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6)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目前从青少年整体情况来讲,身体素质呈现下滑的趋势,视力问题与肥胖问题较为严重,未能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国家在青少年体质培育、体育教学方面尚未完善法规内容与制度要求,导致很多学校都不重视青少年体质的培育,难以更好地强健青少年的体魄。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思想观念,且在目前的应试教育观念作用之下,学校及家长都非常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开展,这就导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体育被放置在“后发展”的位置,这也是导致我国各学校不能更好地落实体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目前很多区域的中小学均未重视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区域的中小学,未能结合青少年健康体魄的培育需求创设体育活动,将体育作为副课的内容,与我国所提出的体育教育要求背道而驰,这也是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降低的主要诱发因素。
一些中小学校虽然已经意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的重要性,利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引导青少年参与到锻炼活动中,但青少年所参与的体育锻炼,仅局限在体育课堂内,呈现出体育锻炼形式单一的态势,这样既不能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还不能更好地针对青少年课余锻炼时间进行分配,导致各方面工作效果降低。
在2007年我国已经结合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颁布了相关法律文件,在此之后的2010年国家正式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司,并颁布了国家层面的青少年体育战略计划。在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中,除了可以正确制定青少年体育发展与训练的规划外,还能针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指导学校及相关俱乐部更好地建设体育项目。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除了可以体现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之外,还有助于落实体育发展观,贯彻相关的政策制度。在此情况下,建议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成立专业化的工作机构,对相关的职能进行强化,在各部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合理地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建议加大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力度,针对既有的制度内容进行完善,并出台相应的规定,使学校及社会更好地参与到青少年的体育发展工作中。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法律制度充分落实在工作中。为了能够促使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良好发展,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应将法律制度的落实作为基本点,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制度的落实效率。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制度落实状况的监督力度,将提升青少年体质水平作为基本监督对象,使各方面工作都能按照制度内容执行,保证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
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方面应创建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相关的体育教育工作,将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目标,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体育活动与学习时间,在增强教学效果的情况下,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得到强化,提升其抗挫折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青少年的集体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1)在教育工作中应将体育课程的锻炼活动作为主要改革内容,认真研究国家制度要求,并将青少年身心健康培育作为发展目标,培养其强健的体魄。此时学校应树立体育教育方面的责任观念,要有一定的使命感,遵循“健康第一”的工作原则,将相关的体育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中,凸显出体育教育重要位置,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与力度,促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合理落实,为青少年健康体魄的培育提供帮助。(2)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对体育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体育教师应全面分析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与体育运动规律,并结合实际教育需求创建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使青少年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针对运动项目与类型进行自主选择,以此提升其学习效果与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中小学校应按照国家的规定与要求,对体育课程进行创设与改革,切实升体育课程的建设效果,不可以以任何理由减少体育课程时间,也不能占用体育的课时,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都要带领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除了要培养其学习兴趣之外,还要激发其参与热情,以此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要求。(3)针对课堂之外的运动形式进行创新,加大课外锻炼力度。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工作中,应重视学生课外运动的参与情况,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贯彻“阳光体育”的精神,并将每天一小时锻炼融入课程机制与教育规划中,尊重每位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参与权利,并使其在运动中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4)针对青少年的体制监测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创建关于学校方面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要求学校按照国家的要求,合理地进行的测试,获取相关结果,认真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创建专门的监测档案,将监测工作延伸到大学阶段。为了提升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可以将相关体质健康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指标。
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培育过程中,应加大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力度,通过俱乐部的支持,引导青少年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几种体育锻炼方面的技能,并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目前我国国家级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将近6 000所,为了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中的促进作用,应加大建设力度。(1)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建设形式进行规范,使俱乐部可以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俱乐部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建议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扶持,将培养青少年健康体魄作为最终目标,贯彻落实制度内容,提升俱乐部建设的规范性,遵循法律原则开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并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素养。(2)针对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内容与具体形式进行创新,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俱乐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途径与电视途径等对自身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宣传,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等,创新活动形式,除了要满足青少年多种锻炼需求之外,还需针对俱乐部的发展空间进行拓宽。
青少年属于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后备人才,只有培养出数量充足、质量很高的竞技后备人才,才能促使竞技体育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竞技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更好地培养相关后备人才。(1)加大体校的建设力度,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目前我国在体校方面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良好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模逐渐减少,严重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效果。在此应加大体校的建设力度,要求结合青少年的竞技体育特点与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教育模式,合理地进行布局,完善相关教育结构,在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创建较为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为国家竞技体育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2)应促使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间的良好对接,使青少年得到良好的竞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的教育。
目前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国家已经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与法规。然而,部分中小学在体育教育方面仍存在不足,未能意识到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缺乏合理的教育模式。在此情况下,建议中小学校针对体育课程模式与体系进行改革创新,结合青少年体育运动特点与规律,创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机制,使青少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创建相关的体育发展模式,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合理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为其以后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