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萍
由于儿童内在的思维特点、阅读能力和审美意识的独特性,小学语文低段教材中很多文本都运用了反复性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可以凸显语言表达节奏感和结构感,同时也是在情节复迭中契合了孩子的认知特点。笔者以为应该紧扣反复性呈现出来的独特价值展开教学,提升反复性结构文本的教学价值。
喜爱游戏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所有的儿童都是在游戏中发现世界并成长起来的,尤其是游戏中反复尝试的元素,更是让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反复阅读故事中相同结构时兴奋的状态。因此,反复性结构的文本中有时故事的情节会反复地呈现,有些语言会反复运用,这些在儿童的眼中就是一些典型的游戏元素,他们在阅读时就是一种游戏的状态。在这种反复性结构中反复地接受语言文字的冲击,学生的内在需求就会得到满足和释放,从而激发了内在的阅读期待。
如统编版就教材中《拔萝卜》一文中,就有一句话直接反复“老公公拔萝卜,嗨呦嗨呦,拔不动!”,老婆婆喊来小姑娘帮忙,小姑娘又喊来了其他人,都会运用这句话,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幻化成为故事中的具体人物,同时也会不知不觉猜测故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就将文本故事的情节转化为游戏性的元素,在反复感知的过程中就让孩子们形成了阅读与学习的满足感,或者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感,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篇章意识就是一种基于文本整体性感知的思维方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分析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思维能力地训练,不仅仅是在字词和语句的理解和感知上,还体现在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关注和规划意识上。一般来说,篇章意识是在小学高段才会涉及的,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低年级学生阅读时不会将一篇文章割裂为一段段文字,也不可能将一个个句子割裂为词语,而需要从语言的整体性视角来关注,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渗透意识。反复性结构的文本往往会回环往复、排列有序的规律中反复呈现。这种规律对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内在结构和表达线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构建篇章意识的重要载体。
比如依照一年四季的方式来架构全文是儿童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统编版教材一上中的儿童诗《四季》,以及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就是典型的例子,最有趣的是《四个太阳》,这篇课文先将夏秋冬写好,然后将“春天的太阳”放在最后,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利用反复性结构关注文本内容就从整体性上对作者的写作顺序有了一定认知,并及时性地洞察了作者如此设置的用意。二年级下册中的《蜘蛛开店》首次出现了“情节示意图”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统整之后梳理故事的内在结构:卖什么、卖给了什么人、卖的结果怎样?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反复结构来梳理故事情节,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基本的篇章意识,将学生习惯性关注局部的思维扩展到对文本整体的关注上,为中高年级更加广阔而深入地阅读奠定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最重要的内容是训练语感。”语感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逐步建立起来。反复性结构的文本中大量相同之处有着极强的对比价值,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那些不同之处也必然会彰显出鲜明的特点。为此,反复之外的其他语言、其他情节之间就有着鲜明的对比性价值。这种基于相同处和不同处的对比资源,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探究性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发现、观察对比语言的特点,寻找到语段之间的异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
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第一到第四自然段在描写情节发展时,作者就是依照“小猴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如何、又做了什么”这样的言语形式来构建语段结构的,但小猴子在不同语段中摘下水果、搬运水果时的动作却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掰玉米之后是“抗”着走,摘下桃子之后“捧”着走,摘下西瓜之后是“抱”着走……作者在精心挑选这些动作时,不仅考虑到小猴的形体特点,同时也与所搬运的水果大小有着紧密联系,教师正是紧扣了反复性结构文本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选用动词过程中的精准与妥当。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针对反复性结构的文本进行了深入感知和开掘,在关注相同之处的基础上,凸显了不同之处的价值,在对比性思维的阅读关照下,丰富了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地不断发展和思考。
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反复性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为学生的实践性阅读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也拓展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感知理解、悦纳内化的渠道。教师需要准确洞察反复性结构文本的特点,并紧扣这种特点展开富有针对性地教学,凸显这类文本的游戏性价值、规律性价值、对比性价值,将这一类文本内在的艺术魅力和育人价值彰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