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纪
位于悬瓮山麓、晋水之源的山西太原晋祠,是西周时期唐国侯姬虞的祠庙。这里山明水秀,古木葱郁,池沼亭台如星辰般遍布,熠熠生辉,是现代都市中横亘古今的著名风景区,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晋祠内文物精品众多,涉及多种艺术领域,其中不少是孤例和范本。晋祠坐落在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位于晋水源头。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沟渠池沼熠熠生辉。微风吹过,檐铃作响,古树枝叶随风飘摇。阳光下的古建筑焕发着迷人的光彩,颇有江南园林的柔美之风。
在晋祠的建筑历史上,无论各朝各代怎样增补扩建,统治者始终遵循着一条不因时间流逝而变化的规矩,那就是“礼”——通过建筑格局的架构来体现出鲜明的秩序感。周礼要求,布局必须以中土为中心,辐射四方。通过不同的位置关系,反映出尊卑、主从的等级秩序。晋祠规模宏大,共有上百座建筑,尽管为历代陆续所建,布局却严谨有序。
祠区坐西向东,主体建筑圣母殿位于西边,以圣母殿至晋祠大门为中轴线,两翼随地形高低起伏,错落着两组建筑,分别构成南线和北线。宋初,圣母殿建成后,晋祠的布局有了较大变化。圣母殿前架起鱼沼飞梁,通会仙桥,筑金人台,初步形成一条主线。金代又增建献殿,大明万历年间,再建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比较完整地形成了一组以圣母殿为主体的祠庙建筑群。通过下面的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三条有依从、有等级、有脉络、多功能的布局射线。在步移景换中,感受秩序带给我们的从容恬淡和心灵滋养。
中轴线:从晋祠大门起,经水镜台,过智伯渠、会仙桥,到金人台、钟鼓楼,再穿过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到达圣母殿,往左再到台骀庙和公输子祠。这一组建筑,为晋祠的主体,布局严谨,结构分明,集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风格于一体,被誉为“国之瑰宝”。
南线: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傅山纪念馆、同乐亭,再到三圣祠、苗裔堂、真趣亭,往前便是难老泉和水母楼。近年来,在胜瀛楼左侧还重修了晋溪书院,增建了董寿平美术馆。这一组建筑,亭桥点缀泉水环绕、绿树成荫,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以风景优美驰名。
北线: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到达唐叔虞祠,往左经过八角莲池、善利泉、松水亭,便到了静怡园、贞观宝翰亭、钧天乐台,再上七十二道阶梯,到达朝阳洞、读书台、吕祖阁。这一组建筑,依地势高低起伏、错综排列、宏丽壮观,以崇楼高阁、诗词碑石取胜。
晋祠以它独特的布局展现了古人对礼的尊崇,他们相信,对秩序的遵从能够形成道德规范。通过察看天上星辰的运动秩序,统治者能够了解时象万千的变化;而秩序感的形成,影响着统治者制定各项制度和典章的准则,也催生了一个尊礼崇道的俗世社会的出現。
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出于安抚民心和弘扬孝道的目的,统治者决定为晋祠修建一座圣母殿。所谓圣母,指的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直到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为邑姜加号“昭济圣母”,圣母殿才算实至名归。
作为晋祠的主殿,圣母殿与对越坊、献殿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宣扬孝义的场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发生强烈地震,圣母殿多处有损坏,崇宁元年(1102)进行了重修。圣母殿内共减少16根柱子,因此内殿、前廊十分宽敞,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置像空间。四周的柱子皆向内微倾,构以侧角;四根角柱向上升起,使得大殿更加稳固、灵动,前檐四角翘跃如飞,华丽优美。角柱上一周用斗拱承托着屋檐,斗拱样式复杂,屋檐深远翼出,上下重檐伸缩有致,遗韵蹁跹。晴天,光线透过圣母殿的重重屋檐,倾洒在斗拱与廊柱上,明暗相间,大殿显得愈发柔美。圣母殿前廊廊柱盘有8条木质蟠龙,均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作跃跃欲飞状,造型大胆、手法精致、栩栩如生,为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中最早的蟠龙大柱。
在圣母殿雄阔的檐影下,鱼沼波光粼粼,一座独特的十字形桥梁横跨其上,均衡、轻盈,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仙鹤,有着无法言说的美,这就是国宝“鱼沼飞梁”。它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前后连接圣母殿和献殿,左右向下倾斜连接到沼岸,桥上围有大理石栏杆,形制奇特、造型优美。
什么是鱼沼飞梁?古人这样区分容水之塘: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圣母殿前循礼为沼,沼中为晋水第二源头,水流充沛,游鱼如织,因此取名为“鱼沼”;沼内立34根小八角形石柱,均长约30厘米,柱头以普拍枋联络,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其上铺十字形板桥。古人讲“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故而称为“飞梁”。古代桥梁多建为一字形,唯有鱼沼飞梁结为十字,连通沼岸四面八方,可谓美学意义深远。这种形制构造是国内现存古桥中的孤例,极为珍贵。鱼沼飞梁的建造,是古人对礼制秩序遵从的产物,以献殿向圣母殿的行向为主序,南北桥面的变化为从序。
奉圣寺位于晋祠南侧,舍利生生塔位于奉圣寺浮屠院内。唐武德五年(622),大将尉迟敬德捐赠自己的别墅,用来改建为寺院,唐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原寺在金代毁于战火,元皇庆二年(1313)重修。解放初期,寺院被拆毁,现在看到的这组建筑为近年重建。
奉圣寺有前后两院,前院南北廊陈列《华严石经》碑,是研究唐代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圣历二年(699),《华严经》译就。随后,晋水赤红如血,武则天以为异象,遂令书法家将《华严经》小楷书于136根石柱上,又由工匠精刻成石经幢,镇藏于晋祠之北的风穴中。五代时石经幢有所遗失、残损不全,北汉中期进行补刻,此后深藏风穴千余年,直到1952年才被移置晋祠。
舍利生生塔是奉圣寺最古老的建筑遗迹,修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据说,释迦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化作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共有八斛四斗,被古印度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为八份,并建塔供养。3世纪时,阿育王将其取出分送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传说其中一粒埋于此佛塔下。清初此塔毁塌严重,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时,工匠发现塔下地宫中有许多舍利子。一粒变成千百粒,喻示着“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塔名“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高38米,八角7层,高耸入云,秀美挺拔。青色琉璃勾栏剪边,雕饰精巧,甚是壮观。塔顶为琉璃葫芦形宝顶,八面镶嵌8条琉璃坐龙,造型精致、栩栩如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若腾飞,为清代琉璃上乘之作。塔内有螺旋蹬道,通向塔顶,层开4门8窗,凭窗远眺,晋祠周边美景尽收眼底。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晚照之时,霞光映照着舍利生生塔,五彩琉璃反射出耀眼的光辉,天生云锦,塔幻灵光,格外壮丽,被誉为“宝塔披霞”,乃“晋祠八景”之一。佛家讲舍利的种种灵异与“神变无方”,使其具有不可思议的弘法价值。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