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创新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也在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人才可打破原有单一学科的知识边际与能力边界,注重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数据科学等在新商业中的交叉融合应用,其跨界范围更广、能力辐射面更广、思维视野更开阔,以应对未来岗位、跨界岗位的胜任力要求。
创新和技术变革不断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新商业中因新劳动工具使用所产生的新的技术技能,遵循并运用新商业规律,更贴近新商业场景、新商业需要构建商业模式与体系,是适应新商业变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1]。
新商业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带来了新商业模式的变化,商业知识和技术共生融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岗位间跨界迁移明显加快。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面向未来新商业以及新商业岗位的宽口径应用型实务人才,具有人文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商业素养与创新创业素养以及跨界复合的知识结构,具有新商业价值观、新商业交叉融合思维与全球视野,在全面了解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场景的前提下,开展网络营销推广、电商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创意设计传播、商务数据分析,具有能够挖掘电商新需求,提出电子商务新创意并能够开展创意策划并落地实施的能力,具有同理心和批判精神,善于接纳新事物,创新意识强,善于沟通交流、组织规划,具备很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自我发展动力强,能够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
新商业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含通识层、核心能力层和个性发展层三层。其中,通识层包括文化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商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四类通识素养;核心能力层包括网络营销推广、电商运营管理、创意设计传播、商务数据分析四个核心能力;个性发展层包括单领域深度化发展、跨界交叉化发展以及创意自由化发展三种方向。
新商业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相对独立,通识层的培养内容紧紧围绕四类素养开展,核心能力层课程开展1+X课证衔接和模块化教学,个性发展层提供给学生新商业领域里相对自由的发展选择,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必修课内容和公共基础课相对独立,按照学校既有的教学常规计划开展教学。
通识层课程紧紧围绕四类素养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程内容分为“授课与指导内容”“自主学习内容”两大板块。“授课与指导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重在答疑解惑。“自主学习内容”围绕教学单元提供建议性学习内容,主要采用线上学习与学习考查。
核心能力层课对接“1+X”课证融通,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侧重网络营销推广、电商运营管理、创意设计传播、商务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根据职业技能证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将证书技能应用作为核心能力的培养侧重点。
个性发展层以项目化实战课程为主,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选择。每个学生可以从单领域深度化发展、跨界交叉化发展、创意自由化发展三个方向选择一个方向,按照“商业想法—商业行动—商业模式—商业企业”的教学思路,从一个想法开始进行接下来的一对一企业导师制的学习与实践,企业导师将帮助学生认清行业领域现状、判断商业想法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帮助学生体验行业领域现阶段的运作与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商业落地的相关行动(研究、思考、创新、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商业模式(模式可创新、可优化、可整合、可颠覆)、帮助学生成熟化商业模式、指导学生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落地商业模式等等,促进学生面向新商业核心能力综合应用的提升。
2.3.1 以学生培养为中心,打造“融合渗透式”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系统梳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活动所蕴含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要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人工智能的科技引领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等方式,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建设、实践教育全过程,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2.3.2 教学与研究并举,创新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式
打破传统课程界限,以模块化形式构建教学资源、组建课程团队、组织教学实施。在授课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模块由不同的课程团队成员来互相配合完成。组织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的探索和研究,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尝试新教法,支持每位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
2.3.3 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完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实施方案,推进精品资源课、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等资源建设。实施课程建设“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强校企、校校合作,引育并举、共建共享,搭建形成内外结合的课程资源建设新框架。校企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共同探索活页式教材开发。同时积极参与1+X标准开发和课程资源建设,形成教学与培训共享的课程资源包,引领电子商务专业“1+X”课证融通证书实施。
2.3.4 向大数据平台助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
搭建“两平台三课一库”即网络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上精品资源课、优质在线开放课、优质网络通识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教学支撑平台,深度融合“互联网+移动+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新形态,实现学生的自主、泛在、移动和个性化学习。 完善教学空间,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分步引导教师、学生参与空间建设,制定项目课程标准,建设可优化替代的教学课件、微视频、教学案例库、实训项目库、考核题库、立体教材开发等,形成系列内容丰富、表现生动的线上精品数字资源。以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升为根本,探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对学生多维度画像,为学习者精准推送学习资源;通过智能场景模拟,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电子商务人才专业核心能力[2]。
应用数学统计、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环境等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教学质量诊断平台进行有效的深入分析挖掘,做到差异化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并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从而提高整个学校教学的有效性,让数据为教学服务,做到精准化教学。
新商业的变革带来了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变化,在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面向新商业发展,对接国家专业标准,依据培养创新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这样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一定会带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