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霞
(江苏省南通市如城安定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000)
生活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广阔舞台和源泉,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化意识为行为,使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养成优秀的品德。笔者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中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秉承着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教师每天和幼儿待在一起的时间较长,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较高,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幼儿在良好的模仿中能将好习惯逐渐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如入园后,教师要主动和幼儿问好、交谈,微笑对待幼儿和家长,真诚地走进幼儿和家长的心中。在工作中,教师要处处为幼儿、家长着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不能只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对幼儿情绪的关注。教师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和风细雨胜过暴风骤雨,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好榜样。
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声教育,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通过实践笔者发现,用班级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远远胜过教师的唠叨。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意识地将各种规则意识和品德思想融入班级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比如,在班级公约中创设栏目《你做到了吗》,这个栏目可以请幼儿进行自由讨论,以绘画的方式制定各种规则,并归类出五个小栏目,分别是:我为集体做事情、我帮助了小朋友、我会讲礼貌、我会爱护图书和玩具、我会收纳和整理。每周根据评选结果统计谁得到的大拇指卡片最多,谁就当选本周的“德育之星”。相互督促、相互鼓励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内心潜在的向上性,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的名字旁能多贴上几个大拇指卡片,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幼儿更乐意表现自己。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各个主题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找准契机点,将各个主题活动与德育教育有机地整合,让德育贯穿其中。
比如,在《冬爷爷来了》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看见厨房里忙碌的工作人员,会产生疑惑:“冰凉的自来水,叔叔阿姨洗菜不怕冷吗?”于是,抓住契机,我们开展了参观活动《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不怕冷》,并带领幼儿走进厨房,让他们了解厨房里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惜粮食、勇敢不怕冷的幼儿。
再如,九月,小班的幼儿刚入园,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关爱教育。在主题活动《我会照顾弟弟妹妹》中,我们带领大班的幼儿走进小班来照顾弟弟妹妹,与他们进行游戏和交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教师应从情感、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主题活动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杜威指出:“学校的德育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生活出发,离开了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目的”。儿童接受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教师应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积极地挖掘德育教育元素,把德育贯穿于常规教育中,引导他们感受、学习与体验[1]。
例如,当幼儿进园后,教师应让其主动和教师、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培养幼儿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好品质。还可以组织幼儿挂上值日生标牌,轮流做小值日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待区域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合作收拾、整理玩具,并按标记将其分类摆放,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可以说,幼儿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就有多宽广。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幼儿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一点一滴的浸润,使幼儿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表现。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最富有魅力的教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零距离地感受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让他们在观察、探究中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及特点,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关爱之情。
春天,我们走进田野,幼儿看到了农民伯伯在播种施肥。他们停下脚步,询问了解了粮食的生长过程。这时,幼儿真切地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要珍惜粮食、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秋天,我们走进公园,寻找彩色的世界。幼儿观赏到了火红的枫叶、色彩鲜艳的菊花,一起捡落叶,画秋天,唱秋天……幼儿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使他们享受着美的滋润与熏陶。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好契机,教师要带领幼儿走出校园,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德育内容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教育性,能更好地让幼儿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例如,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利用晨间谈话让幼儿了解了我们的地球故事,引导他们学会如何保护地球。使幼儿知道了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做环保的小使者、地球的小主人。另外,我们还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向路人发放了自己制作的环保宣传画和清理地面的垃圾袋等。再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当天,我们和幼儿走进敬老院,幼儿带上了自己的零用钱和自己制作的礼物慰问老人,给老人捶背和表演节目,用力所能及的行动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在温馨的活动氛围中,幼儿懂得了道理,受到了熏陶,达到了德育的教育目的。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也正是如此,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都应手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旗帜,把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还给幼儿,陶冶其情操,使德育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