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媒介英语接触习惯对本科双语教学影响的研究

2019-11-25 08:30金庭旭张华韦艳
教育界·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双语教学习惯

金庭旭 张华 韦艳

【摘要】在文化多样性、人文修养、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及了解国外卫生政策分项中,日常听英文歌为主的学生态度更积极(P<0.05);在英文沟通能力中使用英文网站为主的学生态度更积极(P=0.016)。浸润式教学是双语教学改革值得考虑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媒介接触;习惯;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浸润式教学

【基金项目】贵州省本科教学工程重点项目(08090150205) ;贵州省2017年一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预防医学(黔教高发〔2017〕158号)。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 使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及使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自然、顺利地发展[1]。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指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中使用英语作为课程主要用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2]。自2002年教育部强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需加强双语教学以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建设已历经16年[3]。然而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英文水平低下的问题尤为突出。

浸润式教学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大量案例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升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积极主动性[4-8]。“浸润”环境的重点在于课堂外,鼓励学生“浸润”、为其营造“浸润”环境的方法值得教师重视。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通讯和网络[9]。了解我省大学生日常不同媒介英语的接触习惯,分析该习惯对双语教学的影响,对有效营造双语“浸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调查大学生日常不同媒介英语接触习惯与专业课双语教学效果间的关系,探讨在省属高校实施浸润式双语教学法的可能性。

一、对象与方法

根据文献[1]和预调查编制自制问卷调查贵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4级学生对环境卫生学双语教学课程的满意度、推广意愿,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不符合卡方检验时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P值,以α=0.05为检验水准。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获得有效问卷105份,调查率及有效率100%。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学生更倾向阅读中文书籍、报刊,访问中文网站;听歌和观看影视作品时更多人没有特别的语言倾向。在所有英文媒介的接触中,观看英文影视作品的最多(21.9%), 阅读英文纸媒的人数最少(0.9%)。

(二)日常不同语言媒介接触习惯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校环境卫生学双语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效果各个分项调查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超过50%。尤其在“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人文修養”“提升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及“增进对国外卫生政策的了解”的分项中,日常听英文歌为主的学生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了英文沟通能力”分项中,日常使用英文网站为主的学生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三)日常不同语言媒介接触习惯对学生满意度和推广意愿的影响

我们在将学生对本课程打分合并为不合格(0-5分)、合格(6-7分)和优秀(8-10分)后分析发现,无论习惯接触哪类英文媒介,均有超过50%的学生将环境卫生学双语课评为“优秀”,评优率61.0%;近半数学生支持继续进行双语教学(48.6%),但不同评价态度和推广意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大学生接触媒介就是想从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9]。如果课堂内外都有双语环境,教学会顺利得多[10]。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摆脱不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学生既无法理解专业课内容,外语水平又没有提高,实际上荒废了该门课程[11]。浸润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设立真实的语境,不仅要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英语环境,而且要重视课堂外英语“浸泡”环境的建设。学生课业繁重,时间精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出有效的“浸泡”方法。

本研究发现,受调查学生英语“浸泡”时间短,强度低,倾向使用英文的学生数量少,日常使用英文网站的学生比例低至3.8%,远低于经济尚不及贵阳的江西新余的同类调查(55.9%)[9],这提醒我省高校教师加快建设课堂外英语“浸泡”环境的建设工作刻不容缓。本研究还显示,日常以英文歌为主要接触媒介的学生在英语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方面态度更积极。另外,100%的以英文网站为主要接触媒介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提升了英文沟通能力(P=0.016),这一结果值得我们关注。考虑到网络中广泛使用实时交流软件和回帖、跟帖等习惯,可能是该类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具有更积极沟通意愿和沟通能力的原因。本研究发现,日常习惯观看英文影视作品的学生占比虽然最多(21.9%),但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因为学生接触影视作品缺乏明确目标。本研究中日常习惯英文阅读的学生仅1人,目前无法明确日常阅读英文纸媒对双语教学的影响。本研究中受调查学生对双语教课评价平均分为7.59分,评优率为61%,可以认为学生对该双语课程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但不同媒介的英语接触习惯对学生评价和推广双语课程的态度没有影响。

综上,进一步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可行且必要,浸润式教学是值得考虑的方法之一。除双语课堂建设外,教师更应重视课堂外英语“浸润”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明确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施黎英, 何敏.双语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s1):167-169.

[2]阳雨君, 梁雪清.对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14):116-117.

[3]韩立新, 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 2013, 29(06):35-41.

[4]韦莉萍.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5(02):162-163.

[5]谢清.美国沉浸式教学及其对中国双语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 2013, 35(01):107-113.

[6]热孜万古丽·买买提.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启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6, 26(06):10-14.

[7]肖静.沉浸式教学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未来英才, 2017(13).

[8]王倩倩.沉浸式教学法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02):00172.

[9]柳敏.跨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对英语国家流行文化认同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07(06):90.

[10]武敬杰, 许世彬, 赵新雅.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 2008(05):64-65.

[11]于洪颖, 况新华.双语教学效率低下问题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1(11):110-111.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双语教学习惯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