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麟: 玩一场与历史名人的“私密约会”

2019-11-25 02:23王新同
北京纪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沃霍尔老照片安迪

王新同

故宫女孩,因小“虚荣”想与梦露“同框”

1990年出生的刘思麟,4岁跟着爸妈来到北京,住在皇城根下的一条胡同里。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母亲也是艺术领域的人,所以从小耳濡目染,让思麟的艺术细胞也完全活跃起来。家里管得严,不让她看电视,但思麟偶尔路过电视瞄一眼,回房间里躺下,就开始脑补整个剧情该如何演绎。

在音乐氛围中长大的她,11岁开始听CD,从格莱美听到老虎鱼。喜欢看杂志,从内容到广告,但只看图片,发现好看的就翻不动篇儿。

刘思麟从小爱涂鸦,喜欢安迪·沃霍尔,喜欢波普,但却被美术考前班的机械培训消磨了热情,于是爱好从画画转成摄影。大学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她选择继续学习,进入清华美院摄影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古灵精怪、每天有着奇思妙想的姑娘,毕业后的工作竟是在故宫博物院修文物。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文物的伤况进行二维和三维的信息采集。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她低调慎言,不对外说具体的工作内容。

女孩染了一头金发,性格特别爽朗。她时尚的造型、新颖的服饰,让人一时很难把她和这份严肃谨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甚至几次被故宫的保安拒之门外:“这位游客,这里是工作区,你不能进。”这让思麟乐了,后来她时时刻刻把工作证挂脖子上。

“伪造”照片,完全是个偶然。一次刘思麟翻出一张母亲的照片,她十分惊讶:原来妈妈年轻时这么酷,与现在经历岁月錘炼、茶米油盐的妈妈简直判若两人。如果现在的自己和当时的妈妈站在一起,将会有怎样的对话,想想就觉得有趣。于是她就P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这张精心制作的“姊妹照”,让家人、朋友都颇惊讶,觉得太有趣了!

平时,刘思麟每天骑着永久牌的“古董”自行车上班,下班后的时间,都被用来鼓捣一些老照片。因为是搞摄影艺术的,女孩很喜欢这些古老的遗存。像爱因斯坦、梦露、戴安娜王妃以及国内的宋美龄等,都在国人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也是历史明星。在审视那些老照片时,她感觉质朴古老的色调,虚化的图像,仿佛百年美好时光都藏在里面。这些令女孩深深迷醉。

刘思麟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超级明星!一天,她突发奇想,“如果和这么多名人合影了,自己是不是也能成为名人?”妈妈被她荒诞幼稚的想法逗得哈哈大笑,以为是女儿“耍贫嘴”,并没有当回事。不料,有了之前“和同龄妈妈邂逅”的成功案例,思麟却信心十足地鼓捣了起来。

刘思麟很崇拜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看过她主演的《热情似火》《绅士喜爱金发女郎》《七年之痒》等。可惜这位女神的婚姻并不幸福,36岁就早早离开了人世。刘思麟在扼腕叹息之余,为向梦露致敬,就决定P一张和女神的合影。

“想要融入那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足够了解那个时代。”为此,刘思麟没少下功夫。在查找资料,翻阅一些报道后,终于设计出她和艳星玛丽莲·梦露,穿越半个世纪的“同框”照,令人拍案叫绝!

玩一场与历史名人的“私密约会”

刘思麟对老照片有着痴迷般的喜欢,她认为老照片是种记忆媒介,那些人是过去的,而自己代表着未来。通过P图将自己介入到老照片中,便好像在和历史的人一起对话。通过摄影、PS,她制造出了一场精湛绝伦的生活秀,每个时代都凝聚在一瞬间,而她就是策划这场大秀的导演和演员。

但实施的过程绝对没那么简单。刘思麟说,首先要从海量的老照片里,选择感兴趣并对自己产生影响的名人。选择好图片之后,女孩会从画面的整体入手,考虑自己站在哪个位置,与照片中的人物如何互动,画面中还可以有什么颜色,最后再考虑服装和道具的问题。

“其中,找服装是件非常烦琐的事,一般都是从二手市场、淘宝买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定做。准备好服装,调整动作、眼神,就可以拍摄了。再将两张照片调整后P在一起,力求能完成与名人默契互动的完美结合。”

刘思麟热衷于用摄影创作去解构历史。她四合院的房间里,书架上摆满画册,许多都是波普艺术,比如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涂鸦艺术家班克西。桌上一台超大电脑,还有各式相机,这都是女孩创作的工具。

有时候她会让妈妈帮忙梳头,设计发型和服装的搭配,爸爸为她做灯光师和辅助摄影师,就像一个家庭游戏一样。做后期是个偷着乐的过程,刘思麟在镜头前一遍遍演练,想象对应的历史名人就在她身边和自己互动……直至获得满意的照片。她说:“拍摄的状态很过瘾,一个人在镜头前一遍遍演,想象名人就在你身边,跟你互动。”

她和张爱玲、李兰香的合影最有趣。张爱玲的着装和表情都极富个性:米色薄绸上点缀着暗紫色凤凰,很有画意;坐姿优雅却颔首垂目、郁郁寡欢。刘思麟身着朴素的格子裙在沈阳的一处公园取景拍摄后加以合成。她将自己P到了两人旁边,以假乱真,难以分辨。

这些图片在传播过程中,被北京的一位记者看到了,在惊呆后还真作了一番考据,甚至专门请教了张爱玲研究专家止庵。还有人在豆瓣上开了个小组,专门讨论两张照片哪张是真,哪张是假。直到经过多方资料查证,才解开这个“疑案”——原来它是一位姑娘的神来之作!

还有一次,有公众号发文讲毕加索生平,用了刘思麟与毕加索的合影,那表情、举止非常自然,仿佛两人就是在一起打坐闲聊。他们也信以为真了。女孩赶忙向对方说明这是自己的创作。后来这个公众号还发了一个声明,专门介绍了她,思麟觉得很有趣。

在一组名为《我无处不在》的系列作品里,她把自己和20世纪的许多大人物P在了一张照片里。女孩把蒋介石P掉,自己站在了宋美龄旁边,手指着前方,好像在指点江山的样子;也曾把萨特P掉,把手搭上波伏娃的肩膀;她还曾与安迪·沃霍尔、弗里达“同框”,甚至把自己P在天安门城楼上站在伟人旁边。

最逗的是,在和戴安娜王妃的合影里,她站在王妃身边,翻了个白眼。大家觉得戴安娜是一个优雅亲和的王妃。她去世以后,媒体上都在报道这张照片,还有她的相关八卦、各种揣测。刘思麟说如果她不是王妃的身份,可能就会这样非常真实地表达自己。

在《我无处不在》这组作品里,每一张照片看着都幽默又和谐。她的故宫同事知道这些事后,常打趣地喊她“艺术家”。

2015年,劉思麟入选瑞士MuséedelElysée美术馆每五年一届、每届全球入选50位青年艺术家的“Regeneration”展览和出版项目。同年当选“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掌声和鲜花来得太快,让她都不敢想。

拿下国际摄影大奖,“追星人”成了艺术明星

也有网友质疑,这会不会侵犯众多名人的肖像权?刘思麟幽默地说:“开始做的时候,我头脑非常简单,觉得如果我侵犯了这100个人的版权和肖像权,他们的基金会、遗孀都来告我,那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人。后来才发现这想法很幼稚,压根儿就没有人来告我。”

曾有媒体问刘思麟,照片流传出去,被误以为真怎么办?女孩笑着说:“那我的目的某种程度上讲就达到了,平等的传播就是今天图像的命运。”展览时,看到有的观众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刘思麟就在旁边偷偷地笑。

其实刘思麟创作的每一个作品因极富创意,鼓捣起来都很复杂。比如与安迪·沃霍尔合影时,在创意设计上刘思麟就颇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她创作了一幅安迪·沃霍尔拍照,她坐在其后随性撩起头发的照片,想法相当大胆。而且刘思麟分析了光线、景别、透视,觉得都挺满意。一个个形象迥异的“Celine Liu”无处不在,横扫了网络世界。

26岁,刘思麟凭借“无处不在”系列作品,从全球10位提名艺术家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被誉为“摄影界戛纳”的2016 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发现奖”大奖,捧走了20万元奖金。同时还得到了2017年前往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举办个展的机会。这也使“Celine Liu”(她的英文名)在国际摄影界声名鹊起。

刘思麟最爱的一件作品,是她和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合影”。原来,在刘思麟的孩提时代,每当父亲哄她开心时总会拿出一枚硬币夹在他的唇鼻之间,再把腿弯成罗圈状不停地晃动身体,父亲这种搞怪的状态总能逗得思麟哈哈大笑。“当时年龄特别小,不知道爸爸在干什么,只觉得滑稽。后来长大一点看了电视,才知道他在模仿卓别林。我和卓别林的关系,因为有我爸爸,觉得是心灵相契的朋友。所以我没有选择卓别林经典的银幕形象,而选了一张自己陪伴卓别林在后台化妆的照片,感觉很熟悉、很默契,也很平常。”

因为刘思麟的作品讲究各种细节,“穿越”得太逼真了,如果不是在这么多照片里同时发现她的影子,人们很难发现这些照片是“伪造”的。这些照片在网上疯传,网友大呼不可思议:“这哪像P的,感觉她就在那个时代。”“不仅仅PS技术很棒,创意更牛。”“戏精附体的又一经典案例……”

从追星,到成为艺术明星,这是刘思麟当初始料未及的。如今,尽管女孩仍从事在故宫修文物的工作,但蜚声海内外的她,还要经常参加世界多地的艺术展,刘思麟很感激领导对她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在刘思麟看来,“篡改历史”不仅是一种带点小俏皮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代替别人去表达一些东西,这也是摄影应该传达的能量。“过去名人能影响整个社会,而今天网络这么发达,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不仅仅是艺术家、名人。”

(编辑·宋冰华)

猜你喜欢
沃霍尔老照片安迪
成为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的个人艺术史“成为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从A开始,再回归
机器人安迪
看电影
手机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