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2019-11-26 21:19:42
文学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用途商务汉语

蒋 霞

在汉语国际教育稳步推进、汉语加速走向世界的形势下,汉语教学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通用汉语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场合情景的特定汉语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专门用途汉语应运而生。所谓专门用途汉语(Chinese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 CSP),是指用于某种专业领域、特定范围和固定场合的汉语,不仅包括与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汉语,如理科专业汉语、工科专业汉语、中西医专业汉语、文史哲专业汉语、政经法专业汉语,同时也包括与跨文化语言生活、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业务汉语,如涉外或在外的外交汉语、外贸汉语、媒体汉语、军事汉语、旅游汉语、工程汉语、公司汉语、航空汉语、酒店汉语、办公室汉语,特别是广泛需求的商务汉语、经贸汉语。[1]可见,专门用途汉语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需求意向,其实践性、运用性突出,对特定情景、交际对象的依赖性较大,“突发事件”“典型事件”较多。针对这种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能一统江山,一种新的更加适合其特点的方法呼之欲出,此即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与专业教学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法学院,后被商学院采纳,用于解决单靠教师讲授不能很好被理解、掌握的理论问题。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研讨来进行学习。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

从案例教学法的源起来看,它均用于专业教学领域。在医学教学中,教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便构成了案例,再把这些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实例教授学生应对不同病症的思路与方法,启发学生对此类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便形成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教师将包括辩护和裁决过程的各种不同的判例进行记录整理,由此形成法学案例,将此案例用于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此即案例教学法。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出现了工商管理案例,教师把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包括各种不确定信息、相关意见和实施过程记录下来,编写成案例,用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案例教学法逐渐得以推广,后来在公共管理教学中也被采纳。教师采集公共管理和决策记录,将不同背景、问题、选项、相关意见和选择过程等进行记录整理,形成公共管理案例并运用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决策推理能力。可见,案例教学法把专业领域的实际事件的典型过程再现出来,分析、比较、研究各种成败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学习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后来被广泛采纳,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案例教学法对于以应用性为指针的汉语国际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尤其它与偏重领域性、需求性的专门用途汉语在特征上一拍即合,因此案例教学法成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开设成一门课,也可以贯穿在课程教学中。作为一门课,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时间、作用范围都很有限,因此,更有效的运用应当是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渗透到一般课程教学中。

专业内容与语言表达的平衡是首要要求。黄锦章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有两种:一是直接导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案例的阅读与讨论,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提高汉语能力;二是采取双轨制,即主课文采用案例,导入商务知识,练习部分抓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2]这两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周红则认为,“整合语言和内容,除在不同阶段侧重相应的内容教学模式外,还要提供一套切合可行的操作程序。对此,Mohan(1986)的‘知识框架’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和模式”。[3]“Mohan(1986)根据‘知识框架’将教学活动分成‘分类’‘原则’‘评价’‘描写’‘序列’和‘选择’等六种知识结构类型。每类知识结构都能够通过上下文情境的诸多特定语言特征(如词汇、句式、语篇结构等)建构或实现。”[4]传统的阅读课、综合课的讲解方式是先讲语言点,然后分析课文,这样做的缺点是使语言讲解游离于具体情境之外。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专门目的汉语教学。对于兼具专业性的专门目的汉语教学来说,应反其道而行之,先抛出内容材料和教学案例,待学生在理解中感到语言困境时,再进行相应的语言知识点讲解,使案例教学真正发挥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的优长。

案例资料的准备和运用是操作的关键。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内容选择对口的案例材料。案例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但都最好针对专门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而非笼而统之的概述。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教师提供案例需求,由学生课下自主去寻找相关材料,这时采用分组制是较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作为讨论型教学的特点,由教师主导开展研究和讨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的基本方式即分组,由此实现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根据案例的内容和专业性质进行任务拆解,再按照任务进行分组,搭建任务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领取自己的任务,进行分项目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最后与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

突出专门用途汉语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不同的专门用途汉语针对的专门领域、特定情境不同,商务汉语、外交汉语、媒体汉语、军事汉语、旅游汉语、工程汉语、公司汉语、航空汉语、酒店汉语、办公室汉语各有各的适用对象,且均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例如,周红针对商务汉语教学提出,应遵循商务交际功能优先原则。“根据商务汉语教学内容与商务考试的分析,并结合商务汉语教材,可将商务交际功能分为21个项目,其中基础部分(8个项目)是日常生活中的商务活动,提高部分(7个项目)是商务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内部事务与外部事务,飞跃部分(6个项目)是商务活动的宏观环境。”“在商务交际功能框架内,商务情景与人物设置应多元化。商务情景包括公司办公室、餐厅、咖啡馆、会议室、会展中心、机场、海关等,人物设置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职员、售货员、服务员、海关人员等。”[4]专业性和应用性是保持专门用途汉语特征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既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学,也不同于单纯的语言教学或一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在专业的精深性、广泛性上不如专业课程教学,但在语言的专业性、深入性上却高于一般的对外汉语教学。因此,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时,也要充分尊重这一特点,把握好专业与语言之间的“度”。在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只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理论。而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及其案例教学则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完成专门领域、特定情境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达成相应的语言能力训练及提高目标。有学者指出,“案例教学与以第二代认知科学为背景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对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2],那么它与第二语言教学下属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对接就更是一个繁杂的工程,有待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和学者持续思考和研究。

猜你喜欢
用途商务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DNA的奇妙用途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2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用途
水的用途
商务休闲
中国商论(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