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9-11-26 11:54伍星火陈晓俊陈秋江文杰
绿色科技 2019年20期

伍星火 陈晓俊 陈秋 江文杰

摘要:利用ECMWF資料、FY2E资料、常规天气观测资料,从中尺度天气系统、过程大气物理量等多方面,对2018年8月29~30日珠海市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受南海热带云团和强盛西南季风影响,造成珠海市出现连续的强降雨天气;降水区域上空各层次均存在明显的低涡中心,强降水区域主要位于急流轴的左侧;过程中大气垂直速度较强,不稳定能量充足。

关键词:强降雨;热带云团;垂直运动;大气物理量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054-03

1引言

2018年8月27~30日,珠海市发生一次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了珠海市多个镇区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淹积水。本文选取29~30日的强降雨过程,从强降雨概况、大气环流背景、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垂直运动等方面,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为将来暴雨预报提供有益参考。

2资料与方法

利用ECMWF资料、FY2E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结合日气象资料,利用天气学诊断的方法,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3强降雨过程概述

受南海热带云团和强盛西南季风影响,8月27~30日珠海市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本次天气过程具有“强降雨区域集中,短时雨强强,累积雨量大”的特点,强降雨区域集中在珠海市的北部。其中,29日8时至30日8时,珠海市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高新区302.2mm,斗门区207 mm,香洲区152.8 mm,达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级别,斗门区乾务镇录得全市最大日降雨量438.9 mm。

4大气环流背景

受副热带高压的阻挡,强盛的西南季风吹向内陆形成阻塞形式,导致其在吹向副热带高压过程中发生气旋性弯曲,最终形成季风低压环流。该低压环流有着深厚、覆盖范围广、稳定少动的特点,在各环流场上均有明显的表现。

4.1 500 hPa

29日08时,中高纬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环流形式。高空环流形式显示,东有副热带高压,南有西南季风形成的低涡系统,北有东亚大槽。广东省上空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低涡环流中心,低涡环流几乎将整个广东省包裹在内,低涡环流的位置是稳定少变的,珠海市正好位于低涡中心的西南侧,处于季风槽前的位置。槽前有着强盛的西南风,有利于将北部湾、南海等海上的暖湿气流往东北方向输送,到达珠海市上空。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相对靠北,副热带高压脊大致位于30°N,靠近江浙一带,588线已东退到东海海面上,强度较弱,夏季不受副高控制下的地区,天气多为复杂而不稳定(图1)。

4.2中层环流形式

700和850 hpa,存在明显的低涡环流,其环流的中心位置稳定少动(图2)。在低涡环流的西南侧有一条较长的急流轴,低空急流的左侧为主要的上升运动区,珠海市恰好位于急流轴的左侧,这为珠海市产生强降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急流轴的稳定维持,给产生强降雨天气提供稳定而强盛的水汽输送渠道。

5FY2E卫星云图及雷达拼图

卫星云图显示,南海上空存在着一块稠密、厚实、亮自的热带云团,块状云团在靠近海岸线时,受地形的抬升影响,云团得到加强发展,使得局部地区的降雨有所加强Ⅲ(图3)。降雨云团不断地向季风低压中心进行加塞填塞,使得降雨得到较长时间的维持。29日16时珠海市的开普勒雷达回波拼图显示,珠海市中北部一带的降雨回波有着条形、色调橙色、西南偏南走向、反射率基本>40 mm/h的特点,也直观地表明了此次降雨的强度及持续性。

6大气物理量

通过对29日大气物理量的诊断分析,以揭示本次强降雨的特征,为将来的强降雨预报提供有利的参考。

6.1水汽条件

ECMWF中低层湿度资料显示,珠海市29日08时到14时的相对湿度基本上在90%以上(图4)。水汽输送通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在中低层的水汽通量图上,水汽通量FH都较大,尤其29日14时珠海市的水汽通量值接近30 g/(cm.hPa.s)。同时,水汽输送轴的存在,提供了水汽输送渠道,导致大量来自海上的暖湿水汽刺激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图5)。

6.2能量条件

K指数和MDPI指数可以反映大气层结稳定情况、大气湿度、饱和度等的一个综合性物理量。K指数越大,代表了层结越不稳定,若存在着辐合区,强降雨天气也就更容易出现。珠三角地区后汛期,K指数≥35时较容易出现强对流;K指数为35~30时有可能出现强对流;K指数<30时不容易出现强对流。MDPI指数<1时,较容易出现强对流;MDPI指数为1~1.5时,有可能出现强对流;MDPI指数≥1.5时不易出现强对流…。

29日的ECMWF资料显示,K指数的值基本上都是大于35,14时的指数达到最大,而珠海市出现严重降雨的时间段刚好在29日下午14时到17时。此外,29日对流下冲指数MDPI~1,在14时前后值达到最低为0.4左右(图6)。可见大的K指数和小的MDPI指数,对大气中的不稳定层结有一定的反映。

6.3动力条件

季风低压的西南侧存在着低空急流,低空急流的存在与维持少动,一方面为强降雨的发生输送水汽,导致水平水汽通量的辐合和大气产生不稳定层结;另一方面在低空急流的左侧是主要辐合上升运动区域,珠海市恰好位于急流轴的左侧,为珠海市出现强降水天气提供了较强的上升气流。此外,高层散度Div达到10-4S-1,呈现辐散,而低层呈现出辐合,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下,有利于垂直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维持。

7结语

(1)副热带高压强度的维持及位置的少变,导致西南季风吹向华南地区上空时,受到副高的阻挡而不断进行堆积出流,最终在华南上空形成了季风低压环流。珠海市恰好位于低环流里面,季风低压的稳定少动,给珠海市带来了连续性的强降雨天气。

(2)大气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较好的满足强降雨天气产生所需要的动力条件。珠海市位于季风槽前的位置,同时位于中低层急流的左侧,这些区域都是上升运动的集中区域。高层辅散、低层辅合的高低空配置,也有利于对流天气的产生、发展和维持。

(3)有利的水汽条件,为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强盛的西南季风携带着大量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不断刺激珠海市上空大气的不稳定层结。

(4)大的K指数和小的MDPI指数,体现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给此次的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带来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