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
一支憧憬光明的歌
《囚绿记》创作于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1937年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1月上海沦陷。陆蠡等一部分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当时陆蠡内心压抑痛苦,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想起了一年前暂住北平时,窗外的一株常春藤的故事。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作者由此想到了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因此,写下了这篇富有象征意义的文章。
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按照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来构思全文,对“绿”的认识层层深入,形成了文章精巧的结构。
寻绿部分,作者初见常春藤,“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作者在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却选定了这间房,那是因为作者喜欢破玻璃外长着的那根常春藤,可见作者对绿的喜爱和向往。
观绿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表达对绿的喜爱,“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看着窗口的那片绿,作者联想到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和航海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让他感到“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时候作者的感情应该是缘于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那就是把绿当作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化身,对绿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
囚绿部分,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恼之切。作者心中忽然滋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把绿的枝条从破窗中牵引到自己黑暗的房间来。绿在黑暗中的挣扎,使作者对绿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看着“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作者开始恼怒绿的不亲近,不快于“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但当看到“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时,作者又可怜它、同情它,并计算着自己南归的日子,打算在离开时释放它。这时候,绿的形象在作者心中大打折扣,感情由高峰转至低谷。
释绿部分是文章主旨所在,当作者临行来开释这片绿时,他看到这片绿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时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所以他是“珍重”地释开了这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由此作者完成了对绿的感情升华,揭示了“绿”的深层象征含义: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
怀绿部分虽短,却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和绿的那段交往是在1937年夏,但文章却写在一年以后,那时,作者已经回到上海。可见作者和绿的交往虽深,但对绿的认识的最后升华,却是日军铁蹄践踏北中国之后。作者把“绿”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屈的精神结合了起来,从而展示了“绿”的最高象征含义: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
陆蠡通过常春藤这样的小事物深入挖掘其包藏的深邃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因此,他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且妙用修辞,使文章增辉。
出乎其外
邂逅《囚绿记》的文字美
一、意在言外,情蕴事间
陆蠡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但这种内心诉求没有赤裸裸地直说,而是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对常春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深思。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这种采用曲笔、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了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抗争精神寄寓在常春藤上,作者赋予“绿”以象征意义,赞美它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春藤象征作者本身的品格,象征整个中华民族不屈服于黑暗、不安于被囚系的精神。因此,本文表面上写的是“绿”,实际上歌颂的是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的是作者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向往之情。
二、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以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的结构,形成了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后文囚绿作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着,甚至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释绿部分则是文章主旨所在。由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逆转猛收,形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既揭示了主题又发人深省。怀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
三、妙用修辞,文笔增辉
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在领悟作者高尚情感的同时,鉴赏和学习其写作技巧对我们的写作也大有裨益。
同步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纖细(qiàn)
公寓(yù) 大笔如椽(chuán)
B.葱笼(lónɡ) 朝霞(zhāo)
奔腾(ténɡ) 遐不掩瑜(xiá)
C.淅沥(xī lì) 蹩脚(bié)
涟漪(yī) 情不自禁(jìn)
D.蕈菌(xùn) 猗郁(yī)
绿林(lù) 敝帚自珍(b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3.文本解读。
(1)文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2)文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3)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