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琼 徐 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提 要: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不断增强,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迅速发展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更加深入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培养一大批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深谙国际规则、通晓国际语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以更加积极、主动、包容、开放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已成战略共识。在国际化人才职业道路拓展方面,既需要国家积极创造一系列政策环境,也需要高校通过完善通识教育、创新体制及课程平台、建设榜样力量等发挥孵化器和推进器的作用。
随着各种全球公地问题和跨国威胁凸显,全球治理逐渐进入失灵困境。全球治理失灵指国际规则体系不能有效管理全球事务,不能应对全球挑战和跨国威胁,导致全球问题不断产生和累积,出现世界秩序失调的状态(秦亚青 2013:5)。世界正在经历复杂、深刻而迅速的变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国际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化,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半球治理”,没有反映出新的变化因子,出现失灵状况,以至于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时虽然提出治理方案,但却成效甚微(吴志成 何睿 2013:5)。简言之,世界迅速变化,但制度安排和秩序理念严重滞后,这是全球治理失灵的基本原因(秦亚青 2013:6)。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与变革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复合相互依赖”不断演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不可逆转,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商议,建立更加公平民主合理的治理秩序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从容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案例,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实现全球治理的自信与自觉源于我们对制度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中国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乃是世界的呼唤,体现出中国担当。中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①。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大国、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方文明古国,多重身份的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能发挥好倡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随着跨国威胁增多,加强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不仅仅事关给国际规则、国际秩序定方向和定目标,而且事关对世界大势制高点的把握和国际体系中制度安排的地位和作用②。在这个意义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必要和急需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旺盛。目前来看,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声”严重不足,国际公务员数量较少,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全球治理模式转变要求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积极回应,高校也可抓住契机成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推进器。全球治理人才储备不足和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形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切实全面提高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供给质量,不断拓展国际化人才职业道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命题和时代使命,这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观念和外交战略思维的一次深刻变革。通过积极与世界对话,听取各方建议,加深相互理解和支持,中国正在用实干精神积极实践成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坚持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为根本立足点,在继承发扬转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对制度和文化的理解及认同,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治理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动力。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正确的特色发展道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场外交连续登场,努力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和举措不仅增强我国与他国的利益交汇点,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深化新型伙伴关系。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积淀、涤荡、扬弃之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更多运用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也是积极有效的管理、沟通、协调、平衡与和谐的实践模式。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是目前全球治理的核心方式,关系治理不能替代规则治理,但是二者互为有益补充。通过关系治理,可以培育和构建真正的伙伴关系,促进全球治理的效度,最终形成信任的国际社会(同上),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支撑。
全球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先导,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民主的经济政治秩序和规则更离不开各国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文化知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发掘有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中国智慧,不断构建有益于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关键抓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关于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循序渐进、标本兼治、务实有效”,得到世界多数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赞赏。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顺应时代需求,反映国际公意。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倡议、中国印记会越来越多。中国融入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加强话语权和影响力,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全球治理的人才培养。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在深度融入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为根本立足点,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化国际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建设、引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与此国际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全球治理的参与效度。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中国籍公务员人数较少且职位偏低,影响力甚微,逐渐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鉴于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不足、话语权受限,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强调“通过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人员招聘标准和素养要求尤其值得关注,只有对准标杆,才能着力培养和打造出适合担任国际公务员的人才。价值观、思维方式、个性特质、核心胜任力和专业知识等5个维度构成国际组织招聘人才的重要考量(滕珺等 2014:80)。其中,价值观是国际公务员的内在文化认同和原生动力,正直、求真、务实、开放、包容、尊重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需要扎根内心,否则无法真正成长为合格的国际组织任职人员。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客户满意和结果考量等因素。个性特质是国际公务员的“软实力”展现,耐心、尽责、灵活、抗压、大气同时关注细节等性格优势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个人魅力,增加亲和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核心胜任力指无论在任何国家,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等。专业知识是国际公务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国际组织等具体机构大多需要专业化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层和高层职位。对照国际公务员任职素质要求,本文尝试从国家和高校等两个层面对切实提高全球治理人才供给质量提出措施建议。
首先,国家需要有计划地推动建立各类全球治理人才研究项目和专项基金,在可信、可靠、可用的信息知识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为国民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咨询、短期和长期培训、任职、回国安置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使国民增强参与感、分享感和获得感。相关部委可积极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签订协议,帮助推荐全球治理人才,尤其是培育青年项目专家(Junior Professional Officer, 简称JPO)。例如,2014年7月我国与UNESCO签订协议,正式确定首批青年项目专家人选和21名实习人员。2015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在北京举办培训班,对上述人员进行行前培训。其中,两名青年项目专家分别在人文社会科学部门和文化遗产知识与信息部门工作。21名实习生被派往教育、自然科学、文化、传播、非洲优先、外联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实习③。此外,为进一步鼓励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通“国际组织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提供国际组织背景情况和招聘、考试信息(如Young Potential Program, 即YPP考试),为有志于通过竞聘或考试赴国际组织任职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帮助。④
其次,政府应积极在国际组织与高校之间牵桥搭线,加强培养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促成联合国等专门机构与高校合作。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组织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青年才俊的参与必不可少。政府应为高校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和竞聘机会,使得培养的全球治理人才能够尽早适应国际组织的相关章程、求职条件、应聘标准、工作内容等。为高校和各类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提供思路和引荐,做好招聘信息的传递工作,为各类学生提供实习、交流、就业的机会。此外,设立专项奖学金等配套基金,以缓解高校学生的出国经费压力。
最后,除全面主动深度参与国际组织外,国家还可积极推动国际组织落户中国一线城市,给予相关优惠政策。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更快更好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且有益于落户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及论坛等机遇,让国民参与从事服务性或志愿者工作以取得锻炼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三个前所未有”科学论断。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经上升为重要战略。全面深入融入全球治理需要真正懂中国、有中国情怀、懂世界及其议事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为高校培养全球治理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
全球治理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职能依据,而职能与国际组织的宗旨和主题息息相关,这就需要跨学科人才培养。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通识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情怀的来源和动力,培养和推送全球治理人才,不仅需要国际视野,更需要本土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提供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同时,后者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重要提托和良好契机。当前,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支撑,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通识教育的根本特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双一流”建设中通识教育将起到不可低估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该立足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在培养全球治理人才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中国元素,要坚持继承、发扬、融合的基本立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和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在全员育人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源头、养分和土壤,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凝聚社会共识。通识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明白当今中国道路选择具有必然性,运用全球视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推送出一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全球治理人才,实现我国国际公务员在“量”和“质”上的双重突破。
高校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将其纳入到全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位置。多元语言作为开展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将外语技能融合到专业课教育中,“外语+”教育部要求外语类院校努力构建战略联盟联合发力。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外语、国际关系、国际法学、国际经贸等学科优势,充分交叉和融合,打造复合型课程体系。除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应该将外语和国际关系课程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学生跨文化沟通协调和多元文化管理能力。“培养这样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功底,同时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是坚实的基础。”(严明 吕晓轩 2018:96)以“国际关系”课程为例,国内目前该专业研究生阶段的核心课程大致包括:外交决策研究、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管理、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世界体系与发展问题研究等。而美国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硕士课程,大多根据热点议题进行细分,比如,发展中国家金融、跨国文化传播及教育、发展援助等,每一个议题都会有相对的若干国际组织,可以作为学生的研究样本、案例来源库、实习及就业的目标方向(闫温乐 张民选 2016:51)。此外,高校可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联系,积极联系国际组织,为学生开设跟国际组织对接的实践课程。例如,邀请国际组织官员进校讲座或开设短期课程,设置特色辅导等活动,让学生和全球治理实践专员面对面交流,提高在场感、分享感和认同感。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成立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按照学生配备外语导师、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的“1+1+1”模式,精心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平台和培养方案。建立外语类与非外语类一流师资相结合、校内外一流专业教师与国际组织中从事实务工作的专家师资相结合、中国教师与国外学者相结合的国际化导师队伍,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国际法、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与金融等专业知识及技能。在实践课程上聘请校外专家,邀请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分享成才职业规划心得和资深国际公务员的实践体悟,有助于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另外,在当前“慕课”背景下,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大规模在线课程优势,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世界政治经济融合认知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同龄人成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咨询、就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生的偏好。选好榜样,用好榜样,学好榜样已经成为榜样教育工作的推进重点,让鲜活的榜样案例传递正能量,更容易让学生吸收、借鉴、看齐。高校可以开展各类各层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打造榜样力量建设平台,增强榜样“外溢效应”和辐射力度,用榜样的事迹去引领、教导、规范学生的理念和行为,从而得到最大的“场效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3级毕业生白荷菲,于2017年6月签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助理创新官员职位。她在接受校园采访时,就学生们关心的话题做出解答,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职能、国际公务员的核心素质、进入国际组织实习的途径和如何在大学做好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等。⑤白荷菲成功进入国际组织任职的典型案例,会对其他学生形成正向吸引和辐射,应加大力度做好榜样宣传和榜样示范工作,引导、鼓励、支持、帮助更多的学生选择国际组织实习和就业。
在全球治理时有失灵的情势下,随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需要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不断提高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是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推动形成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离不开对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照和吸纳,更离不开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对全球治理的人才培养。当前,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官员人数偏少,与国家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并不匹配。新时代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亟需国际化人才支撑,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立足中国、融通世界的全球治理人才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高校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阵地,须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力量,积极推送国际组织所需人才。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②同上。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网址为http://www.moe.edu.cn/s78/A23/moe_880/201507/t20150701_191944.html.
④国际组织人才服务平台,网址为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rdzt/gjzzrcfw/.
⑤网址http://www.sohu.com/a/132377629_4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