑1号、农桑14号的生长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湖桑197,分别是对照品种湖桑197的1.78倍和2.42倍。2个良桑间以农桑14号稍高,但差异不大。详见表4。

2.4 桑叶总产量、阶段性产叶量与桑树长势

2018年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个桑品种各取样10株,结合养蚕布局,调查各个桑品种在夏伐前即春季、早秋、中秋、晚秋期的桑叶产量及新枝长度。结果见表5。

对自愿入社的农户的竹林进行股权评估:由村民推荐评估小组成员,4人1组共6个组,各组间对入社家庭毛竹林采取交叉量竹计算产量、评估入社竹林采伐成本,再按照“当年竹材市场价格×社员竹材质量-采伐成本=毛竹净收入”的方法测算出社员股本金,所有社员股本金总和为合作社总股本,社员股本金占合作社总股本量的比例作为社员合作社股份,入社股份上墙公示。在评估过程中,工作小组对不同评估组测算结果进行抽查,确保评估公平公正透明。

表3 不同桑品种的秋叶硬化率及落叶休眠期调查

注:A.秋叶硬化率在10月16日调查; B.落叶休眠期指枝上叶片自然脱落达50%以上。

表4 发芽率、生长芽率调查

表5 桑叶产量及桑树长势调查

注:春期5月27日调查,早秋8月10日调查,晚秋11月10日调查。

由表5可知,栽桑第3年,各品种每667m2的桑叶总产量:农桑14号为 3 228kg,强桑1号为3 353kg,对照桑湖桑197为2 572kg。两个良桑新品种的产叶量均比对照高,其中强桑1号高30.4%,农桑14号高25.5%。2个良桑品种间,强桑1号总产叶高于农桑14号5.0%左右,但在春季,农桑14号较强桑1号高59kg/667m2,夏秋季则是强桑1号较农桑14号高184kg/667m2。总之,2个良桑品种的高产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以当年新生枝的生长高度作桑树长势衡量依据, 3个品种的总生长势由强到弱的排序是:强桑1号>农桑14号>湖桑197,春季农桑14号的生长更强势,发芽早、新生梢(枝)长,平均较强桑1号高6cm、较对照湖桑197高15cm左右;夏秋季,则是强桑1号的生长更强势,晚秋落叶时新生枝长平均达200cm以上,较对照品种湖桑197高25cm、较农桑14号高10cm左右。

2.5 不同桑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

2018年(桑园栽植后第3年),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个桑品种各取样10株,结合示范基地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养蚕布局,确定几个时间节点,调查各个桑品种的虫口发生量,调查结果见表6。

从表6可知,3个桑品种均未发现病害,主要原因是新栽桑,尚未感染病害。

3个桑品种均有虫害发生,害虫主要有桑螟、桑尺蠖、桑毛虫3种。虫口密度以农桑14号略高,湖桑197其次,强桑1号最低,虫口差异主要表现在3月中旬、5月上旬、6月中旬三个时间节点,其它时间点3个品种几无差异,详见表6。

桑园以桑螟为害最突出。由表6可知,桑螟4月下旬始出现,5月上旬第一个发生高峰期,以后世代重叠,6月中旬和7月下旬再现小高峰,但由于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控双管齐下,桑园虫害的绝对发生量仍控制在经济阈值内,并未造成明显损失,桑树生长和桑叶产质量仍表现良好。

表6 不同时间节点桑园虫口密度及桑病调查 (单位:只/株)

2.6 不同桑品种对蚕茧产、质量的影响

2.6.1 单位面积桑园养蚕量、产茧量、产值

由表7可知,强桑1号、农桑14号每667m2分别养蚕种4.8张、4.7张,产鲜茧189.2kg、181.8kg,茧产值8 645.0元、8 290.0元,分别较对照湖桑197多养蚕0.9张、0.8张,多产鲜茧45.7kg、38.3kg,增加蚕茧产值2 109.0元、1 754.0元。由此可见,2个良桑品种的单位面积产出优势明显。就2个良桑品种间比较,强桑1号略优于农桑14号。

表7 不同桑品种与蚕茧产量的相关调查

注:A.2018年鲜茧价格有波动,由早春的52元/kg,降到春夏期的46元/kg,再降至中晚秋40元/kg。蚕茧产值是667m2面积上各桑品种所产蚕茧的实际销售额。B.对比增减是以2个良桑品种的平均值与湖桑197对比的增减值。

2.6.2 不同时期茧质

结合产量调查进行,选择续春、中秋两期蚕茧为对象,按茧质调查标准,调查不同桑品种养蚕后的茧质,如表8。

由表8可知,无论续春或中秋,强桑1号、农桑14号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死笼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湖桑197。就2个良桑品种之间比较,无论春秋,强桑1号的茧质均优于农桑14号;不同蚕期相比较,同样桑品种,中秋的茧质好于续春的茧质。

表8 不同桑品种对茧质的影响调查

注:续春和中秋蚕品种为均为薪杭×白云。

3 总结

通过对良桑品种强桑1号和农桑14号的引进栽培与示范应用及对其品种特性、适应性、桑叶产量及蚕茧产质量的调查,认为良桑新品种强桑1号和农桑14号具有明显优势。

2个良桑新品种完全适应江西的气候环境,在常用的农田和耕地上种植,均能够良好生长,且能充分发挥其优良性状,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力和较好的抗逆性。

2个良桑新品种适应一年快速养成树型技术模式,在栽培当年就可适当养蚕见效,第3年可实现投产丰产。

2个良桑新品种具有明显的高产、高效优势。在同样栽植管理下,丰产期桑树667m2产叶量农桑14号达 3 227kg、强桑1号3 353kg以上,显著高于对照湖桑197,增产幅度农桑14号达25%以上、强桑1号达30%以上。2个良桑品种单位面积养蚕较对照桑品种多0.8张以上,多产鲜茧38kg以上,增加蚕茧产值1 750元以上,高产、高效优势突显。

农桑14号具明显早生早熟早硬化特性,可满足春蚕早养(4月上旬开养)及夏蚕、早秋蚕、中秋蚕的用叶需求;强桑1号是中生中熟迟硬化桑,可满足春、夏、早秋、中秋和晚秋各期蚕的用叶需求。因此,在推广应用时,采用农桑14号和强桑1号搭配建园,有利于当前多批次连续养蚕生产布局的推行,有利于促进蚕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强桑1号和农桑14号两个桑树新品种在江西乐安县的试验示范成功,坚定了江西省其它蚕区推广应用的信心决心。一是因为江西大多数市县的气象气候等环境条件与乐安县无明显差异,技术完全可以复制。二是加快推广应用优良新桑品种,是促进江西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全省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黄化桑园桑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2
马桑树儿搭灯台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3:00:00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8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黄化安全性保障
奶奶家的桑树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哭泣的桑树
学生天地(2016年16期)2016-05-17 05:46:06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中国果菜(2016年9期)2016-03-01 01: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