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跃
(福建省石狮市第三中学,福建石狮 362700)
虽然如今处于经济水平高速发展、各种文明交互融汇的21 世纪,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就此丢弃。不管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艺术载体还是其精神内涵,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还传递着中华传统文明所熔铸的情感态度与优秀的价值观,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儿”,成了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问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汇、各种文化既有融合性又有独特性的民族,并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们交相辉映,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华民族气息的文化。
单从文学角度来讲,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信息便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民族拥有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更应该去主动了解与接受。就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尽管不要求学生对我们的文学大家与作品如数家珍,但至少应该懂得基本的文化常识,如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或者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知道自己所需要学习或者阅读的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并能在逐步的写作练习中掌握几种体裁的写作方法;熟知如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这样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及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写作风格;熟悉对联中所讲究的平仄对仗,新体诗所注重的韵脚等技巧;明白诗词作品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这样经典诗句中所包含的“孙郎”“八百里”“的卢”的典故到底所指何意……这些既可以统称为文学常识,同样也是文化常识。语文教学既然有传承文化的责任,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与我们的文化“符号”相互熟悉,这些知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前辈的打磨所保留下来的,是承载中国文化传统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所以,要在初中课堂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有意地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教师也要在相关的课文中进行拓展,并采取从一些影像资料中获取信息等形式,让学生不只接受文学常识,还对我们民族的历史、艺术、传统习俗、各少数民族特色等内容进行广泛摄入,在积累中逐渐懂得、逐渐爱上我们民族的珍宝[1]。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实文化不仅是一种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只供人们来瞻仰,它也是一种“软实力”,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融化于无形的一种动力。虽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放在语文课堂上深入去了解、最直接接触的,当然还是一些诗词与文章,所以在学习这些文化“载体”时,需要深入了解、用心感受,享受诗词文章所带来的文化气息[2]。
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审美的体验者,如读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咏三叹的笔调体现了诗人狂放坚定的气度。李白采用古体诗的形式将自身的失意、矛盾以及大气融汇在跳跃的思维和激荡的情绪中,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一种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壮志凌云的美,体会到超凡的审美感受。
而同样用古体形式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感情又完全不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蕴含着丰富而激荡的情感,同样也是身处艰难困顿之中,但杜甫的诗少了一份李白的狂放恣肆,而多了更加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读这样的诗会使人忍不住融情落泪,为学生带来的是更加深刻而真挚的感情体验。
如果说《行路难》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感情都还属外露,那么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中的感情就是含蓄而内敛的。全篇并没有用多少抒情的词汇去表达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爱与想念,也没有将父爱描写得多么轰轰烈烈,但却用最普通的小事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爱和父爱的感人至深。一个小小的“背影”隐藏的却是人间最“重”的爱,清隽流畅的文字带给学生的是舒缓却又深情的体验。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材中的篇目,但其重心绝不仅仅是给学生灌输字、词以及文章主旨这些呈现出来的信息,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传承传统文化,除了传承形式、需要“记住”的知识,还有文化中的美感和情操,因此学生对诗词文章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当能真正读透这些作品时,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内化于每位学生的心中,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价值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虽然其中一些“三从四德”“君君臣臣”对现在而言早已不再适用,但依然有很多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观对今天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个人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出自《论语·述而》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都宣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而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那句掷地有声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传递的刚强与骨气,对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塑造都是极其重要的。也许会有人奇怪,这些句子似乎并非是出自初中必读的书目,但笔者要说的是,这些千古名句承载着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知道、理解并能有所感悟。
其实不只是这些荡气回肠的作品,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保留千百年,也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高尚的道德情感。例如,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时间在小雨淅沥的仲春与暮春之交,也许是为了向已经逝去的亲人表达怀念,也许是为了对为我们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贤烈士以示尊敬,在清明节充满仪式感的祭祀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尊敬逝去的长者前辈、宣扬感恩情怀的态度[3]。
事实上,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犹如一条长河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也如一坛老酒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历久弥新。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带入课堂,从来都不是在搞形式主义,而是希望在充满文化气息的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骄傲之所在,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中,自愿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在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抱着“兼济天下”的态度,投身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