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学科技园的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9-11-25 07:54王成林赵东亮陈星浩亓德明
物流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园园区大学

王成林,仵 坤,周 敏,赵东亮,陈星浩,亓德明

(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2.北京中物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1149;3.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1149)

1 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很多高等院校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了教师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重要载体,有利推动了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办大学科技园资源优势,发挥入园企业在产业、技术、人员方面的集聚效应是一个需要高等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结合方式。刘洪民[1]提出应建立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长效服务机制,完善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建设。郑刚等[2]以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从创业服务视角,探究浙大科技园服务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张真柱等[3]认为大学科技园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资源,集聚了高校和企业双重的创新要素,既是科技研发创新的基地,也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上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北京物资学院从2013年开始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形成了以智慧物流领域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园区企业也在积极对接学生实习和就业需要,成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从而提升其对专业人才的支撑能力成为园区管理者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北京物资学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并与入园企业北京中物汇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园区空间资源共享特征的专业化实践项目实施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2 项目实施背景分析

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科技园位于通州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于2013年开始正式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智慧物流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集聚,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在逐步有序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园区管理者发现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园区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出现了明显的外迁趋势,向海淀区等区域进行转移,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贡献度不足。目前园区内还是以高科技中小企业为主,规模都不是很大,虽然也有和学校合作的意愿,并开始逐步接收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但是整体规模并不大,专业性也不强。通过对园区企业实际走访调研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企业场地较小,不愿意提供工作空间给学生使用;同时企业的技术人员有限,辅导能力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再有学生组织比较困难,流动性较强,没有很好的管理模式。基于上述原因,企业虽然知道学校有智力、人力方面的优势,但是没有很好地找到合理的模式去利用学校资源,主要是靠自身力量发展,与学校的互动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

在学校管理层面,在引入企业资源的时候,更希望能够利用大学科技园的企业优势服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愿意看到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之中,丰富实践教学培养方式,拓展学院的实践教学资源。

3 面向大学科技园的专业实践项目设计

基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在前期经验积累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了校企共享资源的专业化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项目以大学科技园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基础,积极发挥企业人员、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合理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和方式,采取多种渠道对接学生的实践需要,在园区内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与学校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结合,共同进行学生的指导,在企业资源全渠道引入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资源参与,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模式。

3.1 将企业业务转化形成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从岗位参与到内容参与的转变

企业运作业务具有其自身特点,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学生通过实习等形式嵌入到企业实际运作之中,因此对企业的场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融入的渠道、人数等都受到限制。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应对企业的业务内容进行适度的科学调整,将其中的专业型研发任务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分解,并制定好各个模块之间的标准接口,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为学生介入企业相关业务提供了可选择参与的环境基础。

但是企业的语言描述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将其转变成为可以发布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指导,形成学生团队可以独立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单元。例如:园区与北京中物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其基于虚拟仿真场景的案例库建设作为实践教学对象,要求设计各类物流服务场景,并建设物流中心仿真模拟资源库;企业还免费提供了必要的专业指导知识材料和企业实际采用的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可以供学生进行选择使用,摆脱了以往的岗位制参与模式。

3.2 科学安排学生实践环节,多维度参与企业运作

为了便于学生参与该项活动,大学科技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参与模式,并建立企业家工作室和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共用的教学场地等实践基础支撑条件,为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支撑。以本年度开展的大学科技园暑期训练营项目为例,园区利用学生暑期集中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与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合作,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并挑选了6名学生参加该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在园区提供的共用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工作,不占用企业的办公空间,并在园区培训室接受企业的专项培训;项目开始后,学生利用与企业相邻的优势,可以全过程参与必要的企业活动,并可以在出现问题时与企业的技术人员随时沟通;企业负责人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生的研发活动,全面地介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之中,给予了学生多个层面的指导。

学校的专业教师也定期到园区进行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讨论,并将个人的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进行共享,例如提供了基于机器人的分拣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扩展学生的思路,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共同努力,该项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参与学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搭建的多样化物流作业场景,可以让使用者在VR环境下获得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式的感知体验,并可以让参与者体验叉车、桥吊、龙门吊等典型物流设备的操作场景,感受智慧物流带来的教学改革成果。由于合作公司的一部分主营业务是提供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产品,运行效果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创作了几十个符合企业使用要求的案例作品,具体成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科技园暑期训练营活动的学生作品

同时结合企业的其他科研项目需要,设计组的同学们还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搜集资料,通过企业仿真平台实现了现实中无人超市和立库等节点的相关运行功能,并提出了“物流机器人+自动化立体库”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具体成果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整体解决方案图

在前期项目开展的基础之上,园区和企业计划后期继续进行深化合作,将采取网上任务分发的方式,最大化吸引学生以团队模式参加,形成常态化的学生参与模式。新计划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空余时间内,以线上企业构建的工作云平台为基础,通过线上参与企业相关研发活动,并与技术人员进行实时线上沟通;如果遇有问题将可以继续利用园区提供的企业家工作室等教学空间进行线下交流和指导。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发布的形式,进一步邀请其他地区的学生共同参与该项工作。园区也积极鼓励其他企业以这种形式发布相关的工作,并辅助企业完成相关内容的选取,形成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任务内容,注重专业性和深度的有效结合,便于学生接受。在任务执行期间将采取企业家工作室交流的方式,动态安排具体的任务辅导,形成线上网络化的分布式工作模式和集中式园区指导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运作方式。

3.3 开展双维度评价工作,推动实践教学成果应用转化

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考试,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效果,也应重点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在本次大学科技园暑期训练营活动中,学生的作品得到了企业较为广泛的肯定,在后续组织的座谈会中,大家交流学习体会时也表示通过项目实施学会了团队合作,掌握了各种沟通方式;同时由于自身成果有了企业的实际应用,因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始终具有强大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研发工作中。由于是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结合,因此学生也希望与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相结合,具体包括学分的评定、毕业论文的替代等,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学校最大程度的认可。

4 推动未来工作开展的进一步建议

基于大学科技园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未来学校的实践教学开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为了更好地推动该项工作开展,建议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注重实践活动的科学组织,统筹处理好企业需求和学生兴趣的结合问题。企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经济规律和产业属性,但是学生的专业兴趣需要一定的培养和引导,二者之间的结合需要专业教师的深度参与,通过项目内容的转化,实现企业任务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尽量与学生兴趣找到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二是合理控制项目参与规模,平衡好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关系。企业运营有自身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不可能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自身的中心工作,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平衡好企业和学校的互动关系,建议学生的管理要更多的由学校和园区负责,技术指导更加侧重双方的结合,开发平台则以企业为主,实验室为辅助,实现各自的优势互补。

三是注重与学校的实践项目结合,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例如与学校的实培计划项目相结合,并努力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给予支持。这样做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资金的支持量,同时还可以给予参与教师工作量考核上的支持,提升教师的参与度。

四是注重成果的应用,实现企业产业转化。本项目和一般的实践教学不同,基于大学科技园企业的任务具有典型的产业应用特征,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形成可以复制的任务完成模式,并重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便于成果的产业应用转化。在本次实践中,通过与大学科技园的优势资源结合,基于企业的研发平台,全部按照企业产业标准和流程进行工作,成果可以直接被企业采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学科技园是学校一个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基于大学科技园的产业资源、智力资源、企业资源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资源池,应该在利用形式上进行更加广泛的探索,不断更新合作模式,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扩展,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支撑,推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更多的新成果。

猜你喜欢
科技园园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