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019-11-25 11:40蒙可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与学主体体育

蒙可斌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也开启了新航程、新步伐。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师与生的交融更加频繁、更加密切,但归根结底体现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对话交流上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是确保体育教学成效的有效路径。

1 对“教之主导”与“学之主体”作用的认识

1.1 教师的教之主导作用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做法。长期以来,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认识的差别,呈现出的教法和实效也有所不同。教师如果对主导作用过于夸大,无形中就漠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应试教学存在的积弊。教师若把教之主导作用放得过低,便存在知责不明责、有职不尽职的嫌疑。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深刻把控 “主导作用”的内涵和意义,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发挥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主导的指引、启发作用,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体育知识、技能,还能将知识进行转化和应用到实践锻炼中,从而优化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方式、锻炼方式和运动效果。同时,教师也能发现教之不足,进行整改提升,达到教学互促共进相长的目的。

1.2 学生的学之主体作用

《为学》中有云: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对教学来讲,教师的教是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教得再好,学生入不了心、进不了脑,也是一厢情愿、两方难为,达不成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是双方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唯有师生观点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达成共识,才能实现预期良好的教学质效。首先要认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独立自主性。正因为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才有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在课堂上作为受动者的独立自主权,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化,相信他们对课堂的自主把握和知识汲取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无限兴趣。第二要尊重学生的能动创造性。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由过去“满堂灌”转变为引导、启发和激励,帮助他们树立起对体育运动的知识认知、情感养成、思维塑造,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探究、钻研和选择热情,以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和体验教学。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的现象

2.1 教师主导下的大水漫灌式课堂

我国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来,体育课堂教学应该说已摒弃了过去应试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理念,但教师作为教学的“强势群体”,始终掌握着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成效也必须过半。一方面,为了急于出成绩、争荣誉,教师有时往往采取“讲-听-记-背”的应试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唾沫星子满天飞,学生听得昏昏睡,教师急得加班加点,学生背得头晕脑胀,这种大水漫灌式课堂“一刀切”,不管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化,不问学生的成长个性化,结果成绩未达标、预期未见好,师师总结经验,生生怨声载道,与当前新时代的体育教学主流格格不入。

2.2 学生主体下的自由主义课堂

在新课标倡导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有些体育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领会不深,总认为,只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尽展个性自由,尽绽个人光芒,就皆大欢喜。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无可厚非,但教师亦不能不管不问,置学生于散漫式、放羊式的学习状态。表面上,学生如了愿,教师省了心,师生融融洽洽,玩得都很嗨,但结果进行体能考试时往往傻了眼:身体素质达不了标,成绩过不了关。回首过去的学习时光,开心过、自由过,但最终没有成果,很是郁闷、很是后悔,当然还有无奈。

3 正确看待“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3.1 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为教学,一是教,一是学,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一边教师要引导,一边学生要专注。教师“领进门”,学生“不聚神”不行;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也不行。当然学生若想学、愿学,教师不教、慢教、懒教更不行。只有教师想教、乐教、能教,学生想学、愿学、勤学,教与学相融合、聚合和契合,才能达成高效教学,课堂才能算得上优质,师生关系才能和谐长效、同心同行。在此过程中,教之主导与学之主体的作用也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有声有色。

3.2 教与学双向传播,多元互动,动态平衡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趣入题,由浅入深,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只有学生内化于心,学进去了,固化于制,记录下来,外化于行,用起来了,才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和往来、问题的多元互动和反馈,以及教与学双过程双结果的动态平衡。

4 正确处理高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4.1 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变教师主导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结合

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来,目的就是改变教师在课堂教中“教师一人主天下”的局面。所以教师要把好角色定位。由“课堂唯我独尊”“教学我说一不二”向“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质效学生说了算”转变,由教学“中心”向引导者、架构者、合作者转变,由“先生”向伙伴、朋友、向导转变。教师要把好教学设计,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成长诉求,以及接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异化,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课件的策划中来,使课件从源头上更加符合学生整体学习的实际需求。教师要把好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把目光要放在帮助学生协调解决所反馈的问题上,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协作协力共克困难的能力。教师要把好教学评价,要做好现场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查找、指正存在的问题,适时点评学生所制定的对策建议,提出科学正确的方案,让学生认知明识、强记提质、固本增效。

4.2 夯基固本,变传统师生关系为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为本。所以教师要从过那种只顾机械式的“教书”,而不问“育人”对象的消化情况的传统观念中跳脱出来,既要研究“书”,更要研究“人”,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形成一呼百应的融洽关系。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成长,不仅在教学专业素养方面加强磨练,还要在师品师德、心灵心理方面强化修炼,以较高的素质和品质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与学生相处,要树立“课上是老师、课间是伙伴、课后是朋友”的理念,尊重学生独立性,挖潜学生自主学习潜力,营造运动氛围,形成新时代人性化、平等化、和谐化的师生关系。

4.3 创新驱动,变教之主动为教与学“双主动”

体育教学中,教师在主动“教”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一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学得进去,又能让学生兴趣盎然,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生不再把体育教学视为“硬课堂”,而是看作放松身心、放飞梦想,追求运动健康的必备课。二是把好两点论和重点论。既要认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要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偏私、不片面。就教学本身来讲,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运动。只有教的外部引导、促进、推动作用有效,学才能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发生质的变化,达成教学目标。三是注重差异化。在体育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组织、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条件等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性格差异、身体生理变化、运动特长等对教学的制约,注意讲解、示范、指导、评论学生练习的影响。要实施差异化教学,对那些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可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在学法指导上适当提高和拓宽练习的广度和深度,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重在鼓励和鞭策,视其具体情况,探索符合身体素质实际的学习方法。四是处理好教、学、练三者的关系。既要重“教”,教好动作要领等技术细节,又要重“学”,学感知、学情感、学方法,更要重“练”,练技能、练心理、练习惯、练品质。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一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教之主导”与“学之主体”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成目标、取得实效,演绎出更加灿烂的教学新篇章。

猜你喜欢
教与学主体体育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论碳审计主体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