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9-11-25 22:35夏伟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混合新能源

夏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夏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弱势的中国汽车产业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且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对于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和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借鉴美日欧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以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更快地发展壮大。

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市场结构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从世界各国经验可以看出,国家能源政策的引导与产业化战略的扶持是新能源汽车稳健快速发展极其重要的推动力。我国需要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技术研发路线和国家扶持政策,实现新兴支柱产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以产业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产业政策。本文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类别和产业现状进行了阐述,在对比分析汽车发达国家的发展优势和产业政策之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目前比较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类:

(1)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原油燃料,并结合电力驱动技术以提高车速和降低油耗的车型。它的核心技术有电子控制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功率耦合系统、蓄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目前汽车市场上较为普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汽油混合动力,能够在污染少、消耗低的状态下,长时间持续工作,达到最佳里程。

(2)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电机转换能量,提供动力的汽车。与混合动力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电动汽车完全采用可充电式电池驱动,电动发电机和车载电池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基本结构非常简单。

(3)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将化学燃料作为电能来源,进行动力行驶的新型汽车。核心部件燃料电池采用的能源间接来源是甲醇、天然气、汽油等烃类化学物质。

(4)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有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气汽车的二氧化氮排放量比传统燃油汽车低90%,碳氢化合物排放降低70%左右,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35%左右,是目前使用较为实际的清洁汽车。这种汽车的优点是使用性好,无积碳,发动机寿命长,成本也较低,但是其受到能源不可再生的约束限制。

(5)生物燃料汽车:生物燃料就是由生物原料生产的燃料,主要包括农林产品或其副产品、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是乙醇汽车,其主要燃料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的替代能源。

3 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3.1 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关注并发展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的是欧美各国。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强国也在近几年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计划。

根据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绿色新政中的要求,美国已在 2015 年普及 100 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日本也已经明确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 2020年普及1350 万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下一代汽车”。德国政府则早在2008年11月提出未来10 年内,要在国内普及100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宣布德国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显然,这些欧洲国家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3.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汽车大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比较中,我国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人力资源并不丰富,但潜在的人力资源数量可观。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各大汽车集团和相关院校逐步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人才铺垫。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的新型能源充足。新能源汽车的车用能源包括氢能源、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2010年之前,我国各个车企各自为战,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比较分散,缺乏全盘规划,政府的政策颁布也缺乏系统性。随后,工信部于2010 年8月底前向国务院上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不仅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方针、路线、规模,还为整个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市场推广和配套设施等指明了发展方向。

与《规划》相配套,汽车行业也制定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三个战略:一是确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地位。二是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三是实施“两头挤”的产业化推进战略,一方面继续保持小型纯电动车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在政策容易覆盖的公共交通领域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最终实现向中高级或者主力车型的电动化推进。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线

与传统汽车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某些具体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与美日欧等新能源汽车领先国家差距不大。考虑到我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容量、车用能源供给状况和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现状,从整个汽车工业体系来看,未来我国传统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共同进步,我国传统汽车产业的未来主攻方向是节能降耗,这一任务应由传统汽车技术改进来完成,而就新能源汽车体系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走有别于发达国家以混合动力车为主要方向的技术路径,即在以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技术过渡的同时,大力开展纯电动车技术研发,避开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技术短板,以期待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撑体系构建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自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因为该产业承担着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飞跃的重任。中国新能源汽车虽然与世界水平相差不大,但是作为基础的传统汽车产业与国外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在此提出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重点落实的 6大支撑体系和措施。首先,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其次,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先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第三,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尽快建立与产业发展、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法规体系。第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务领域、私人消费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要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扶持一批专业化电池回收企业。第五,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财税引导政策,建立公民燃料消耗量的税收奖惩制度。第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安全和维修保养服务体系,电池和电机驱动系统的售后维护服务政策。

5.1 技术支撑体系构建

我国国内的整车制造商发展新能源汽车现有两大阵营:以一汽为代表的国有汽车集团阵营和以比亚迪、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阵营。

其中国有企业阵营在技术上可以依托合资平台的资源,在自主品牌的平台上发布新能源汽车,而民营企业阵营主要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源寻求道路,提升品牌影响力。

5.2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近年来,我国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推出了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中央财政前后8年预计将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投资于该产业上。另外,《规划》提到的税收减免将分为两类。对于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减免车辆购置税及消费税。在2015年前,对于新注册的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消费者,免征车船税;对于购买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减半征收车船税。

5.3 市场支撑体系构建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购车的主要用途在于短途驾驶,而不是长途运输,在进行购车引导时,应该多宣传介绍新能源汽车短途驾驶的舒适度、安全性、续能的经济性、便捷性,同时开展一些试驾、租赁使用等活动,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驾乘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为相应节能减排、环保清洁的政策号召,而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好处。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空白也制约着消费者购买欲,不仅在购买前,就是在买后,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驾驶稳定性上还不能达到传统汽车标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疑惑和困难,这就需要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建立更为完善和细致的售后服务系统,以便随时解决客户的需求。

6 结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解决能源危机、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该产业现在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需要克服技术、成本、市场认知度等多方面的障碍,才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因此:

(1)建设人才支持体系;

(2)强化技术支持体系;

(3)加强产业政策支持;

(4)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增加消费政策扶持和加强消费者购车引导;

(6)做好售后配套服务。

相信只要做好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一定能够突飞猛进,挽回在传统汽车行业的劣势局面,在国际汽车行业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1] 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中国市场,2010,(20).

[2] 孙庆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2012,(12):101.

[3] 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

[4] 张海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5] 王嘉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Xia Wei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Hubei Wuhan 43006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not only helps the weak Chinese auto industry to strengthe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ut also forms a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its potential huge market has also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dominated by domestic deman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obstacles faced by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dra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the US, Japan and Europ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expand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new energy vehicles;development status;market structure

U467

A

1671-7988(2019)09-232-03

U467

A

1671-7988(2019)09-232-03

夏伟(1991-),女,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学院,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10.16638/j.cnki.1671-7988.2019.09.078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混合新能源
混合宅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混合运算大篷车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