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璇
最近,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引发了各界的广泛热议。有人说,这是一种老派的情怀;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另一类矫情罢了。但于我而言,它更多的是一份真挚的感动——时代风骨在一代代间接力,一脉相承。
片名“无问西东”取自清华大学校歌“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对于片名,李芳芳解释道:“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受到万事万物的阻碍。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整部影片,在立意上,将“无问西东”由学问提升到了人生的境界,心之所向,只问真心,无问西东。在时间上,有着一百年的跨越史,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一个世纪,交相呼应,让观众感受到了一部宏大史诗背后人性的光辉。影片采用的是一种多线叙事结构,截取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时间节点,不同的故事背景相互穿插,形成了一种交响的层叠感。尽管故事安排的有些零散,但这并不妨碍整部影片主题的集中。电影最初是向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但当它六年后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已不仅仅是对于“清华人”的礼赞,更动人的则是对于时代风骨,精神接力的最好诠释!
张震饰演的张果果作为一个现代的主叙点,故事从他开始,又以他结束。作为一家广告策划公司的高管,尔虞我诈的职场让他变成了权利斗争的替罪羊,被公司开除。在为公司提案的过程中,他被卷入到了一个救助四胞胎的事件。尽管Robert对他“善意相劝”,“本以为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他也曾犹豫彷徨,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帮助四胞胎,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在张果果的独白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而对于张果果,在这个喧嚣浮躁、金钱至上、勾心斗角的时代,他选择了真诚与初心,不向社会中的世俗妥协。“世俗”的本身并不强大,强大的是当它存在于时代之中,如同空气一样裹挟着人们的生活时,我们逐渐习以为常。在这个时代,也许处事圆滑,明哲保身,才是大众所趋。但我想,这或许正是时代带给我们的磨难,在最好的年纪去做出最真诚的选择!
这是第一个故事,另外三个故事依次采用一种倒叙的手法,将时间越推越远。1962年文革前夕的北京,陈鹏、王敏佳和李想;1938年抗战时期的昆明,富家子弟沈光耀;1923年的北平,迷茫的吴岭澜。
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吴岭澜是20年代初期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所建立的“清华学堂”的学生。他的国文和英语都很棒,但理科成绩却落在了“无列”,老师劝文科优秀的他转专业,但他却因为“优秀的人都念实科”而耻于转系。直到后来受到校长梅贻琦的教诲和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时所作演讲的熏陶,才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思索生命的意义并不用感到羞耻,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花时间去思考的!正如面对时代的浪潮,你不必迎合,遵从内心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沈光耀是抗战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在昆明成立的西南联大的学生。他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子,本可以安稳地度过一生,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飞行员。此时的沈光耀恰好是吴岭澜的学生,老师教导他们“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飞虎队教官前来招生时与学生们谈到“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正是这样对于内心的叩问,让沈光耀下定决心,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加入了空军。在沈光耀看来,从军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荣誉,更不是对于世俗的顺应,而是遵从自己最真诚的初心,一颗赤子爱国之心!
时间延伸到了1962年,文革前夕的北京早已不太平,清华更是重灾区。王敏佳因为“师母”事件被众人唾弃、殴打。身为好朋友的李想,由于一心想去支边,因此选择了明哲保身;而深爱敏佳的陈鹏却选择了做那个“给你托底的人”。在这个反右的时代,一切都显得如此冰冷。承诺似鸿毛轻,一句话就能摧毁一条生命,似乎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只有和“反动势力”划清界限才能创造新的未来。陈鹏对待王敏佳自始至终从未变过,无论世俗如何,他对王敏佳的爱从来都是真诚的,即使当她被毁容,不再漂亮,而是满负骂名,这依旧是一份最真挚的爱情!与此同时,陈鹏也教会了李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最后支援边疆,因救两个同事而牺牲。陈鹏就是当年因沈光耀的救济而存活下来的孤儿,而被李想所救的那两个同事就是张果果的父母。
四条主线看似分离,实则紧密相连,这种“真心与无畏”在一代代间传承。这四代人,尽管有着不同时代的言语和行为,却始终将这种精神一脉相承。吴岭澜代表的是国力衰微的年代,青年人在“实业救国”与“回归本心”之间的迷茫;沈光耀代表的是山河破碎的年代,面对家与国,生与死的两难而要做出抉择;陈鹏代表的是人心扭曲的年代对本心与善念的坚持;张果果代表的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年代,在世俗与反世俗之间挣扎。他们也曾错过、迷茫、挣扎,但最终都能在最好的年纪做出最真诚的选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磨难,但不变的是真心。他们将时代的风骨传承接力,共同推进历史的进程,在各自的故事中寻找真实的自我,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最好地诠释了“只问真心,无问西东”。
整部影片除了对“真心”的传承,我认为还表现出了一种责任与担当。20年代的吴岭澜,虽然无法进行“实业救国”,但他将自己奉献给了教育,成为西南联大的一名教师,在战乱时期以笃定自信的精神面貌向学生们传授知识,也试图将自己感受到的那份大学精神传递出去,用另一种方法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30年代的沈光耀,在割舍不断的亲情与强烈的爱国情怀之间,毅然承担了作为有志有能力的青年,报效祖国的那份责任;60年代的陈鹏,作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一批科技骨干力量,默默扎根大西北数年,他和自己的队友日夜奋战,只为早日能研制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他们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了中国的国防;21世纪的张果果,尽管处在一个圆滑利己的时代,但他依然拥有心中的一份至情至性,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助托起了一个家庭和四个孩子的希望。正如《今日影评》所说“《无问西东》以匠心之姿,展现出几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胸襟,以及面对困境砥砺前行的勇气与担当。”
电影里有好几个场景令我十分感动。在西南联大,学生们坐在临时搭建的屋子里上课,雨水透过屋顶逐渐渗露了下来。老师数次提高了音量,可还是盖不过屋外的雨声,只好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四个字;雨滴在屋顶上敲击,音乐在响,心弦紧绷,节奏越来越快,力度愈来愈强烈,拔起插锁,推开窗户呼之欲出,窗外不是春花烂漫,不是岁月静好,是烟雨弥漫,是少年们冒着大雨仍然在训练和奔跑;每逢敌机轰炸,师生们会“跑”到附近的地道或山洞躲避,老师在炮火中还在继续上课,同学们也丝毫不会分心。还有些同学直接找个坟头躲避,带着本书,靠在坟头看书;沈光耀成为了一名空军后,每周不顾危险,飞着固定的航线,去给饥饿的孩子们投食,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晃晃”,不久之后,一架飞机变成了好几架飞机,一个“晃晃”变成了一排“晃晃”;贫瘠的土地上,倾盆大雨,孩子们瑟瑟发抖,饥饿难耐,双腿残疾的神父说,“唱歌吧,孩子们,歌声能帮我们忘记饥饿,寒冷和恐惧”。歌声回响在整片大地上,明亮而澄澈;1966年,核试验成功,陈鹏坐火车返家。当年朝气蓬勃的少年,此时脸上已是写不尽的疲惫与沧桑。他摘下头顶的帽子,满眼尽是掉落的头发……
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有一些知识分子能坚守对自由、对使命、对国家、对民族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抗战时期成立仅8年零11个月的西南联大,始终秉持着“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信念,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影片的最后,有个“七分钟读懂中国风骨”的彩蛋。那些影片中我们不曾留意过的人,一一定格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梅贻琦、王国维、梁启超、林徽因、梁思成、钱钟书、朱自清、邓稼先等人,无一不是国之栋梁。在那个精神最为繁盛的时代,他们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品格!
作为一部具有争议的电影,当然,有缺陷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时空过于跳跃,剪辑过于碎片化,部分台词过于文艺,不具生活化等,但是,在我看来,它仍旧是我心目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影片。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与情怀,不变的是每个时代都将最好的时代风骨传承了下来。《无问西东》不仅是对清华历史和精神的礼赞,更是对现代人的警醒与反思。当我们身处21世纪的浪潮之中,你是否还会记得“无问西东”?是否“会因为看到的和听到的长令我们沮丧,而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是否在强大的世俗面前,依然保持真心、担当与理想?不要忘了,每一个你,都是时代风骨的接力者,都是独一无二最珍贵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