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
—— 哈菲兹
时间一年又一年,迎来送往,一批批毕业生从学校迈出,踏入社会。自然,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面临的第一个课题便是求职,有关职业选择的教诲早已听得太多,好的起点、发展前景、产业未来、职业规划……相信每一位怀抱未来的年轻人,都期待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前景。无论社会经济大环境如何,于个人层面,毕业生终究会使尽自己的浑身解数,抓住任何可能的机遇。
然而,招聘作为毕业生迈入社会的第一个迎宾者,有时非但不够友好,甚至还有些阴险。
今年6月从高校毕业的梓琳,刚刚经历了一场并不平常的招聘遭遇。在这次招聘中,梓琳非但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还差点欠下两万元的债务。
今年6月20日,梓琳接到自己先前在某互联网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的一家公司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与梓琳约定了面试的地点与时间。6月21日,梓琳如约来到该公司指定的面试地点,苏州市某商圈一栋商业楼的七层,“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看他们在招聘网站上的介绍,这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是从公司的选址到布置,给我的第一印象怎么都不像是一家科技公司”。梓琳告诉记者。
由于出身文科,梓琳投递的职位是文案专员。“面试我的是一个年纪挺轻的姐姐,一开始她就和我聊我的职业规划,反正谈了很多,但是都和具体工作无关。后来终于谈到了我面试的职位,没想到她直接和我说我面试的职位前景不好,让我试试IT方面的职位。”梓琳叙述道,“我当然很疑惑啊,自己又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也没有这方面的技能,怎么就没头没脑地叫我去搞IT。”
在梓琳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后,这场面试的真正主题才拉开帷幕。“面试的姐姐就告诉我,他们这里有签约培训,专门培训IT方面的技能,而且他们和阿里巴巴、腾讯这种科技公司都有合作,以后可以推荐就业。反正差不多意思就是,你只要在我们这里接受三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找到收入很高的IT工作。但是他们本身其实是不招人的,换句话说,他们是一个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了解了该单位的真正性质和目的后,梓琳本能地产生了防范之心,“说实话,一开始这位姐姐和我聊天的方式还有内容,都让我觉得挺中肯的,有关IT行业的前景等,我心里也认可。但是,当我发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把我引向这个培训的目的后,我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接下来的时间里,招聘人员一次次地强调职业培训的好处与未来工作的保障,并催促梓琳做决定是否参与培训。“她提供了一份书面的文件,让我签字,还告诉我培训费可以后续在工资里扣,反正也没说培训费究竟是多少。很庆幸我当时没有脑子一热就签字,我表示自己想考虑考虑,并用手机把文件拍了照。”回到住处的梓琳仔细读了这份文件,“读了文件并查了网上有关这个公司的评论我才知道,原来培训后并不是保证就业,而是推荐就业,就是说并不能保证有工作,而且所谓的培训费从工资里扣,其实也根本是假话。培训费其实是要我和第三方借贷机构签约,可以在未来分月返还而已,借贷总额为20000元。”
根据梓琳提供的信息,记者于8月11日来到该公司并佯装求职者。在表明了自己求职意向之后,记者所接受的后续面试基本与梓琳相同。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到熟知这一行内幕的丁磊(化名),他向记者介绍了其中种种。
“梓琳所遭遇的这种招聘方式,其实并不新鲜,可能七八年前已经有这种模式的骗局了。我们一般把这种称为招转,亦即招聘转招生。其实从一开始,所谓的面试官就是要把你的求职意向转化为培训意向。那些面试官一开始就会分析你的个人特点,比如说你是女生,面试的是文职,她就会告诉你,文职工作的可替代性很高,工资也低,然后就告诉你最好去培训,学一点工资高的技能;如果是男生,一般就是鼓吹高工资,告诉你要賺钱养家这种,反正他们很会抓人的心理,让你卸下自己的防备。一般在面试过程中,那些面试官都不会提培训费用的事情,就算提了也是一笔带过,如果面试者草率签字,根本不会料想到自己是签了一份借贷合同。”丁磊爆料道,“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签订协议这个环节,大部分学生非但没有仔细研读协议,反而会听信面试官的说辞,觉得协议都签了,那么培训结束后工作肯定是稳了。其实那个就业协议没多大用,出了事也帮不了学生,公司是甲方,协议是公司起草的,有很多条款协议里写的都很模糊,看似没毛病,其实就是为了应付的,还有很多公司到后来能不签就不签,更省事。但是,学生还签了一份贷款协议,这种协议内容往往长而且复杂,只要学生签了字,那还钱是免不了的了。”
针对如何避免遭遇此类招聘骗局,丁磊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求职者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面试公司的主要业务。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渠道可以查看公司的基本信息,另外还可以到招聘网站上看,这个公司除了招聘实习生之外,还招聘什么岗位,如果长期在招咨询师、讲师之类的岗位,那基本上就是培训机构了;其次,对合同、协议等文件的签署要敏感。千万不能头脑一热,叫你签什么就签什么。找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就算公司觉得你是百年难遇的人才,急着要签下你,你也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时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面试者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比如说你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你想要找怎样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求职者自己想清楚的事情,而不是面试官带着你找工作。面试官不是你的父母,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自己不先去培训并从事那方面工作?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清晰,天上没有那么多馅饼掉下来。
前文所述的招聘骗局,其最可怕之处在于上当者维权难。因为当求职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即便接受培训后也难以找到之前对方许诺的工作之后,培训单位有各种理由搪塞你:你确实利用了公司学到了技术,你为知识付费,公司有培训的资质,有办学的权利,所以这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即便是存在诈骗嫌疑,但是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毕竟贷款协议确实是你自己签的,那上面也明确写了需要按时还款。至于就业协议,上面顶多就是承诺你就业及薪资的问题,那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工资没有达标,是你没有学好,公司可以让你免费回去接着学习,回炉重造。更何况,要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求职者又得付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背负着培训债务的求职者往往没有这个能力负担,最后只能选择自认倒霉。记者发现,由于此类招聘培训骗局的多发,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诸如“记录一些在招聘网站以招聘为由骗人培训的公司”之类的帖子,帖子里记录的公司不下几十家。
在金融圈工作的小志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针对金融相关专业毕业生常用的招聘骗局。小志告诉记者,有很多期货或外汇等非法金融机构,对外宣称招聘,然后设置考试和面试,其实只要参加的人都能通过,目的就是让你参与培训。一旦参与这种单位组织的培训,他们就会对你洗脑,让你产生一夜暴富的幻想。教给你几个最基础的投资分析方法,然后先让你用软件模拟,模拟成绩往往很好。在培训后期,他们就会给你开户,让你把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进去操作。其实这就是一个骗局,因为开户的平台就是这个公司自己的,你在其中的所谓操作,公司都可以后台操控,到最后就是把参与培训的人的钱给骗走。至于想要在里面工作?对不起,你最后实际操作的成绩不理想,不予录用。
招聘骗局层出不穷,多年前,媒体就爆出有招聘单位以组织入职考试为名收取求职者的报名费行骗。而如今,骗局手法一再升级,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想必是最容易受骗也是行骗单位最爱的群体。
记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以曾经自己最不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年轻人。毕业生,怀抱着最好的期待步入社会,却未曾想过,迎宾者早已准备好了最坏的礼遇。请别让招聘这社会第一课,终成人生第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