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号:Erato 0630-14070-2
瓦尔特劳德·迈耶尔独唱音乐会(Recital Waltraud Meier)
巴黎管弦乐团/丹尼尔·巴伦博伊姆(Orchestre de Paris/Daniel Barenboim)
这张德国女高音歌唱家瓦尔特劳德·迈耶尔的唱片,所收录作品并不是她演唱的歌剧唱段,而是由马勒、瓦格纳和沃尔夫三位德国作曲家创作的声乐套曲和艺术歌曲,其中包括马勒的《亡儿悼歌》五首、瓦格纳的《威森东克诗曲》五首和沃尔夫的三首歌曲。唱片录制于1988年,正值迈耶尔的艺术巅峰时期。
出生于1956年的瓦尔特劳德·迈耶尔,“通吃”歌剧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角色,最受赞誉的成就是瓦格纳歌剧中(除布伦希尔德以外)的伊索尔德、齐格琳德、昆德丽、维纳斯、奥特鲁德、弗丽卡等角色。我个人认为,迈耶尔是继20世纪50年代德国歌唱家玛塔·莫德尔之后最伟大的伊索尔德和昆德丽的诠释者。
德国艺术歌曲,自贝多芬、舒伯特以降,到舒曼、勃拉姆斯,再到瓦格纳、马勒、沃尔夫、理查·施特劳斯等,一脉相承。德国歌唱家鲜有不唱艺术歌曲的,这是他们音乐传统的精华,迈耶尔自不例外。
这张唱片的前五首,是迈耶尔演唱的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悼歌》(又译作《孩子们的死亡之歌》)。马勒的声乐套曲和歌曲的歌词大多都取自德国诗人吕克特,《亡儿悼歌》即是。很难想象,吕克特在1833至1834年间写了428首关于儿童死亡的短诗。马勒从这些诗中选了五首,于1901至1904年间写了这组《亡儿悼歌》。马勒以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手法,把诗人内心对孩子死亡的愤恨、对孩子复生的幻想、对命运的忍受等多种感情融合在一起。最后一首《在这样的天气里,在如此的喧嚣中》的结尾处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与马勒《第三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爱告诉你”的第一主题契合:死亡强大,但爱更强大。很有宿命意味的是,马勒自己的爱女竟是在他写出这组歌曲不久后便因病离世。
《亡儿悼歌》由《此刻的阳光如此明媚》《如今我知道为何你的眼神如黑暗中的火炬》《当你的母亲走进门》《我常常以为他们刚出门去》《在这样的天气里》五首歌组成,通常由次女高音或女中音演唱,也可由男中音演唱。我想这主要是因为这五首歌里的情感、情绪和气氛适合中音声部表达。听迈耶尔的演唱,可以感觉到她对马勒的这些音乐的理解是很深刻的,表现在演唱中的是平静和克制。
第五首《在这样的天气里》,歌曲的前半部分是小调,先由乐队描绘风雨交加的天气,人声唱出“在这样的天气里,在如此的狂风暴雨中,我不会让孩子们出门……”情绪急切、激烈,表达出心急如焚的焦虑和不安。后半部分转入大调,旋律平缓下来,仿佛陷入沉思和梦幻:“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么大的风中,在如此的狂风暴雨中,他们却像在母亲的屋子里休息,不怕风暴。”
《威森东克诗曲》是瓦格纳以他的恋人玛蒂尔德·威森东克夫人的诗歌为歌词谱写的一组歌曲,分别是《天使》《停住吧!》《在绿屋》《痛苦》《梦》,作于1857至1858年。其中《在绿屋》和《梦》被作曲家自己称为是为写作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习作”。《在绿屋》这首歌的主要旋律素材,后来被用于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三幕的序曲部分;而《梦》的音乐素材,被用在了第二幕的二重唱。在作曲上,《威森东克诗曲》在转调、和声方面运用的技法,后来也用到了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所以这组歌曲被称为是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相依偎”的音乐作品。
与马勒的《亡儿悼歌》相比,《威森东克诗曲》总体呈现出的一种充满诗意的爱的气息和意境,当然这也是由歌词内容决定的。比如第一首《天使》,迈耶尔的演唱亦是饱含着渴望,充满着一种内在的热情。
中国爱乐者对胡戈·沃尔夫,远不如对瓦格纳与马勒熟悉。这位出生于1860年,只活到43岁的奥地利作曲家,毕生最高的音乐成就是艺术歌曲,一生写了至少超过200首歌曲。他的歌曲在性格刻画上无与伦比,在人声与器乐——无论是乐队还是钢琴的技巧,都需要极高的艺术才能。
在这张唱片里,迈耶尔演唱了《黎明》《我的心啊,想想吧!》《何处心之所安》三首沃尔夫的作品,歌词都取自19世纪德国路德新教牧师、诗人及小说作家爱德华·莫里克的诗。沃尔夫的很多歌曲,歌词都取自他的诗歌。
这张唱片的最后一首《何处心之所安》或许可以称为沃尔夫的“安魂曲”。整首歌曲时长五分多钟,共有三段,听来有一唱三叹的感觉。第一段情绪比较浓烈,歌词大意是:“我知道何为真爱,我寻找多久,真爱就与我相伴多久……”第二段更为深情:“他有着来自上天的忍耐,饮下苦酒,这死亡的苦酒……”最后一段趋向平静:“啊,一切都已消失,消失久远了……”迈耶尔的演唱,展现了她作为伟大的瓦格纳女高音的特质:强有力的嗓音,持续不断的气息,还具有魔幻般的声线转换。那是演唱昆德丽的必备本钱,而用在演唱沃尔夫的这首歌曲,是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