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奎 黄向平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高校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主要部分之一,不同时期高校学校体育的目的和重点内容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高校学校体育本质特征也会发生变化。新时代,国家针对国民体质下降,特别是学生的体质状况,及时提出“健康中国”,倡导人们健康生活,特别是学生的健康。因此,高校学校体育的本质必须随之改变,即是不仅对学生进行技术的传授,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心和理健康的教育。高校学校体育要围绕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国家“健康中国”的政策要求,在理念上以实现“健康中国”诉求契合点,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有效实施体育教学,有计划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确保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挖掘高校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让高校学校体育在课程设置、课时的比例安排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意志品质,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高校学校体育要为203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学校体育是一种育人渠道,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高校学校体育有不同的运动项目,但其根源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心理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高校学校体育具有很强的促进健康的功能。它的价值是以健康为基础培养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的学生;以育人为本培养良好德智的学生;以体育锻炼为手段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栋梁的人。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与社会达到的和谐状态的能力。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激烈的竞争,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面对压力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这不仅需要有实力,而且还需要具备顽强的心理素质。高校学校体育的核心诉求就是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人。高校学校体育是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它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相互交往,在各种体育竞赛中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处理好个人与团队利益,为了团队荣誉,有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如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强调集体的合作,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集体主义的意识要比一般的同学强、合作意识和互助的精神也强。高校学校体育增大了学生之间接触的机会,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间的交往,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加深友谊,使学生获得快乐,消除了紧张的学习情绪,缓解了生活的压力,锻炼意志品质,以此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高校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帮助、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健康的身体赋予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孕育健康的灵魂。高校学校体育是铸造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高校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应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键的身体素质是确保人们始终处在健康的状态,而健康成为了学校体育价值实现的首要任务。大学有专任体育教师的指导、完善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大大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除按规定修完必修体育课程外,也可以选修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还可参加课外训练和比赛。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通过参与课外训练和比赛有效改善学生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例如在田径课程中,有意识地安排走、跑、跳、投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有目的地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足球的课外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技战术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足球是一项需要队员相互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有效增强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足球的比赛时间较长、强度大能有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精神。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积极上进的良好心理素质。通过对抗性活动克服胆怯的心理,塑造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学校体育不仅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冒险精神,提高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例如,在竞赛中的跌倒、摔伤都能培养学生果断、坚韧的品质,在更高、更难练习中一次次的失败能提高学生的敢于面对失败的心理素质,在长跑中出现的“极点”能有效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品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的主要阶段,引导得好,学生的人格发育更协调、完善。相反,引导得不好,将导致学生心理失衡,迷失方向,将会成为社会中不稳定的因素。通过身体练习改善心理状态,学生的人格必然得到完善,身心更健康。高校学校体育在进行技术教学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在课外竞赛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文明人的健全人格。人必须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前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高科技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人有些基本技能出现退化的现象,体育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这些技能,有效遏制其退化。高校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基本知识,可以根据参与人员的变换、对手不同技战术的运用、规则的演变等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迅速找到临场应对的办法,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这就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了挑战,需要大学生动脑、合理运用身体和技术“扬长避短、克敌制胜”,这种能力是其他理论课程无法获得的。同时高校学校体育使学生剩余的精力得到有效的释放,改变学生的气质。在竞赛中虽然相互之间的对抗使得相互攻击获得合理的存在,使人的原始本性得到释放,使得学生更具理性、勇敢和顽强。通过体验体育竞赛中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大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地面对失败和困难,树立信心,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体育竞赛有严格的规则使得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都得到有效的约束,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效提高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担当精神。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了高校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以人为本”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高校学校体育的本质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校体育既要“育体”又要“育人”更要“键人”,一方面传授技能,增强体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竞赛健全学生的人格、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互助关爱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团队协作的意识,树立“人文”学校体育观。同时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真正受益。体育课程的建设要按照“健康中国”的要求,抓住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掌握走出校园以后自主进行锻炼的方法。
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健康中国”的主要精神,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体育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科学设置学校体育课程,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理论课的讲授,向学生讲述学校体育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意义,解读“健康中国”的主要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对“健康中国”理解。通过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运动技术的传授、精彩赛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践行“健康中国”。教师要明确“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在改革中树立健康优先的课程理念,重视健康方面的知识的讲授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学习运动技术的能力和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大一到大四有一个内容完整的学习系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至少一到两项能够终身坚持锻炼的运动技术,确实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高校体育要有意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把生命教育作为最终目标,要围绕学生的生命开展教学,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高校学校体育只有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完善高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体育能力、身体素质达标情况作为评优条件之一。体育课程的考核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以确保考核的真实性。同时对学校对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并且将其纳入到学校评估践行“健康中国”的重要指标。完善教学条件,学校重视加大体育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条件。充分利用校内环境设置各种活动场地,将活动区扩展到学校的所有空地以便满足学生的需求,根据空地的实际情况设置活动环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创新教学内容,大一到大四应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应尽量避免重复的内容,要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组织方法实施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避免学生厌倦上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中国”实现步伐。
高校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在于继续推动学生“自然生命”进化,一方面,通过较大的运动量来释放体内过剩的能量,使学生产生超量恢复,增强学生体质,以抵御各种的疾病;另一方面,通过体育参与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以消除心理疾患和亚健康症状。高校体育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要明确教什么、如何教这两个问题。高校体育要使学生:第一要使学生认识生命。体育教学要融入生命的内容,教师把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源、生命的目的融入到学生的身体锻炼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生命的结构和人的身体机能,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验到旺盛的生命力;第二要使学生感悟生命,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感悟生命活力给人带来的快感,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会感受到由于运动量和强度的变化而导致个体机体的疲劳——恢复过程,也感受到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不同感知觉,学生通过对身体变化的体验就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存在。第三要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增强体质的手段和增进健康方法,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状况,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身体状况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培养学生耐性和进取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生命、懂得生命;第四是要使学生热爱生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身体练习让学生体验的生理负荷的变化规律,感知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扭转学生被动学习得局面,使学生变为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完美的性格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
高校体育通过有意识地、能动地对学生身体自然属性的改造,不仅在学生身体形态结和生理机能上,也在心理方面更是在精神层面上,通过改造使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体育必须塑造学生纯洁的心灵,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才成长。学校体育要着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坚强的拼搏精神、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全刚正不阿的人格。高校体育必须以“精神生命”作为追求的目标,使学生立足于心灵净化和精神超越,高校体育应该是勃勃生机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这就是美好精神生命的体现;学生所养成的自觉性、超越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就是精神品质的缩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挫折、挑战、乐趣、激情、冒险就是人性张扬的精神生命本质所在。高校体育如果以“精神生命”作为教学的目标,就能够点燃大学生生命的激情。因此,学校体育应担当起提升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质量和精神生命质量的重任。这就要求学校体育一方面要在促进学生提高运动能力改进体质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健康知识和体育人文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充分认知体育运动承载的文化底蕴和领略体育运动的文化魅力。同时学校体育要善于发挥体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的作用,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团结拼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高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可缺少主要渠道,必须对学生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给以高度的重视,通过技能学习和身体锻炼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生命”,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其“精神生命”得到激扬,以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