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朗读弊病 提升朗读质量

2019-11-27 17:29赵红梅
名师在线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心语弊病教师应

赵红梅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黄圩中心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把精彩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有效途径[1]。有效的朗读是学生与教师、与课文之间良好对话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三方之间的互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使朗读“功利化”,过分偏重于学生死记硬背和好词积累,而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漏字添字、吼读唱读、读速不当等问题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地略过。殊不知,这些问题会阻碍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合理地使用朗读的语速和语调,开展正确的朗读,提升课文的学习质量。

一、帮助学生克服朗读中漏字添字的弊病,提高朗读的 准确性

小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最常见的弊病是漏字、添字。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没有仔细认真地看课文,于是就要求他们指着课文朗读,导致学生养成“指读”的坏习惯。其实,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1)学生读书时,没有集中注意力;(2)学生语感较差;(3)朗读练习量不足。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漏字添字”的弊病呢?第一,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并坚持进行课文预习,用充足的时间自读课文,避免课中时间仓促导致学生紧张。第二,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醒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的朗读,并与自己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或他人的不足,但不要打断别人,要学会尊重同学。第三,开展点评活动,实现互帮互助、互学互促,让学生相互讨论、比对,让学生以其他同学的朗读为“镜子”,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朗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四,克服读书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专心看课文的问题。笔者利用学习小组轮流读并开展品评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笔者发现,品评活动时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在进行品评时,积极思考,使思维处于专注状态,听得非常专心,且注意力集中;学生评价他人朗读时,又使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品评朗读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无论学生个体还是群体,当他们朗读课文后,我们都应组织学生开展品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用心读的习惯,大大减少漏字添字的现象。

二、帮助学生克服朗读中吼读唱读的弊病,提高朗读的 艺术性

笔者发现,在小学生集体朗读时,部分学生存在吼读唱读的弊病。究其原因,一、二年级时部分教师为了强调语音和语速,故意将阅读速度放慢,对学生进行一字一顿的指导和纠错;还有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味要求学生读书声音洪亮,导致学生在集体齐读时声嘶力竭,形成吼读的不良习惯。这种做法既破坏了语文文本的可读性,又伤害了学生的身体。

第一,语文教师应统一教学思想,从一、二年级开始杜绝拖腔拉调的课文朗读法,发挥朗读示范作用,为学生正确示范朗读,发现不良现象即刻纠正。另外,教师应充分利用随教科书发放的光盘,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跟读、模仿规范化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减少学生齐读的次数,根据课文内容采取指名读、一对一赛读等形式。

第二,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关键,朗读不在声高,重点在于朗读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语言的轻重、变化、长短与停顿,构成抑扬顿挫的节律,读出令人心醉、动情的效果,避免吼读唱读。例如,在教学《走,我们去植树》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初读第一自然段,很多学生读得高亢,但缺乏语调的变化。笔者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思考:少先队员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学生自己找出关键的、重点的语句“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从中体会愉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将“迈着”“昂着头,大步走”表演出来,体会课文中少先队员愉快的心情;同时紧扣最后一句中“走”的停顿和句尾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少先队员们的兴致勃勃。这样,通过对课文意境的表演、理解,学生很快读出了轻快、有力的语气,还提升了语感。

三、帮助学生克服朗读中停顿不当的弊病,提升朗读的 整体性

停顿指读文章时词语、语句之间的声音或中断或间隔。产生读书停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读书者正常的换气吸气,也就是生理性停顿;二是按照语句的结构或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作出停顿。无论何种原因,都不应“读破”句子的意思。从实践来看,小学生读书时随意停顿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呢?

第一,加强示范。在读一些较长的句子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教师必须进行范读引导。在进行朗读课文训练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一句话中的“大小”停顿。“大停顿”指朗读某个较长的句子时,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动词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也是如此,应略长一些。“小停顿”指定语与主语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应短一点,定语与宾语中心语之间的停顿、状语与谓语中心语之间的停顿、谓语中心语与补语之间的停顿也应短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向学生讲解专业性术语,应为学生进行示范引导,让他们进行模仿练习,但不要过分机械重复,否则,会导致学生把优美的课文读得干瘪,毫无感情可言。例如,在《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中:“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教师要指导学生“化长为短”,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主谓、谓宾之间的停顿。

第二,要加强比对。教师可以截取课文中有“歧义”的语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较。例如,“我看到他哭了”,可理解为“我哭了”或“他哭了”,不同的停顿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停顿的作用,使他们逐步养成联系课文理解,进行正确停顿的习惯。

结 语

总之,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指导,耐心地向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让学生真正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形成朗读习惯,逐渐品味语文学习的魅力。

猜你喜欢
中心语弊病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加强公司财务治理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汉泰状语与中心语结构浅析
真空挤压成型机常用机头的构造及板料折弯式流线形机头的设计制造
浅谈科技文章标题的翻译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