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吉林 罗君 铁晓航 吴曦
摘要:基于单日铁路运营流量,从城市联系强度、首位度以及加权旅行时间对四川省内铁路网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铁路联系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铁路网络格局分为南北两翼,在单日运营频次、城市联系强度、可达性水平以及铁路网络范围等方面,北翼城市群普遍高于南翼城市。省会城市是多数城市联系的主要方向,关联性水平高。北翼城市群关联性好,川南城市铁路联系不均衡。城市旅行时间格局分异明显,从川中城市群向南北递增。
关键词:日流量视角;铁路网络;通达性;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182-02
1引言
铁路的建设对于缩短铁路沿线区域的时空距离、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关于铁路空间网络的研究十分广泛,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区域城市群、单条铁路沿线城市群的可达性,但以省域内铁路线路单日运营频次为数据基础,探讨铁路网络结构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基于暑期交通高峰日单日铁路运营数据,从城市间铁路联系强度、城市铁路首次位程度以及城市间平均加权旅行时间等角度,研究四川省铁路网络的结构特征,以期为优化四川省铁路网络建设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区概况
铁路是四川省沟通内外运输的重要桥梁,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5大干线、8条支线与3条地方铁路网络,类型包含普速铁路、快速铁路及城际铁路。截至到2019年8月3日,四川省已有17个市、1个自治州开通客运铁路运营,现有运营和在建里程超过6600km。
3数据与方法
3.1數据来源
研究区为四川省内开通铁路(截止到2019年8月3日)的18个城市,以西昌市代表凉山州。城市间铁路运行数据来自12306官方网站,统计了普通快速列车(K/T/Z)、动车组(D)以及高速铁路列车(G/C)3种类型,为最大限度地统计单日运营流量,将研究时间选择为暑期交通高峰(2019年8月3日)。城市GDP、城市总人口数量来自四川省统计局官方网站提供的《四川省统计年鉴》。地图行政区划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库。
3.2研究方法
4结论
4.1省域内城市联系强度分析
省域范围内的交通流量下,城市铁路联系强度排名(图1):成都一广元(130次)>成都一绵阳(127次)>绵阳一广元(104次)>成都一德阳(94次)>德阳一绵阳(76次)>德阳一广元(66次),成都、绵阳、广元和德阳成为省内城市之间铁路联系程度最高的城市。其次,成都一遂宁(67次)>成都一南充(63次)>成都一内江(58次)>成都一眉山(57次)>成都一乐山(48次)>成都一达州(47次)>成都一资阳(36次),成都平原周边的城市联系紧密。空间整体结构上,可将四川省铁路网络划分为南北两翼,其他城市与成都均有直接联系,但南北两翼城市的直接联系程度低。北翼的城市之间联系频次多(39~130次),强度大,铁路覆盖广,城市间多直接联系;而南翼的城市联系程度较低(4~58次),未形成网络特征。
4.2平均旅行时间
将四川省城市之间的铁路通达最短时间、城市人口以及GDP综合计算得到最短旅行时间(表1)。如图2,成都的平均旅行时间为2.4h,即省域内其他城市到成都铁路通达的平均时间为2.4h。通达性水平最高的是资阳市(0.7h),其次是德阳(0.8h),乐山(1.1h),内江(1.3h),遂宁(1.8h),宜宾(1.8h)和绵阳(1.9h),以上城市的平均旅行时间都在2h以内。此外广元(2.1h)、广安(2.1h),成都(2.4h),南充(2.5h),眉山(2.5h)等城市平均旅行时间均在2.5小时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西昌、攀枝花以及巴中等省域边缘的城市,其加权旅行时间较大,其原因一是在于此类城市通达性较低,与其他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不强;二是此类城市的铁路均为普通快速型,通达其他城市的旅行时间增多。而成都平原周围的城市平均旅行时间短,原因在于其通达性较高,并且多以动车、高铁、城际列车为主,普通快速型列车仅占少数,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缩短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改善城市间的通达性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5结论及讨论
基于暑期铁路交通高峰日的运营情况,从交通可达性联系强度、城市首位度以及城市平均加权旅行时间的角度,研究四川省铁路网络空间特征,结果如下。
(1)四川省铁路网络在空间格局上分为南翼与北翼,北翼城市铁路覆盖范围大,可达性水平高,联系强度大。成都与北翼城市的联系强度要高于与南翼城市的联系强度,南北两翼城市的直接联系程度不高。
(2)成都仍是多数城市的铁路首位联系城市,北翼城市间关联强度高,通达性平衡,而川南城市群铁路关联性不均衡,集中向省会城市通达。
(3)城市平均旅行时间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以川中部为核心,向南北方向上旅行时间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