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素清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等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积极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动有趣且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动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如讲比较复杂的求均数时,教师出示这样的一道题:某水果店运来120箱苹果,大箱60箱,小箱60箱,老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箱每箱40元,小箱每箱30元,结果可以卖4200元。第二次又运来相同数量的大小箱苹果,价钱也没有变,小张想:不如论斤算,每斤2﹒5元,卖完苹果后一算,竟卖了422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多卖20元呢?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
2.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在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在Rt△ABC中,已知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BC,怎样求已知锐角的对边?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无
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3.利用学生的生活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平移和旋转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人乘电梯或上下台阶,汽车在公路上行使,船在大海里走,飞机从地面飞到天空等现象。
②闹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电风扇的风叶转动的特征。
这两个现象哪个是平移?哪个是旋转?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契点。
4.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
许多人认为,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饶有趣味的素材,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虽抽象也实在,感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题目是:计算一个报贩一個月最多能赚多少元。调查对象:报刊摊点。
通过调查之后,给出一道问题:
某一家报刊摊挡从报社买进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12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不悼的报纸还可以每份0.04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的30天里,有20天可卖出300份,其余10天每天可卖出200份,但这30天从报社买进的份数必须相同,他应该每天从报社买进多少份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并计算他一个月最的最多赚得多少元。
这样,学生为了构建数学模型,很容易得出:先设每天买进n份时,获得利润为 y=n(0.20-0.12)·20+[200(0.20-0.12)+(n-200)(0.0.-0.12)]·10=0.8n+320
解之得:当n=300时y最大,最大值为560元。
通过思考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所学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充分认识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组本身,有的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五、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积极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