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

2019-11-26 00:45
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火把节西昌彝族

戴 朝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

戴 朝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资源,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可结合这些资源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资源开发程度,为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的各项产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资源;旅游业

川西藏羌彝走廊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地,也是唯一的羌族聚集地区,更是我国康藏地区的核心地带。在川西藏羌彝走廊中,各种特色生态环境星罗密布,人文形态也各不相同,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因此这一地区的特色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十分富集,例如少数民族的彝族“火把节”、羌族的“羌历年”等特色节日。在节日期间会有赛马、推杆等众多的节日庆祝体育文化活动,这些节庆活动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非常高。因此,如果将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运动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融合,也成为当前国家重点的关注话题。

1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1.1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在很多民族的节日庆祝期间都会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更是如此,川西藏羌区,在这一区域内少数民族的聚集形式表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1]。因此在川西藏羌彝走廊中充分的体现出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地域文化风俗特色,而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极具特色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重视自身的生活品质提升,对于旅游、健身等娱乐项目也就更加的关注。近几年,旅游行业在我国飞速的发展起来,很多地区都开始建设具有地域风俗特色的旅游产业。而在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特色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就是最好的旅游产业资源。

1.2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存在的问题

将少数民族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就需要根据旅游行业的市场情况具体分析,对这些节庆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筛选甄别,找到其中具有参与性和观赏性的项目[2]。因此如何将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丰富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转化成合格的旅游产业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的节庆体育文化活动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资源开发率不高等。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节庆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1.3 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地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将地区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融合特色体育活动的旅游产业能够将娱乐、养生、健身、休闲等内容整合到一起。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十分悠久,也发展出很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根据数据显示,在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人数一年可达6100万人次。由此可见,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有着十分广阔体育文化旅游市场[3]。

2 西昌彝族火把节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2.1 彝族火把节的概述

彝族的火把节是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十分重要的节日之一,是彝族人民最传统的节日,火把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人数众多、场面十分壮观,是川西藏羌彝走廊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庆典。火把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的六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左右,一般整个火把节会持续三天时间。每次火把节彝族人民都会穿上彝族特色的服装,聚集在春色盎然的西昌。白天彝族同胞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到了晚上会点燃火把在城市中载歌载舞。彝族的火把节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元代时期,与明清时期开始流行发展起来。彝族人民对火有着极其特殊的崇拜,视火焰为神的恩赐,视火把为神圣、光明的精神象征。在悠久的历史发展彝族人民将火作为自己兴旺发展的源泉,更通过这种尚火情绪建立起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情结[4]。

2.2 将火把节作为体育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意义

彝族火把节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彝族同胞在过去生产生活中凝结的艺术结晶,在这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是当地旅游产业急需补充的文化资源,对于当地发展建设现代旅游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彝族西昌火把节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有趣的文化活动,也会引起全国旅游爱好者的喜爱[5]。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游览山水风景这些旅游初级资源,而通过彝族火把节这种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能够给游客带来截然不同的旅游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开发西昌彝族火把节,与当地旅游产业融合,是建设地方经济推动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彝族火把节的特色风格和民俗活动,可以在当地开发出很多具有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特色的节日旅游项目。为西昌市打造属于自己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进而提高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的旅游产业品牌知名度。

3 火把节与旅游产业有效融入的建议

3.1 将彝族火把节作为产业核心,打造精品品牌

将彝族火把节融入到当地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火把节的体育文化活动,将火把节作为当地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进行发展。首先,需要对火把节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设计符合当前旅游市场行情的主题形象。西昌彝族火把节在国际上有着“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因此当地的旅游产业需要将这一节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力图将火把节打造成西昌的精品旅游项目。其次,丰富火把节的旅游项目,建立具有深层次的旅游项目结构。在传统的旅游产业中,只是针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对旅游资源来讲并没有将其全部潜力发掘出来。因此将火把节融入到当地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的设计新项目,建立更为立体的彝族火把节旅游产业,在游客观光时能够有更丰富的体验[6]。例如,在火把节庆祝期间可以将彝族服饰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展示、游行、选美、比赛等项目,将彝族的特色文化充分的发挥出来。针对节庆活动充分开发西昌彝族风俗文化,将当地丰富的特色民俗融入到旅游项目中,最大程度的发挥创新化、差异化的旅游产业,满足游客追求新奇体验的需求[7]。再次,需要加大火把节的宣传力度,提高川西藏羌彝走廊的旅游产业品牌知名度。西昌彝族火把节每年举行一次,因此当火把节到来时,西昌也成为旅游行业的焦点,很多媒体都会来到当地获取最新的资讯新闻素材。从火把节的准备工作一直到火把节的活动流程安排全部结束,都会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而通过媒体,西昌火把节也可以进行有力的活动宣传工作,增加当地旅游产业的美誉度,让更多的旅游爱好者知道西昌彝族火把节,了解彝族历史文化内涵,也对西昌这座魅力之城充满兴趣。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就需要对整个产业及其周边产业进行整合,在西昌地区将彝族火把节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现代旅游产业中,很多周边产业的发展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首先,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产业的规划和布局,例如在西昌彝族火把节的建设中,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规划出专门的一块建设用地用于当地的旅游产业开发,将各种火把节期间的体育文化活动集中建设在一块区域内进行集中化发展[8]。一方面能够加强产业内部的合作交流,通过集约化建设有效降低产业发展中的成本浪费,很多与旅游行业有关的产业可以在区域内合理布局、集中发展,例如餐饮、交通、住宿、运输等,这些产业都可以在旅游产业中集中建设发展,将这些周边产业与火把节的特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设计出有彝族火把节特色的主题。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能够让各种旅游项目集中发展,提高游客的体验度。在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不仅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更需要满足当前大众对于旅游产业的客观需求。由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节奏的不断上升,很多人在选择旅游项目时都要参考当地旅游所需的时间。因此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如果产业的各个旅游项目过于分散,就势必会增加游客旅游的时间消耗。因此,在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中就应当慎重的考虑产业结构布局问题。例如在西昌彝族火把节活动中,当地举办的节庆活动会在三天内完成,这就需要当地的旅游产业在融合火把节时将节庆活动地点进行合理安排,将各种活动设立在合适的位置,让游客在观光期间,可以在三天内将彝族火把节的全部内容浏览一遍。这不仅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流程,还需要科学的设计游客的浏览动线,提高游客的体验度[9]。

3.3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

在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融合模式。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才能将二者的优势全部的发挥出来。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很多产业融合的方法已经不一定能够适用于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体育文化特色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状态,选择合适的产业融合模式,实现二者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例如彝族火把节是每年的六月份才会举行三天,这种情况对于当地的旅游产业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为这一活动每年只有三天时间,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在非节庆期间的旅游淡季问题。当地旅游产业应当将彝族文化特色融入到火把节活动中,增加火把节活动的内涵。例如在当地建设彝族文化旅游基地,旅游产业的融合目标应当从火把节的节庆活动扩大到整个彝族特色文化上,将彝族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融入到旅游项目中,进一步的丰富当地旅游资源[10]。将火把节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以彝族特色文化作为主题打造当地旅游周边产业,让当地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过火把节作为主题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4 结语

综上所述,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作为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节庆体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产业与当地体育文化资源的融合开发,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当地资源的开发效率,为川西藏羌彝走廊地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齐玉红,张胜男,谢揆择,等.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的发展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研究--以西昌市盐源县为例[J].养生保健指南,2016(23):217-217.

[2]张坤源,杨永璞,张霞,等.凉山彝族和非彝族对火把节的态度及了解情况[J].环球人文地理,2016,(16):229-230.

[3]胡良玉,吴勇,张波,等.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4):118-120.

[4]格坡铁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与凉山旅游开发互动作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72-73.

[5]李宇.基于RMP模式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2):92-95.

[6]郎丽苹.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37-139.

[7]李宇.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1(21):6,110.

[8]孙德朝.凉山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及价值[J].毕节学院学报,2006,24(5):19-22.

[9]张油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8,22(4):7-9.

[10]王贵宏.贵州省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Ethnic Festival Sports Culture Resources and Tourism in Tibetan, Qiang and Yi Corridor in Western Sichuan -- Taking Xichang Torch Festival as an Example

DAI Chao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Sichuan, China)

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川西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编号LY19-03;2.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FWH2019-001。

戴朝(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体育旅游。

猜你喜欢
火把节西昌彝族
彝族火把节民俗纹样元素分析与开发
西昌:监督“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西昌过年,吃李小肠烧烤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王 洪 摄影作品欣赏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