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飞 樊国栋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之势的带领下,武术作为一个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的载体,承担起了展示传统文化内涵的重任。信息和网络时代为推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精华的武术, 迎来了新的发展和传播契机。[1]网络传播具有随意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众多专家学者对网络信息传播利弊研究较为详实,但是对于网络传播的分类形式并没有进行细化,本研究将网络传播形式分为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社交网络、微博以及App下载应用5种形式,根据对其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到其中存在的优势、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最后从几个维度展开建设性的意见发表。
1.1.1 形成
互联网是将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联系产生的计算机网络群。互联网的服务包括信息浏览与检索、在线聊天、电子邮件传输以及文件传输等。
1.1.2 分类与具体形式
1.1.2.1 网络图文出版
网络图文出版是指出版者把图文内容发布到网上,读者按需付费或免费下载阅读。网络图文出版的特点是易于检索、阅读浏览便利、内存占用小。网络图文出版的形式有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按需出版。
1.1.2.2 网络数据库出版
网络数据库出版是把内容资源集中存储于数据库中,用户通过网络检索选择相应阅读内容一种网络出版形式。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包括:结构化、高度组织化、查询方便快捷。目前我国主要的网络数据库有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1.1.2.3 网络互动多媒体出版
网络互动多媒体出版的主要形式是网络游戏和网络视听出版,是网上娱乐的主要方式。其中电子游戏是集娱乐性、竞技性、交互性、仿真性、高科技等娱乐要素于一身的娱乐方式。
手机出版是由文本、图片和音频文件的发布者发布的数字出版物,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移动电话,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方式。
社交网络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多种互动功能,通过将人们真实的社交网络复制到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发展社交关系,扩大人际网络。社交网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应用。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它是一种开放的、综合的互联网社会服务类型。微博开通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界限,允许用户形成个人社区,还可以实时分享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传播特征包括:范围广泛性、速度及时性、内容碎片化、工具移动化。
App(全称Application),主要指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是手机完善其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的主要手段。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App被研发推,App的出现使得相应的内容更具专业化,应用软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效果,更贴合用户需求。其特征包括高效性(即时下载、即时使用)和时效性(更新及时、推送及时)。
2.1.1 武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及高效性
互联网凭借快速搜索、链接等功能,使得武术信息成指数传播。例如全国武术锦标赛可以进行网络同步直播,比赛结果可以现场与网络公示同步进行,不仅受到现场观众的监督,还可以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好者共同监督,保证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网络直播平台可以让相应的网络编辑或者公众号运营者不必直接到现场观看,在办公地点即可边观看边编辑文章报道,省时高效。网络媒体不仅仅向群众及时迅速全面的传递信息,还创造出无尽的交流空间,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这为促进武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技术保障。[2]
2.1.2 独特的受众记忆功能
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使武术知识积累更加迅速,而且网络利用情节设计可以便于人们记忆枯燥、繁杂的武术常识知识,这大大增强了的记忆功能。为引起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度,网络武术类文章会搭配许多动作图片、功夫视频等附加资料,这使武术爱好者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查阅的内容,并且多媒体内容的搭配可以使信息停留在武术爱好者脑中的时间增加,可记忆性增强。
2.1.3 独特的信息后期处理优势
武术史料馆具有众多的文本资料,但是武术爱好者要想了解其中细化的武术信息既费时又费力,首先武术爱好者需申请进馆资格,之后在海量武术信息资源中攫取价值信息,短时间并不能寻求到准确答案,而且重要的武术类文献具有收藏类价值,不会公之于众,所以这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武术信息网络传播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武术信息传播者只需要将文本扫描上传至网络,通过相应的软件整理分类,并且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管理,武术爱好者可以及时、准确地搜索到相应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
2.2.1 信息质量问题
传统的武术学术类文章在期刊或者学报上发布时会会经过一个相当漫长而又严谨的过程,这期间会经过严格的审查评价,最终发布刊载的武术文章质量会得到保证。但是网络上发布的各种各样的武术信息是否真实严谨,我们不得考证,以微信公众号来说,微信公众号并不都是正规的机构组织的平台,有一部分是个人创办并运营,所推送的武术信息是缺乏监督的,这就很可能把微信当做谣言的滋生地,错误的引导人们。[3]武术个体网站内容繁杂,然而内容的真实性及科学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2.2.2 知识产权问题
一篇武术科研文章的产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武术信息上传到网络之后,信息传播的成本却很低,甚至趋近于零。信息资源极易获取、复制和传播。由于其传播的廉价性,某些武术类别的网站或者武术文章写手在使用信息时施行“拿来主义”,所以现在网络上的文章重复率很高。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国家相关的文化组织并不会无动于衷,由此出现了知识产权、信息立法等诸多信息保护措施。知识产权的加强一方面可以激发知识分子的创作欲望,使武术资源产出率增加,但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存在,又使武术信息资源不容易被他人评论、补充,这又禁锢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2.2.3 深层次思想交流阻碍
武术的网络传播初见成效,在百度搜索“武术”二字会跳出3270万条相关结果,在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等均已开设武术专题报道,尽管如此,但对当前大众来说,对武术的认识了解只存在于基础的功能价值层面。包括:一是技击防御功能。二为健身功能。三是武术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在比较有名的武术类网站中,有极少数的网站有武术专门分类,而专门分类只是对武术的基础解读,或者标榜武术的明星花边新闻,武术思想交流评论几乎为零,更不用说,武术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解读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武术信息需要借以手势、表情和语调来表达,这些细微的表现形式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来帮助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的含义。
2.3.1 馆藏武术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武术网站中信息内容大多千篇一律。网站设计没有创新性,不会引起访问者的兴趣;内容真假参半,甚至一些信息链接空白网页或者垃圾网页。武术信息网络传播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网络必须承载一定的武术信息资源,但是由于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将所有的图书资源数字化,这势必影响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效果。理论上来说,馆藏数量越多,质量越好,传播效果越好,但是现阶段我们的人力物力有限,不能无限度地增加武术信息馆藏数量,这就要求在资源质量上得到有效改善,联合社会武术文献信息部门,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这对武术信息网络传播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3.2 网络化程度
目前来说,网络遍及世界各地,但是由于国家地区间网络基础设施相差悬殊,所以网络化普及程度大相径庭,武术及时信息的传递具有较大差异性。与此同时,网络化的程度还包括远程信息获取,它主要反映在国家武术数据库和国际武术数据库的链接及使用方面,国家武术数据库与国际武术数据库进行有效链接,这样可以使国内武术爱好人士了解国外有识之士的武术研究成果,同时国外人士也会对开放的中国武术文化增加了解。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将不同国家地区的武术信息资源实现跨地域共享。
2.3.3 全球范围内武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世界各地的受众对于武术的理解不尽相同,造成了武术文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不同,例如泰国的泰拳、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等,这些都是融合了其他国家文化精髓的武术,通过武术资源在网络上共享交流,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国界的武术文化,感受不同国家武术文化魅力,同时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帮助中国武术文化顺利传播。全球化资源共享打破了传统固步自封的观念,这需要通过国家地区间一系列的合作来完成。例如: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分别来自美国、葡萄牙、朝鲜、澳大利亚、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武术信息资源全球化可以使信息优量化,增强信息的来源范围,收到显著的传播效果。
2.3.4 武术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
武术爱好者在接受信息资源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因知识层次、个人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这对传播效果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用户的信息素养。何为信息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个人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信息素养就是一种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能力[4],武术爱好者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会不断吸收武术信息并且会对武术体系加以完善丰富,武术信息更迭势必加速,创新是武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度,所以这会使武术信息传播更快、更广。
2.3.5 武术网络建设与运营的专业化程度
当下,武术网络人才紧俏,许多人具备网络应用技能,但是对武术的了解知之甚少,武术网络传播若想顺利进行,这既需要武术专业人才具备武术理论和必要的基本技能,又需要对网络操作应用熟练掌控。武术信息资源传播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来运行维护。其中任何一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传播效果。这一团队包括管理人员、数字化技术开发人员、信息收编人员以及相应的法律人才,各种人才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术信息网络传播的途径既存在优势又有很多不足,优势要充分利用并且要积极完善以求取得更大效益,缺点方面要对症下药,最终建议是从国家、社会、群体到个人四个方面着手完善:(1)国家层面是健全武术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体系,武术网络传播需要法律庇护才会健康运行;(2)社会层面是加强武术网络传播人才培养,人才是21世纪的主流,同样武术网络传播也需要武术专业人才跟进,这样武术网络信息更具专业化、认可度,受众对武术有了正确认识,才会促进武术文化的顺利传播;(3)群体层面是广泛开展武术信息面谈会,增加武术发展人才思想对接交流的机会,这需要武术协会等社会团体通力协作,网络信息真假参半,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线下开展武术信息面对面交流活动,旨在加强真实信息交流,同时,武术爱好者进行思想碰撞衍生武术发展新观点;(4)个人层面是加大武术宣传力度,增强大众对于武术信息获取的兴趣并进行积极的信息接收,这一层面涉及到武术信息普及度的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帮助武术信息传播,更加丰富武术的传播途径,使更多人了解武术、热爱武术,进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