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的隐喻:浅评《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美学观

2019-11-27 06:12侯晓莉
文学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斯特里克兰毛姆

侯晓莉

康德在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所倚赖的纯粹理性批判和人类以道德、伦理作为表征的意志和欲望的实践理性批判搭建桥梁时,提出经由感觉所引起的美感是一种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的无利害的审美的思想。他认为,除去人得以认识客观外在的世界的纯粹理性和人得以管理意志、欲望而构建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理性之外,人的美感、审美活动是一种普遍自有的与内容无关的形式。以此为缘起,在欧洲,逐渐出现了唯美主义的艺术主张,其核心要点是1.艺术是非现实的、主观的、无功利的;2.艺术是自律的,艺术独立于社会伦理、风俗道德、艺术不承载教义,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艺术也不必服从于任何功利目的。但是作为艺术创作者自我情感的表达,艺术纯粹经由形式带给人美感。实现了“无目的的目的”。3.唯美主义更主张艺术不是外部客观现实的摹仿,艺术应远离现实世界的尘埃,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艺术就是生活,为艺术而生活。4.艺术的生命在于自由地表达源自灵魂的感觉和印象;主张意志、精神决定一切。号召艺术家们从“自己灵魂的需要”出发去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家具有纯粹的艺术创作的自由,强调精神需要的满足。

唯美主义的艺术旨归与毛姆这部小说的主题相通,在斯特里克兰这个人物塑造上都传达了人对艺术和美的需要,带有唯美色彩。

1.为追寻艺术对现实与道德伦理的疏离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是原本生活优渥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人到中年之际突然抛下安稳的职业、家庭只身前往巴黎,仅为逐梦,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流浪之旅。毛姆笔下的叙事者所讲述的思特里克兰的行为表现是冷漠的,与传统道德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冷酷无情地弃家出走,远走巴黎甚至于更遥远的南太平洋塔西提岛,绝无反顾。他对待给予他真诚帮助的朋友出言不逊,甚至最终在朋友给予病中的他照顾之时拆散了朋友原本平静地家庭。在他不顾道德道义的规约、有悖常理、怪诞的生活方式背后小说中的叙事者不断地强调他为画画而画画,有某种力量推着他以坚强的意志走在寻找艺术的道路上。不顾生活的艰辛。

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坚持“艺术与道德无涉”的创作原则,爱伦坡说诗与真理、道德无牵连。斯特里克兰妻子、孩子、事业、身份地位全然不顾,友情、道义全然置于脑后,然而他对待绘画艺术“就像永不止步的朝圣者,不停地在寻找一处心中的圣地。”这块心中的圣地就是艺术家的想象、感受,这种想象和感受是那么真,足以唤醒人们久为现实功业所麻痹的灵魂。然而这个真,不在琐碎的现实中可见。斯特克利兰揣着一颗炽热的、备受折磨的灵魂去捕捉这种想象、感受,一路追寻,直至生命在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的最后一刻。他用画笔喷绘而出赋予它形式,它虽不是现实生活中可见的种种具体,却表达出人们心灵深处的真情,引发人的共鸣,给多少人世间本已麻木的心灵片刻自由的审美释放。

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戈蒂耶认为,艺术一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丑必然会玷污艺术。斯特里克兰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之梦,断然离开伦敦的家,尽管这个家营造出井然有序的幸福,在旁人看来令人艳羡。但是或许正如叙事者所说,这样如平静大海般的安逸无法抑制和吞没艺术家强烈的创作冲动和桀骜不驯的寻美之本能,哪怕激流险滩,艺术家们终将踏上嶙峋怪石。

斯特克里兰远离现实生活,“他生活在幻想之中,现实对他而言毫无意义,心无旁骛,只专注于心灵之眼所看到的东西,而对现实的事物浑然不觉。”在物质生活极度贫匮的情况下,衣着“破破烂烂、松松垮垮、污渍斑斑”;饥寒交迫,东奔西走,他受灵魂中某种力量的驱使,只醉心于灵魂的感受与表达。他用自己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怪诞生存方式追寻和捕捉和表达足以震撼人乃至拯救人的艺术的美。将灵魂从观念中解放出来。

这是唯美的艺术追求。艺术只求艺术家瞬间的情感释放。艺术是艺术家直觉、情感的表达形式。

2.唯美的意志、精神决定一切,不受拘束的自由和创造

以康德的“审美无利害“作为滥觞,叔本华和尼采都认为艺术将人从意志的洪流之中拔了出来,让人感受到纯粹的美的慰藉。尼采认为世界是意志的表象,然而意志流变不居,无法用理性思辨来解释,艺术承担着反映生命意志的使命。唯美主义最典型代表的王尔德所宣扬“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家们应该躲开纷繁的尘世,在“美的无忧无虑的殿堂”自由创作。

威廉闪特(在《美的历险》中说到“任何道德的目的,深刻的思想,审慎精密的思考,创造精神的这些陈腐体面的外部标志全部与自由创作实践毫不相干,实际上,它们绝对会妨害创作精神”。

妻子、孩子、事业、身份地位全然无法阻挡思特里克兰从现实中隐匿,窘迫的生活,不停的流浪,无法阻挡他用绘画表达灵魂的创作欲望。他的漂泊是一个摆脱压抑,表现艺术生命本能的过程。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个能指的符号,其所指乃为艺术家本能的生命欲望的自由追索与表达的过程。

他沉醉于心灵的幻想,“有时候,我想去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在那里,我可以住在无人知晓的山谷中,四周不知名的树木环绕,寂静无声,在那儿,我想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他的血液中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p029)当他在南太平洋塔西提岛上,身染麻风病,将他的天才和原始生命本能全部以画笔在墙壁上挥洒而尽之时,他作为一个能指符号从此便隐匿和消退了。可以这样说,他整个离开伦敦华什利花园的家为艺术而漂泊的后半生就是一个远离社会现实的的抽象的唯意志论的美学隐喻。

3.结语

与其平庸地按部就班地活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财富,关注现实得失,趣味变得单调和粗鄙,感觉趋于迟钝和疲乏,不如从缠身的俗务中摆脱出来,而艺术创作和追求恰恰是摆脱缠身俗务寻求精神解脱的途径。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英国兴起之时,正处于英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造成了英国社会、特别是上层社会“物欲膨胀”、“唯利是图”的现实。在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盛行的情况下,唯美主义思潮无疑是一种质疑和反抗的声音。毛姆的作品选择了这样的主题,无疑是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反诘。“毛姆的作品一步步探讨了现代人摆脱人性的枷锁、获得精神自由的过程”(李维屏,144)。作家何三坡则评论作家毛姆说,“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人的自然的天性,我相信这是他写作《月亮与六便士》的秘密与初心。”

猜你喜欢
斯特里克兰毛姆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邻居闹矛盾,老树锯一半
四百法郎买一个苹果
男人的较量
丑角的原型
我的毛姆叔叔
生命的尽头
苏神之外,还有他!
急白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