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霞
教育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工具,语文更是小学阶段完成阅读积累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兼顾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传递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传递美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常用且最便捷的仍是传统的“言传身教”,它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优势,那就是用语言和文学创造无限的情感与学识。
“奇”是指语言形式不同寻常、着装漂亮新奇的人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样,课前导入语就像是漂亮的衣服,只有新颖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而教师们的任务就是给导入语穿上新奇的漂亮“衣服”。传统的课堂导入常常以千篇一律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为开头,课间玩疯了的小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兴趣,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影响听课效率,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当然导入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介的语言,如在讲《劳动最光荣》时,以一句简单的“同学们,你们听……”导入,随即播放事先准备的配乐朗诵,孩子们很容易便进入“听”的角色。由此可见,新颖的导入语不仅能充分体现“奇”,更得围绕一个“情”字。
导课语言,就是“起”,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因此,课堂上给学生的第一个感知,应当十分讲究鲜明性和吸引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如何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显得很重要。例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的《荷塘旧事》,学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也许其中最有魅力的是作家对于景色的描述,在导语阶段,就可以通过人在不同感情阶段对于周围景色的不同感受来开场,这样,学生更易由“情”入“境”,不会因为和作家生活时间的不同,对理解作家在景色背后的深刻人生思考产生隔膜。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久去寻找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好课的导入语言与文学创作的“开头”,其重要性是颇有相似之处的。
课堂提问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你在“问什么”,而不是不知所云,随意零乱是课堂提问的大忌,这样会使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仍以《荷塘旧事》为例。文章在田田荷叶、朵朵荷花、屡屡清香的美丽景色描写之后,又写了小伙伴一起戏水的情境。假如老师问:“作者差点被淹死,为什么小伙伴们却笑得前仰后合?”相信很多学生就会云山雾罩了,但是假如这样提问:“即使作者被水呛得面红耳赤,但为什么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样意思就完全明了,而且紧扣课文内容,暗合从自然之“境”到内心之“境”的过渡和延伸,学生也就知道从什么方面去回答了。
俗话说:顺则通,通则美。教学中的过渡语起着承接、小结的作用。如在学习《冬天》一课时,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冬天到了,青蛙、刺猬、熊为什么不见了”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同学们,天气变凉了,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用简单的一个问句来过渡,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课文。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过渡语,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
“情景教学”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则是可以“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语言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一个“动”字,能让学生动心、动情、动脑、动手。例如,《瑞恩的井》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充满人文情感的文章,如何让学生体现出追寻梦想的澎湃激情,不妨这样引导学生开始:“你有梦想吗?在你有限的年华,你最想做些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其中,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会全情投入,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谓“精”者,指精巧,提炼精华之意。在学习《小母鸡种稻子》一课时,为了让孩子明白小鸭、小猫为什么脸红,是由于看到小母鸡通过辛勤劳动终于种出了稻子。就在学生们为“赞扬小母鸡,还是赞扬小猪”争论不休时,我给他们这样的提示:“小猪的确说得很好,但它的认识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小小的提示使孩子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