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橙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长久以来一直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然而高校英语专业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危机之下进行课程设计成为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课程中的诗歌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所在的常州工学院目前“正向着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应用型不等于重技能而轻知识,“高水平”三个字正向二级学院提出了高要求,即 “让每个人拥有创造力,并学以致用”(学校概况,2019)。
至今关于高校英语专业的生存危机话题不绝于耳,各校卯足了劲儿在办学定位上暗下功夫。笔者比较认同英语教育专家束定芳老师的观点,即英语专业想要复兴,那就“既要培养为社会现实需求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又要为为了能出学贯中西的大家做铺垫;既要服务国家和民族兴盛的大利益,又要满足个人就业或自我完善的小需求。”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致力于地方性、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学院概况,2019)。结合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来看,2018级的英语培养方案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并具备思辨能力,能够使用英语分析、理解和表达,具有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力。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大纲更加细化了教学要求,即希望该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人文素质和阅读、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文化交流和对话奠定必要的审美基础。
本课程细分为英美文学选读I和英美文学选读II两部分,教学内容对应的是英国和美国文学,分别在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完成。从时间来看,两部分完全一致,都是16个周次。从学生差异性来看,大三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小,而一到大四就需要迎接专业英语八级考试,并面临毕业出路的选择问题。此外,我院在排课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延续性,通常会因为一些缘故给同一个班级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讲解分派两位不同的教师。笔者曾经“半途”接过一个班级的英美文学选读II课程,发现在基本的术语掌握方面,学生的掌握非常不理想,就更别提文学分析能力了。除开学生进入毕业季产生的焦虑情绪外,笔者认为应该是教学理念的差异所致,也就是说笔者与担任他们上学年英美文学选读I课的教师在教法上存在分歧。因此,两部分内容虽类似,但细究起来问题不少。笔者认为,应该在英国文学教授中抓基础,即对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提出严格要求,而美国文学的教授则在锻炼赏析能力的同时,适当延展到“文外研究”。
本课程选用的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国文学选读(第四版)。本教材由王守仁教授主编而成,内容根据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细分为28个章节。该教材虽是适合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需求的新形态教材,但结合我校和我院的办学定位来看,它提供的在线资源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其偏重学术性而非应用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进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众所周知,诗歌是最古老、最富有张力的文学样式,但同时其字数之寥寥、意象之深邃也是最让读者畏难的地方。英国文学选读教材中的第一章选取的是杰弗里·乔叟的《坎特布雷故事》中的总序。《坎特布雷故事》虽是短篇小说集,却由诗体写成,而且除开第一章的乔叟,第二、四、六、八、十一、十五、二十二章都涵盖了诗歌的学习,且由于诗歌篇幅较短,诗歌在数量上超越了其它文学样式。既然数量最多、样式最古老、内容又最难理解,笔者索性就将诗歌作为本课程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假如教师能够协助学生揭开诗歌神秘的面纱,学生能够攻克这一文学样式,那么后面的学习就会顺畅很多。因此,笔者打破了教材目录中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文学样式来展开教学实践。
本着这样的理念,笔者有意从第一周的英国文学导论课开始不断渗透诗歌的概念。本周主要围绕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要学文学以及如何学习文学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具体阐述中,笔者列举了三首英文诗歌。首先,从自身经历说起,引入罗伊·克里夫特的《爱》,证明生活中阅读诗歌有助于抒发情感。其次,从叶芝的《当你老了》及同名中文歌曲入手,试图引发学生对诗歌与流行文化关系的关注。最后,通过介绍邓恩的名作《跳蚤》,阐述文学的本质就是“陌生化”效应。总之,列举的三首诗歌从易到难,它们能够让学生感到诗歌无处不在,诗歌又可以出其不意。
第二周是概述英国文学史,期间并没有强调诗歌的作用和地位,在此不再赘述。但是第二周给学生印发了期末考试题库,其中大量练习都是各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入学考试真题。第三周正式进入诗歌的学习。笔者采用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程爱民教授主编的美国文学阅读教程一书中的术语解释,并将材料印制给学生,以弥补教材中缺乏术语解释的缺憾。在这一周里,笔者重点讲述了诗歌的本质、赏析诗歌的步骤、诗歌的一种形式(十四行诗)和诗歌的一种韵律(抑扬格五音步)。在诗歌的本质讲解环节,笔者引用了一些中外诗歌(词)作为例证。譬如,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两个作品都表现了诗歌的音韵美。再譬如,常州籍著名词人张惠言借助描写春天的小词《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表现了儒家的人生修养,即诗人在乎的是情感的流露而不是对事实的陈述。此外,艾米莉·狄金森、罗伯特·弗罗斯特、李白、苏轼等大家的名作都被引用到了授课中去。中外作品的引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借助母语的力量,把阅读诗歌的能力发挥到英文诗歌中去。
第四周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法,主要考察了学生对诗歌相关术语的掌握。笔者重点讲解了头韵、元韵和尾韵的概念,并且提出了思考题,即如何区分“素体诗”和“自由体诗”。除了传统的讲解、问答环节外,笔者还把与诗歌术语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文字材料都放在了UMU互动学习平台,以便打通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熟悉基本术语之后,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两首同名诗歌《蝈蝈与蟋蟀》(分别由亨特和济慈所作),让学生分组当堂完成五道简答题,并立即作简要评讲。该环节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将术语应用于赏析实践,另一方面从评讲中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最后,笔者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灌输给他们,并公布了全班同学的所有项目,即在一周内完成十首英国诗歌的自主学习,下周集中展示。具体要求为:1)简要介绍作家;2)重点细读诗歌本身;3)如能找到主题相关的中文诗词,可以比较但不强求;4)和听众交流一个问题并给最佳答案提供者赠与一个小礼品;5)每组展示必须控制在八分钟以内;6)下周上课之前一天的中午必须把展示PPT发送至笔者的指定邮箱。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下,迅速分析了项目实施的过程并分配了任务。
第五周完全实施翻转课堂。笔者教授的两个平行班每班大约30人,每组3位学生,用时共计80分钟,而两个课时共有90分钟,剩余10分钟正好用于笔者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亮点如下:1)五分之四的小组能够熟练地运用术语进行文本细读,并解释到位;2)三分之一的小组进行了中外诗歌的比较;3)三分之一的小组能把诗歌的讲解与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暴露的问题也很多:1)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展示PPT,或者不知道如何发送带有PPT附件的邮件;2)一组同学将“Ode on a Grecian Urn”看成是 “Ode to the WestWind”,于是任务做错;3)两个班在与观众交流环节,特别爱请口语能力突出的某一个或两个学生;4)A班出现提交PPT延迟的情况;5)B班的公开演讲能力明显低于平行班等。
第六周利用一节课时间重点剖析学生在诗歌展示中表现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路径。接着,笔者蜻蜓点水式地对十首诗歌的重点进行了概括。最后,鼓励将要攻读研究生学位或对诗歌感兴趣的学生观看教材在“爱课程”平台发布的视频资源,并要求所有学生复习诗歌赏析的技巧并反复操练。笔者给学生提供的建议有:1)再次复习诗歌术语等基础知识;2)课后充分利用交际策略向其他小组请教某一首诗歌的解读;3)自主阅读第二周发下去的期末考试题库中有关诗歌的练习;4)反复琢磨第四周所展示的两首《蝈蝈与蟋蟀》,并提醒学生,期末考试会考察一首没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英国诗歌,因此掌握诗歌解读的技巧才是真本领,而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的机械式记忆。
回顾英美文学选读I课程中的诗歌讲授环节,笔者的反思如下:1)为了避免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因授课教师不同而出现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学院可选派一位教师做领衔主讲人,与其他授课教师一起把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目标进行细化并集体备课;2)学生的电脑技巧、演讲技巧和沟通技巧有待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