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艳
(河北省迁安市第五实验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的热点内容也是亟待解决的困惑,它关系到小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也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它自然就成了小学科学教师经常探讨的话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探究意识和行为是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理念,探究内容不仅局限于课程设置的知识板块,还要拓展到生活中前沿科技等领域。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教师要挖掘多元化的实验资源,构建科研型、合作型、发明型的实验课堂,强化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习惯和良好的探究素养,通过科学实验打造异彩纷呈的科学课堂。
在新时期,课堂演示实验应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选用组合型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操作体现细节教学和理念创新,使小学生能自我感知科学本质。比如,讲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认识水》时,要求小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理解水的三种形态,认识到节约用水的责任感。在实验时,科学教师准备了四种液体,分别是水、牛奶、白酒、白醋,创设问题情境,让小学生帮助老师分辨出哪一杯里装的是水,是如何辨别出来的。小学生都积极进行思考与讨论,有的提出可以闻气味,有的提出可以尝尝味道……。此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不明液体不能随便尝和闻,以免发生中毒现象,如果确需尝和闻,教师就应该教给小学生正确尝和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经过小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找出了水,也总结出了水的特点是既透明又无色、无味。科学教师通过引入多种实验材料,通过对比学习和探究尝试学习新知,为全面构建水的科学概念做好铺垫。
家庭实验能更好地对课堂实验进行自由发挥和拓展延伸,在家庭中实验能够快速选用身边的材料,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理解科学实验中蕴含的道理,家长应该给孩子构建家庭科学实验氛围,实现妙趣横生与严谨科学完美结合。比如,讲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糖到哪里去了》时,教学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品能够在水中溶解,什么物品不能在水中溶解。教师引导小学生回家后演示给家长看,首先拿出家里的面粉、食盐、糖果、味精、十三香等放入水中,观察什么物品溶解了并记录下来。之后把一块冰糖放到杯子的水里并让其尽快溶解。有的学生把冰糖碾碎,有的小学生不停的用筷子搅拌……。小学生们通过家庭实验理解了溶解的概念和特点,边操作边讲给家长讲实验的方法与现象,增强了实验操作技能。
生活因科学更精彩。小学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实验,激发小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解放小学生的天性,让小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提升创造性和实用性思维。比如,讲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冷水和热水》时,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放在冷热水“相遇”后传热的方式。科学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化的实验,首先让小学生用手指分别感受冷水和热水,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分析原因。然后,教师分别向冷水和热水中倒入洗衣服,观察哪个水中的洗衣服溶解的最快。最后带领小学生做实验,将装有温度比较低的水的塑料袋放入温度比较高的水中以及将装有温度比较高的水的塑料袋放入温度比较低的水中进行对比观察。小学生们通过探究得知了热水在冷水中会出现上浮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水的体积会变大的原理,这种实验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鼓励小学生进行创新与自我发明实验,以教材知识和原理为依据,通过自己制作实验材料,设计学具名称及制作过程,再通过反复制作调试、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实用性强、演示效果好、能说明道理的科学学具。比如,讲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圆珠笔》时,教师先给小学生出示身边所用的圆珠笔,让小学生通过教师展示了解圆珠笔的组成部件。接下来科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圆珠笔资料和其他学校小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并启发小学生:我们学习了圆珠笔本身特有的结构以及它的具体功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珠笔呢?你想怎样改变圆珠笔的结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小学生要改变圆珠笔的造型,有的小学生要让笔芯有不同的颜色。对于优秀的学具教师可以进行展示,在上级评比活动中上报作品,或推选报送国家申请专利,发挥出创新学具和研究性思维的应用价值,把对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总之,科学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阵地,科学教师要倡导小学生探究式学习,发挥科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保护好小学生对奇妙科学现象的探索欲,为小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创新科学实验方法,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