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柳艳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朗晴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起这门课程,保证学生可以在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中锻炼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身对实践的探究。小学科学相较于其他科目,实践性更强一些,在新课改背景下,只有把核心素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紧张思索的状态下可能会得出一些比较好的方法。而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问题的正确答案恰恰与学生心中理解的答案不同,然后再反复追问,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氧气”时,众所周知,氧气是一种既看不见又摸不到的物体,因此,小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不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将空气中已经烧红了的木炭和一段铁丝一起放到氧气瓶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大部分小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一定会感觉这些木炭很快就会熄灭,当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当演示结果出来后,很多学生会感到很惊讶,因为在氧气里面的铁丝根本没有熄灭,相反,其燃烧得更旺了。这种结果必然会带来学生的疑惑,当学生想要知道问题的原理时,教师再让他们在一起探究,让学生勇于探究,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而教师在讲解氧气的时候也应该教导学生尽量在家里不要让氧气燃烧,形成一种健康生活。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大量先进的电子信息教学设备投入教学活动中,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图片或音频,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表达科学知识的内容,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到“岩石”这一知识点,就可以采用电子信息教学设备,将传统枯燥的讲解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转换,将准备好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学生在看到岩石形成的过程之后,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科学教师在“电”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以电的发展历程制作一个视频短片,在短片中加入语言故事,加入技术分析,可以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单元最后的两堂实践课一定要融入技术表演,设计美术等内容。测量问题和材料制作是学生要完成一件与电有关作品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可以让学生将完成后的作品进行美化,把这些作品都放进一个相关的故事里。还可以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科学大讨论,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将收集有关资料数据、设计辩论提纲、撰写辩词一定让学生自行操作。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对方,学生们要走出课堂,通过图书馆、报刊,网络等途径来收集资料,辩论赛要达到老师理想效果,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精彩点评和合理掌控,辩论赛的过程,需要教师时刻的关注,确保其不偏题,当与主题出现偏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校正。依据双方辩手的发言,教师要肯定双方的正确之处,同时指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缺点并就此加以完善,使得学生加深学习印象。辩论赛对学生舞台表演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对孩子们来说,电子世界是一场五彩斑斓的梦,是一种发光的现象。这样的课程方式,对学生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都会有所培养和提升。
科学素养是指在理解科学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小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合作探究和交流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对科学有崇尚精神,然后可以在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过程中处理问题,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探索,学生可以充分展示时间和空间下的学习过程。他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增强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分析,不断理解事物的本质,然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努力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对科学现象的分析也更加全面,学生思维发展更加多样化。若是学生对“事实”的关注出现了偏差性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好科学性的引导和指导,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建立起过程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进行自评、互评,同时还需要总结学习过程的优劣。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更有耐心,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能力以及给学生奠定好文化基础,要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劳动意识,还要让学生拥有社会责任及健全的人格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