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研究

2019-11-26 22:11:08许小健
名师在线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审题运算

许小健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甘肃酒泉 735000)

引 言

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需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许多数学问题均需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予以解答,然而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成效。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为先导,研究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探析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

(1)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的信息筛选能力有待提升。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有时仅能理解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的表层含义,只能读懂显性信息,未能找出已知条件中的隐性信息,导致审题不全面,解题效率大打折扣。例如,解不等式log2(2x-1)<2。学生需掌握函数单调性相关知识,深入挖掘已知条件信息,针对数学问题判断相关信息。其中2x-1 <4 为显性条件,学生通常可以轻松找出,部分学生却未能找到隐含条件2x-1 >0,得出2x-1 <42x<3x<3/2 这一错误答案,导致学生无法准确解析该问题,使不等式运算思路混乱。这说明学生对单调性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得出1/2 <x<5/2 这一正确答案。

(2)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记忆模糊。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无法正确使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lg22+lg2·lg5+lg5。此题主要检验学生法则、定理及公式的综合运用情况,不仅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还要能运用逆定理等知识进行运算。具体解题步骤如下:lg22+lg2·lg5+lg5=lg2(lg2+lg5)+lg5=lg2+lg5=1。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运用加法结合律及对数运算法则,即logaN+logaM=loga(N·M),logaan=n(a>0且a≠1)。部分学生“自创”公式,如运用lgA·lgB=lg(A+B)公式进行运算,主要因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记忆混乱,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加之习题训练少,无法有效解答数学问题,导致学生运算能力较低[1]。

(3)学生选择最优运算方法的能力有待加强。数学计算方式不止一种,选择最优运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节省解题时间,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广度,提升运算准确率。然而有些学生数学运算思维较僵化,未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运算时间较长,运算方法单一。例如,已知tanα=-3/2,求sinα·cosα 值。此题解题方法较多,如切化弦、定义法、巧用“1”凑切法等,其中根据定义解题过程最复杂,巧用“1”凑切法步骤最简单,具体步骤如下:sinαsocα=sinαcosα/sin2α+cos2α=(sinαcosα/cos2)/(sin2α+cos2α/cos2α)=tanα/tan2α+1=(-3/2)/(9/4+1)=-6/13。然而,部分学生只会运用定义法解答。

(4)学生估算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恰当的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运算思路,检验运算结果,然而部分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待提升,且鲜少在解题结束后进行检验,加之学生书写不标准,出现正负号丢失、小数点标错等现象,降低了学生的运算准确率。

二、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当前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上述问题,已然成为造成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较低的突出内因,为此教师需在累积以往育人经验下,立足新课程改革背景,学习先进育人手段,围绕学生的数学学习实况,探析培养其运算能力的良策,旨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当前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无法积极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主动性差,未能有效分析、理解数学问题。这导致学生的审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应积极革新育人手段,赋予数学课堂趣味性,将学生思维与数学知识相融合,继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教学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图文并茂地演示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印象。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够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之例题解析演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目的。

(2)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运算能力。上述问题严重阻滞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大多源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佳、数学自学体系有待完善。为此,教师需要在科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运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降低数学教学的阻力,师生携手共创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在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实况采用分层教学法,以微课为依托,开发“夯实基础”“随堂小测”“能力提升”等子课题,不同学习层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实况灵活选择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此基础上,学生与教师以网络为依托,开展实时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探寻最优解题思路,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心理素质。有些学生虽然运算能力相对较强,但容易在考试中过度紧张,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运算心理素质,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不慌张,身处考试环境不紧张,遇到难题不害怕,从容淡定地解决相关问题,确保解题思路清晰。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环境,逐渐削减紧张因素对学生运算能力造成的消极影响。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规范解题过程,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灵活使用运算技巧,使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继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明确学生的学习诉求,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学讲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运算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运算心理素质,确保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清晰,使学生的运算状态保持稳定,继而达到科学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审题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有趣的运算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掌握基础知识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