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当地时间10 月10 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获奖名单,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 获得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她的叙事想象力和百科全书式的激情表现了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跨越边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当代中最受人瞩目,也是最畅销的波兰作家之一,特别以神话、民间传说、史诗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风格著称。她在华沙大学受过心理学培训。托卡尔丘克已经出版一系列诗歌、小说以及散文等作品。她以《Bieguni》赢得2008 年尼刻奖。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彼得·汉德克生于格里芬,他既是诗人也是小说家,既是编剧也是电影导演。作为德语世界的最重量级作家,汉克是所有戏剧史无法跳过的篇章。和其它的大师一样,他的成名作虽然写于1960 年代却依然能超越我们这个时代。他的代表作包括剧本《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电影《歧路》《柏林苍穹下》。汉克于1968 年获霍普特曼奖,1973 年获毕希纳奖和奥比奖,2009 年获卡夫卡奖。汉德克的《冒犯观众》《自我控诉》和《大人与小孩》经台湾翻译家由英文转译成中文集结出版。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腾讯视频、北京鼓楼西剧场联合主办的“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作家莫言与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共同讲述了故事中的历史、民间以及对未来文学的展望。说到故事,莫言在对谈中表示,“无论是小说家也好,诗人也好,演员也好,包括教师,实际上大家都是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讲自己的故事”。而历史和民间的概念都是并行的:故事里面有历史,有民间,也有未来。反之亦然,民间里有故事和未来,“它们是互相印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动中,浙江文艺出版社发布了最新出版的26卷本精装版《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收录了莫言公开发表过的全部长篇小说、一百余部中短篇小说,以及《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8 部剧作,同时,全新编辑和收录了莫言截至2019 年的散文、随笔及演讲作品300 余篇,分为散文集三卷(《会唱歌的墙》《虚伪的教育》《感谢那条秋田狗》)和演讲集三卷(《讲故事的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贫富与欲望》)。
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日前在宁波慈溪市举行颁奖典礼,诗人余怒凭《蜗牛》获得诗集奖,翻译家杨铁军凭《奥麦罗斯》获翻译奖,评论家霍俊明则凭借《转世的桃花》获诗学奖。袁可嘉诗歌奖由《十月》杂志社、慈溪市人民政府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袁可嘉不仅是翻译家,更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改变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对中国文学复苏、新时期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余怒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奖项,得到这个奖我特别惊讶,也很感谢对我的肯定。”杨铁军用汉语呈现的《奥麦罗斯》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爆发力和冲击力,同时又尽量保留住了原诗的新鲜感、紧张感和雕塑感,让读者明显感受到了原诗的鲜活灵动和磅礴气势,从而领略到了沃尔科特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霍俊明的《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是将日记、书信、随笔、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元素嵌入到常规理论中形成的一部诗论。评委认为,它以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冷静的心理分析视角,在对其精神导师陈超的人生之路与学术历程的记录阐释中,生动勾勒出一位优秀而独异的诗人批评家的人格肖像,并试图完成对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诗歌文化脉络及内在发展规律的深入解读。
近日,在第32 届莫斯科国际书展上,山东文艺出版社与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共同举办了彭学明长篇纪实散文《娘》俄语版的新书首发式。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副总编辑伊万努什金·谢尔盖表示,《娘》是一部十分感人且精彩的作品,这本书的翻译出版是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2019 年重要图书出版项目之一。为了翻译该书,俄方特意请来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领域公认的优秀翻译家尤里尤·德列济斯先生作为本书的俄文译者。《娘》的精彩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围绕主人公和他母亲的动人的生活情节,另一方面是关于居住在湖南省西部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精彩描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能置身千里之外,亲眼看到湖南山区的生活场景、狩猎场景、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各种中国民间仪式和礼节。据了解,《娘》已被译介多个语种,除俄文版外,日文版、哈萨克语版、阿拉伯语版等均已出版,英文版也即将在美国面世。
近日,晓苏的首部散文集《桂子山上的树》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集分人与事、山与水、谈与话、感与言、序与跋等五辑,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佳作44 篇,涉及故土亲情、地域风情、创作感悟、文艺评论等,文风朴实,情感真挚。其中,与书名同题的《桂子山上的树》,是晓苏2015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谈及桂子山上自然形态的树和精神形态的树,由树及人,讲述了章开沅、邢福义、王先霈等先生的故事,当时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在日前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文学评论家金立群教授及作家晓苏与读者们共同分享了和桂子山有关的故事。分享会现场,80 岁的王先霈教授讲述了桂子山上的人和事,鼓励学子们开拓创作视野,在作品中体现本色独到的东西。晓苏讲述了散文集创作背后的故事。他笑言,人生在世,“该俗的地方还是要俗”,如果一味刻意地弃俗奔雅,可能会索然无趣。该雅的时候就雅,该俗的时候就俗,尽量做到雅俗同构,雅俗互动,雅俗共赏。金立群认为,晓苏这本散文集给我们三个启示:一是要本色、不要人设。他说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人的丰富性的呈现,将人偶像化、理想化,而背弃了真实;二是用眼睛、不用滤镜。他说正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真实地展现,晓苏的散文在描写时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更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独特魅力;三是有温度,无需热度。他说晓苏笔下的叙说,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温度,让人读来十分亲切。
虹影日前带着新书《罗马》在北京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举办了读者见面会,《罗马》由小说和散文两部分构成。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罗马的五天半的故事,两个同样出生于重庆南岸贫民窟、却未曾相识的女孩——燕燕和露露各自的故事。两个同样有着长江流水性格的女孩,贫穷且孤独,同时也对远方充满好奇。她们逃离原乡,走到国际大都市北京,走向永恒之城罗马。在五天半的行程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罗马这座城的独特性,让她们更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爱情和梦想,反思了自我的过往、现在和未来,并无所畏惧地做出了忠于自我的选择。整部作品蕴含着面向未来的反思。散文部分是虹影个人真实的人生体验,包括感情、事业、奇遇等。在罗马居住的这段日子,点燃了她想要描写女性内在世界中孤独的灵感。而对异国文化的兴趣,令虹影与意大利、与罗马有了更深层的连接。她走入了意大利的日常生活,并被其丰富的历史、艺术、美食及其中的人所深深吸引。与以往的写实风格截然不同,在《罗马》的小说部分中,虹影尝试了新的叙述方式,不同时间背景下的不同人物,穿入罗马这面镜子,相互交错,叠加式地对人生不同阶段进行回忆、感受和重塑。作者对女性存在瞬间的写作,超越了女性现实的困境和苦难,是文学领域中女性主义的一次创新。
冯积岐新作《渭河史》日前由江苏凤凰出版公司出版,“陈忠实写了《白鹿原》,冯积岐写了《渭河史》。”这是中国当代文坛大家贾平凹、邵燕祥对冯积岐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渭河史》的赞誉推荐。《渭河史》写的是眉县的故事,展开的却是渭河两岸百年历史画卷。从民国早年罗鼓争滩到土匪、逃荒移民,扶眉战役,及至土改、三年饥荒困难直到改革开放,在这些大历史背景下几个家族、几十个鲜活人物的爱恨情仇,跌宕无常的复杂命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其中许多故事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许多事件都有档案记录,是一部需要思考、值得细读的大书。评论家李星这样评说:冯积岐在自己以往的作品中,常常对于人性的恶和装饰恶的道德伦理投以轻蔑和不屑,而在《渭河史》中,却对乡土文明、传统美德情有独钟,饱含温情,让笔者有耳目一新之感。可以说,《渭河史》是一部有史诗品质的长篇小说,它的问世,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叶辛的新作《五姐妹》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姐妹》的故事里并不是描写一家五姊妹这样通常的关系,而是讲述了五个同时代女性的命运,随着新中国时代的发展,笔锋从她们青春年少时开始游走,刻画了她们丰富的一生。在五人人生的波澜坎坷之后,涌动着更为宏大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70 年惊天动地的巨变。叶辛说想写这么一本书已经30 多年了,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我听说四川会理六姐妹、贵州黔南四姐妹的生活原型时,他就想写一写共同岀生于1953 年的五个姐妹的人生和命运了。“我一直说写好了这一代人的故事,实际上就折射出我这些年走过的路。”叶辛说,“我写得出这一代人步入晚年的心态,其实也是因为这一代人就是我们这一代。”这一代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命运背后折射出的就是共和国的历史。
莫言日前在“第二届会稽山论坛”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写一遍《红高粱》,肯定写不出那个样子了,肯定是按部就班地遵循语法规则,会把语言雕琢打磨得很美,会把人物写得很圆满,会把人物身上很多过分丑陋的东西适当美化,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对于《红高粱》那种“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的叙述语调,褪去年轻时的张狂后的莫言笑称,这实际上只是年轻时的一段狂言,“现在让我写,我肯定不会这样去写,我肯定会写故乡太可爱了,我永远想念你”。莫言现在认为,《红高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尤显离经叛道,不仅是主题上的突破,在结构和语言上也力求不同。于是这才有了《红高粱》那种“头上一句、腚上一句”的跳跃式写法,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在当时同样被视为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莫言说:“现在我回过头来读《红高粱》,读到某些片断时,我也觉得有些过分,把动词当名词用,把名词当动词用,把一些莫名其妙的词搭配到一起。《红高粱》如果让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读的话,他会在上面画满了红叉,会说不通顺要改正,用词不当,或者逻辑错误等。但我觉得,也正是因为这种写法才使我的这种强烈情感得到了释放,正是这种写法对语言的破坏,也使读者受到了感染。”莫言还深情地怀念中国30 年前的那个“80 年代”。他说:“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如今回头看,那个年代无论是美术界、文学界,还是舞蹈、音乐,都涌现了一批年轻人,大家都有自己长期积累的情感和生活,对几十年来没有变化的这种艺术秩序进行冲击,试图实现突破,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格非日前接受采访,当被问及如何把握小说叙述与历史真相之间的关系时,格非说:小说在描述历史事件的时候,与历史学家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小说家似乎更关注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更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和特殊的情感和生活氛围。至于说到历史真相,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以前认为,小说家完全从自己的价值立场出发,用所谓的当代经验介入历史,去揣度、虚构历史情境是天经地义的。但我现在不这么看。小说的虚构性不能成为无视历史基本事实的借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并不错,但如果将它作为任意虚构历史的护身符,则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对历史事实进行细致探究和考辨,本来就应该是作家工作的一部分。司马迁、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米兰·昆德拉十分看重小说记录历史的作用。他曾说,如果欧洲历史全部丧失,只要小说存在,所有的历史仍然可以复原。
日前,潘向黎在上海作家书店与读者分享了她进入文学的方式、写作的喜悦以及与文学有关的有趣故事。潘向黎说,她初入大学时,也曾听过类似的说法。那时老师告诉他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的是教授、评论家一类的学者型人才。但是,经历了多年的文学跋涉,潘向黎认为作家是可以培养的,但好的作家是天生的。“我觉得作家也是经常‘失恋’的人。”在潘向黎眼里,作家这个职业有“两大不好”,第一是过于敏感,时常因为对生活的不满而处于‘阵发性职业失恋’之中;第二,作家的思绪经常被瞬间激发,以致不能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给出正常的反应。潘向黎谈到自己在为陈忠实写纪念文章时,憋了半肚子的眼泪,只为把该说的话说清楚,在有限时间的高压下,她接连引发了胃痛、呕吐、心绞痛,身体系统完全崩溃。“从这个角度上讲,写作真是一个很糟糕的职业,它会对你榨取得非常多。”“感情的水流达到一定程度,会冲开理智的阀门。但在‘冲开’的同时,一篇浑然天成的文章也就自然地流到纸面上。整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早就有的。”潘向黎说。
双雪涛短篇小说集《猎人》日前出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我来说,写作和生活是相关的。2015 年我选择来到北京就是觉得之前在沈阳有一些压抑,我辞职几年一直在专职写作,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或新鲜的环境从各个层面去激发自己,如今看来,这个选择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幸运的决定。我是比较感谢阅读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在通过阅读进行自我教育,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的精神世界,后者大部分是通过阅读带给我的。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哪一本书,我不太在意外界所说的风物或是什么,但它确实是我这个小说中需要的,因为它诉说的东西和我想表达的那一代的东西是有关联的。我觉得一些细节,比如江南的作家像是格非老师早年的小说中那种湿漉漉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内在的部分服务的。格非老师的作品中的引申寓意,后期表达时已经相当利落了。这是一个作家特别好的方面,你可以看到他在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诉说他要表达的东西,随着他的阅历的变化而变化。
2019 年布克奖日前公布获奖名单,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英国小说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分享这一奖项。这是近30 年来,布克奖又一次开了“双黄蛋”。此前,在1974 年和1992 年也曾颁发过联名奖项,但在1992 年之后,评选规则被修改为“不可平分也不可拒颁”。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佛罗伦斯与评委会成员商议5 个多小时后宣布,他们无法从短名单的6 位候选人中仅仅选取一位获奖者。因此,他们最终决定选择两部小说:阿特伍德的《遗嘱》——她的反乌托邦小说《侍女的故事》的续篇,以及埃瓦里斯托的《女孩,女人和其他》。两位获奖者将平分5 万英镑的奖金。英籍尼日利亚裔的埃瓦里斯托成为了首位获得布克奖的非裔女性。79 岁的阿特伍德则成为了史上最年长的布克奖得主,她曾在2000 年凭借《盲刺客》获得布克奖,因此她也成为了布克奖史上第四位两度获得该奖的作者。埃瓦里斯托表示:“我很高兴能够与阿特伍德这样一位如此优秀的作家分享这一奖项。但我看重的并不是与别人分享这个奖,而是我能够站在这里领取这个奖,以及它对我和我的文学生涯的意义。这一时刻非常难得,数十年来,布克奖对我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
2019 年第15 届德国图书奖日前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正式揭晓,德国作家、文景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获得2019 年德国图书奖。这本书的中文版权今年年初已由世纪文景购得。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萨沙·斯坦尼西奇太擅于讲故事,他甚至不信任讲故事本身。故乡和起源潜藏在在小说的每个句子里,引导着故事的讲述,但它们又已不可复得。这些起源只存在于碎片中,存在于虚构里,成为一种与故事可能性相互生发的游戏。作者以恢弘的想象将读者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的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带给读者至上的阅读体验。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宣称,‘犹豫不决者从来不会讲好故事’。他以幽默的笔触,将扭曲的历史叙事和自己的故事融合。《我从哪里来》描绘了‘当下’的肖像:‘当下’不断重新讲述自身,从而使祖先的自画像成为一部关于欧洲生命之旅的著作。”世纪文景今年刚出版萨沙·斯坦尼西奇十年磨一剑的重磅之作《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巧的是,这本书曾入围过德国图书奖长名单,并获得2014 年莱比锡书展大奖。德国图书奖是由德国书业协会于2005 年创办,表彰年度最佳德语小说,是德国公众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项。
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伊夫·博纳富瓦出版于2001年的诗集《弯曲的船板》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进出版。该诗集收录诗人在世纪之交创作的《夏雨》《遥远的嗓音》《在词语的圈套中》《出生时的旧居》《弯曲的船板》《依旧失明》《扔石头》等七个子集,译者秦三澍认为这些作品是博纳富瓦中晚期风格的呈现。秦三澍在附录于书前的译者序《测听童年:希望的矢量》中详细地阐释了博纳富瓦风格的转变:“他从超现实主义风格中抽离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强调所谓的透明性和单纯性。这种诗歌其实大家倒并不陌生,因为他其实是容纳了很多牧歌、哀歌式的体式,而且他本身的写作其实有些还是相对而言比较轻盈的,不像《杜弗的动与静》这些早期的诗歌,与那种非常凌厉的诗相比,我觉得晚年博纳富瓦要和缓很多。”诗人多多认为《弯曲的船板》中博纳富瓦呈现出的平和可能与他在2001年左右写作这些诗歌时处于低潮有关,且这种平和本质上也是藏而不露的,“当你从一个人的生活、衰老、早期晚期来对一个诗人进行划分,我个人认为是简化的,你们哪里知道他的创作历程、心路历程多么复杂?这么大年龄能够坚持到现在,你一定要允许有起有伏。”
人气火爆的芥川奖获奖作家又吉直树日前宣布,其长篇小说新作《人间》将于日前正式发售。该书书名取自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名著《人间失格》。又吉直树是公认的太宰治迷,早在中学时代就反复读过《人间失格》不下上百遍。从他的作品与处事风格当中也能看到太宰治的影子,正如他曾经说的那样,“太宰治的有些小说可以直接创作成小品或短剧。在他的作品当中,这些主人公的经历和体验,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我觉得这是太宰治的风格,也影响了我自己的风格。文学改变了我待人的方式和看法。”长篇新作《人间》2018 年9 月3 日至2019 年5 月15 日连载于《每日新闻》晚刊。又吉直树说:“虽然《人间》讲的是一个奇怪的故事,但我好像从孩提时代就已经开始在无意识中收集这个故事的片段了。”《每日新闻》出版编辑部则评价称,虽然在目前时点还难言《人间》是小说家又吉直树的代表作,但这肯定是他使出浑身解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