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舒婷
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019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要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始终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深入分析流动党员类型及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和实践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方法、新举措,切实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效。
根据《条例》,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根据流动党员的流向划分,可将流动党员分为本地流出党员、本地流入党员;按身份划分,可将流动党员分为城市社区流动党员、农村流动党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流动党员等,以及包括外出学习进修、办理公务、休假探亲等超过规定时间的流动党员;按流动党员状态划分,可将流动党员分为人员相对集中、地点较为固定的流动党员和人员较为分散、流动比较频繁的流动党员。根据《条例》要求,当党员工作地点、生活居住地发生变动超过6个月且相对固定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党组织转移党组织关系,并积极接受流入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服务等,如党员未能及时向党组织联系并汇报动向,则成为失联党员。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性强,工作生活地点不固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外出流动党员普遍存在流动性强、工作生活地点不固定的特点,其中,以农村外出流动党员最为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60%以上的流动党员经常变更工作城市,居住地点也经常性变更,由于不固定、不稳定,造成流动党员长期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给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与服务造成较大的困难。
2.个体差异大
根据流动党员类型可知,流动党员以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两类流动党员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素质差异大。部分流动党员为高素质、高学历知识分子,部分流动党员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和对问题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二是从事行业差异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企业外出学习人员以行政、技术、管理等岗位为主,而企业下岗人员、农民工等流动党员大多以体力劳动为主。
3.思想观念差异突出
由于学历水平、经济收入、从事行业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党员思想观念差异显著,突出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相对稳定的流动党员整体表现积极进取;学历水平低、生活收入不稳定的流动党员则存在思想不稳定,面对挫折和困难抱怨较多。工作收入的不稳定导致部分流动党员放松了思想意识层面的学习与提高。
随着城镇化建设加速,部分党员在外出时缺乏主动汇报、登记意识,导致流出地党组织无法及时掌握其流出动向、时间及联系方式等,难以与流动党员及时取得联系,造成该部分党员处于失联状态,未能及时接受党组织教育与管理,组织关系等同于“空挂”。由于流动党员的流动性特征,如党员未能及时跟流入地党组织联系,转移党组织关系,给流入地党组织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存在部分流出党员寻找党组织困难的现象,如部分流动党员因原企业裁员或破产、部分农村党员因原党组织失去作用而失去归属。
从流动党员自身来看,由于长期未参加党组织教育管理,部分流动党员存在纪律观念淡薄、疏于自身学习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教育需求差异性,未能因材施教,进而导致流动党员管理效果不佳。从党组织教育管理方式来看,部分党组织教育方法方式缺乏创新,更多地采取集中教育方式开展组织生活、活动,而流动党员由于相对分散、流动性较大,导致其难以适应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且教育管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需求。
从流动党员自身来看,由于长期未参加党组织教育管理,部分流动党员存在纪律观念淡薄、疏于自身学习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教育需求差异性,未能因材施教,进而导致流动党员管理效果不佳。从党组织教育管理方式来看,部分党组织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更多地采取集中教育方式开展组织生活、活动,而流动党员由于相对分散、流动性较大,导致难以适应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且教育管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需求。
由于流动党员未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管理,在工作岗位上未能体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员先进性,甚至部分流动党员的自我要求与普通群众无异。
新时代背景下,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重点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部分党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相对稳定的党员,而对于流动党员管理则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流动党员管理力度不足,未能及时梳理和摸清当地流动党员情况;未能及时扭转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流动党员管理新要求。
在教育管理需求方面,由于流动党员年龄、文化层次、认识程度差异较大,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需求不同。大部分流动党员有较强的参加组织生活的愿望,要求履行党员的义务与权利;也存在少部分流动党员未能与流入地党组织及时取得联系的情况。针对需求差异化的流动党员群体,应当通过强化党性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组织纪律性与党性观念,坚定其理想信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党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首先,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工作时间难以统一,无法满足传统集中式教育管理要求;其次,邮寄报刊的方式难以评估教育管理效果。针对此类问题,党组织应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途径,与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相结合,构建全方位覆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首先要摸清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流动党员摸排调查活动,如春节、国庆等。针对集中摸排中核实身份的流动党员,及时纳入流入地党组织教育管理;针对未核实身份的流动党员,及时与流出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核实其身份,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到位。其次,不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摸排活动。通过流动人员登记,及时了解辖区内流动党员数量、来源,由各社区、乡镇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将核实身份的流动党员建立信息库、信息档案,纳入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范围。再次,针对流出党员,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出地党组织安排人员一对一联系流出党员,及时了解其去向、思想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最后,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于流出超过6个月的流动党员,应及时与其取得联系,并协助其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流入地,而对于不足6个月或长期在外无法转接关系的流动党员,应予以发放活动证,促进流动党员融入流入地党组织生活。
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党组织应将教育管理与党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强流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和现场考察等方式,提高流动党员政治素质,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时间,以座谈会、上党课、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组织教育与组织生活,以此开阔流动党员视野,坚定流动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另一方面,针对部分流动党员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党组织要在生活、教育、劳资、家庭等方面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主动为流动党员联系和提供技能培训、医保、子女教育等服务,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互联网已经成为党员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流动党员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强,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流动党员管理的现实要求。而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利用网络会议、微信群、QQ群、网站、学习强国等渠道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能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平台。例如,建立“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发布和分享党员学习资料、工作动态,有助于流动党员及时了解组织生活动态;通过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等即时交流平台,流动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有关知识和讯息等内容,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传达至每一位党员;借助网络会议方式,将传统的线下学习转移到线上,有助于流动党员及时汇报、交流思想动态,提高了组织生活开展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加强了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激发了流动党员学习热情,促进了流动党员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升。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应当以制度为保障,一方面,党组织应不断完善流动党员工作机制,健全领导责任制,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组织工作重要内容来抓,纳入党组织工作责任制范围,切实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保障机制,针对部分党组织经费不足导致组织生活无法顺利开展的实际问题,各级党委应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流动党员组织活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建立流动党员考核制度,每年度上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主要通过流动党员集中学习次数、心得体会、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并依据党内有关规定,对拒不汇报外出去向、不按要求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针对超过6个月及以上不及时联系党组织、不按时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责令其限期整改,针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甚至违法违纪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及时将其除名,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
新形势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各级党组织应当认真梳理、研究流动党员新特点,坚持集中登记与不定期摸排相结合,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为流动党员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教育管理与关爱帮扶相结合,加强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关系,提高服务流动党员水平。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探索与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加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保障力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考核,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