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感悟。因此,笔者秉承“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探究“浸润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从以“读”为主、设主问题、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初中学生在“浸润式”学习中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把握文章的整体美、亲近文章的形象美、品味文学的意境美,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与审美能力,丰富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浸润式教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质是根据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教”和“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少师生“功利心”较强,“教学做”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占绝对主导地位,时常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和所谓的“参考答案”,进行“满堂灌”、“报答案”。学生也往往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很简单,就是按“套路”答题,课堂上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与训练。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难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同时,这也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安排,侧重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与激励是相悖的。
因此,基于教学现状,笔者探究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将“浸润式”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即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朗读的引领、情境的创设、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文本的能力,浸润学生的主体阅读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以“读”为主,“浸润”文章的语言美
新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并对学生进行诵读的评价,丰富学生的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此外,包括点名读、轮流读、全班读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但是在语文常态课中,初中学生大多不愿意动口大声朗读,默读时更是漫不经心,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换之以自己在课堂上的大段讲解,最终难以实现在读中学习与感悟的最佳效果。
因此,采用“浸润式”教学方法,首先就是强调学生的“读”。教师在课堂上需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感受,坚持以“读”为主,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教”中“读”,在“读”中“悟”,“浸润”文章的语言美。通过朗讀,在促进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情节的掌握以及主旨理解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诉说真实的情感,从而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在《水调歌头》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初读之后,提出朗读要求:诗词朗读须有节奏,缓慢地读,这样才有韵律。随后,教师示范朗读“明月几时有”一句。在教师富有磁性的嗓音的浸润与引导之下,学生逐渐走进诗词,感悟诗词内蕴,尝试朗读。对于“转朱阁”一句,学生体会到诗人回归现实,夜不能寐的的失落心情,朗读时注意由短促过渡到缓慢的节奏,富有韵律感。再如,“不应有恨”一句,学生在读中感悟。“有恨”是责备,应以责备的语气来读。“何事”二字要读得短促,“长向”二字相对拖得长一些,“别”字需读重音,学生便将整句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又如,“但愿人长久”一句,学生以祝福的语气来朗读。“长久”两个字要有尾音,“千里”要拉长声音。学生多次尝试,读书之声深入人心。
在形式丰富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读得有节奏、有韵味,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朗读的浸润下,咀嚼语言中的美,体悟思想情感。
二.设主问题,“浸润”文章的整体美
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句问,学生一片答”。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也参与其中。但事实上,教师提出的“肢解性”的问题,获得的是学生“零散”的回答,这种浮于表面热闹的对答,背离了阅读教学真正倡导的学生与作者、文本、教师之间沟通的过程。这便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巧妙的提问,设置主问题,让学生“浸润”文章的整体美。
例如,对于法布尔《蝉》这一课的教学,文章篇幅较长,同时是自读课文。教师在实际授课时,需要通过设置主问题来贯穿文本,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鉴于此,笔者通过法布尔笔下的蝉,从准确生动的文字间,看到了如此神奇而有趣的生命历程的背后蕴含了它的艰辛。无论是在黑暗中建造地穴、卵成长为幼虫时需要抵御来自蚋的危险,以及落地后困难重重,还是蝉脱皮出壳的过程,都诉说着它的艰辛。蝉在经历多年黑暗中的艰辛生活后,才能在阳光下享受一个月的欢愉。这是一种隐忍,更是勇敢、坚强的精神,不由得让人发出赞叹、敬佩与悲悯之情。同时,了解法布尔的一生,在他的身上,也不仅仅是科学探索精神,更是一种“蝉”的精神。真可谓:一生清贫研究,晚年荒园自得。笔者在一步一步的探究思考后,在一次一次的教学实践中,终于将主问题确定为“探究蝉艰辛的生命历程”。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之下,浸润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中,感受蝉的艰辛,概括蝉的特点与精神,从中体悟法布尔对蝉的丰富情感和长期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整堂课,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呈现蝉的艰辛生命历程,学生逐渐浸润其中,挖掘文本的深层内蕴,体悟作者对蝉的丰富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通过设置主问题,有助于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逐步深入文本,实现生本之间的对话,进而达到情感与精神的升华,“浸润”文章的整体美。
三.角色扮演,“浸润”文章的形象美
角色扮演,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引入课本剧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想象、感受、演绎与思考,真切地融入文本,进行即兴表演,从而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角色扮演有助于师生双方加深“浸润式”体验,亲近文章的形象美。
例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文章分为四个场景,分别是:菲利普家拮据的生活;海边散步,热盼于勒;女儿的婚事;船上相遇。之后,教师根据主要人物形象,给学生安排主要角色,包括:“我”、父亲、母亲、叔叔、大姐、二姐、姐夫、船长,引导学生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围绕四个场景,自行设计剧本。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身份,说话的语气、神情、动作、心理等等,进而走进人物,揣摩情感,融入情境,表现世态人情。此外,未参与表演的同学则是评委,负责打分。在表演之后,大家需进行适当的点评。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本剧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易于在创作、表演、观看和点评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感悟,“浸润”文章的形象美。
四.发挥想象,“浸润”文学的意境美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临其境,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走进文本的画面,感悟蕴含的情感,“浸润”文学的意境美。
例如,在《天净沙·秋思》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小令分为四个部分,即四幅画面。分别是:“枯藤”一句;“小桥”一句;“古道”一句;“夕阳”一句。随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注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浸润于意境当中。
学生共有六大组,要求每两大组描绘一幅画面(再四人一小组),第四幅图都需要描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美读,各抒己见,讨论热烈,于景中探寻诗情画意,品读诗人的情感。之后,每小组让一个代表走上讲台描绘画面,分享小组成果。最终,师生从这些成果中,选取四段想象合理、符合情境,画面感强,最能表达游子秋思的文字,汇成完整的画面,即将诗化为散文。大家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学生的探究成果让笔者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深秋的黄昏,秋风萧瑟,吹落了残叶,吹秃了树枝,吹起一行人的愁思。看,那藤蔓再也没了叶子,成了枯枝;老树披着皱巴巴的衣服,大概是受够千百年的孤独,没有了生气。夕阳西下,飞鸦归巢,在啼声中安然入睡。潺潺的溪流上,一座小桥连接着两岸,岸边是几户人家,屋顶上飘着淡淡的炊烟,人们幸福和谐地生活着。这时,一位游子孤身一人,驾着瘦马,缓缓走在幽静孤独的小道上。西风吹动着他的衣袖,满目凄凉。望着千家万户,游子心里好生羡慕。看,远方落日低垂,夕阳温黄的阳光沐浴着大地,紫霞飘渺。游子渐行渐远,仿佛来到了天边,泪水盈眶,孑然一身。许是思乡心切?许是迷茫前程?总之,那人肝肠寸断罢了。”
学生集体创作的文字,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大家能够抓住典型的意象,同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藤之“枯”;樹之“老”;鸦之“昏”等等,将这些深秋傍晚之景融入意境,绘成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在描绘画面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看似清新明丽的景色,实则更能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字里行间融入了对家的温馨场景的描绘,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使暮色残辉下形单影只的游子更显苍凉。因此,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秋思的绵延悠长,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已经能够明白其中的深意。
通过学生的解读、想象与表达,这首小令的内在韵味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被诠释得更为丰富,真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感悟中“浸润”文学的意境美。
总之,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实行“浸润式”教学,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储备,提升专业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读、形象的分析和情境的演绎,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丰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姚鹏举.刹那辛酸铸永恒——《天净沙·秋思》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15(02):17-19.
[2]包建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探究绽放异彩——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3):81.
[3]王妍琳.教学做合一,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5-76.
[4]向浩.在矛盾调和中实现阅读深层要素共生——以黄厚江老师教学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05):28-30.
[5]杨曼.浅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07):41.
(作者介绍:陈媛捷,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